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下,让小学的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大本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评价方式就是即时评价,它具有快捷、直接的优点。这次的教学改革也让教师们纷纷认识到即时评价的重要性,积极展开了教学评价研究,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教师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实施即时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即时评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42-01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课堂教学产生了重要转变,小学课堂教学的中心逐步从教师行为转变为学生发展。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要“以生为本”,对学生行为给予关注,通过适时、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有着重要的导向、调控、激励和反馈作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的即兴语言点评。它是师生在课堂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课堂教学中影响最大、使用最多的评价方式。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存在的不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是一种交互性极强、灵动的评价方式,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放眼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1.1 评价内容一面倒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和情感表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反对批评、提倡鼓励。很多教师将这一要求曲解为“只表扬、不批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中进行一味的表扬、鼓励评价,呈现出“一面倒”的趋势。例如,学生在回答时表述不清,教师却评价其“表述有点欠缺,但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可嘉”;学生在作业中书写潦草,教师却评价“尽管书写不够工整,但完成速度很快”,等等。这样滥用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轻易就能获得表扬,也就必然会使评价的价值降低,让评价失去了最基本的激励作用。
1.2 缺乏感情交流
教学应该是一种学生与教师双向互动、交流的活动,虽然教师在新课标改革下开始重视课堂评价,但是更多的还是注重评价形式,而忽略了在评价中的感情投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和束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端着架子,即便在进行即时评价时,也是表情刻板、严肃,很少流露真情。例如,当学生积极、正确地回答了老师提问时,老师仅以呆板的“回答正确”作评价。从很多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课堂评价形式的使用已泛滥,例如,有节奏的鼓掌以示表扬,给学生打“√”或“×”,等等。
1.3 评价途径狭窄
在传统的以教师行为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影响下,教师思维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将评价作为教师的特权,使得即时评价的方法、途径的单一性。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現,教师常常是立即作出表扬或批评的评价,忽视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忽视了班集体、学生在即时评价中的作用,大大削弱了即时评价的激励作用。
2 提高即时评价效果的措施
2.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情感互动交流的地方,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他们都有各自的兴趣、思维、灵感、经验和知识。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快乐的氛围,为即时评价做好情感铺垫,杜绝为评价而评价,重视评价过程,通过欢快的、真情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调动其课堂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提问“将一个圆形塑料片分为两份,每份占1/2,对吗?”学生的回答有说对,也有说不对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并未着急说出正确与否,而是鼓励不同意见的两方同学,让他们阐述自己的想法,并对其加以引导、分析,最后在有趣的交流中明确了问题的正确答案。
2.2 即时评价要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差异,对于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给予尊重和重视,要树立“有差异、无差生”的观念,在进行即时评价时要有所区别,展开分类评价,从而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老师表扬带来的满足感。例如,在进行“简单的统计”一课的教学时,对于“五年级学生做手工玩偶,一班51人,一共做了153个,二班46人,一共做了184个,三班48人,每人做了3个。”这一题目,针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可提问“五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玩偶?”针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可提问“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分别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提出更难的问题“五年级同学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玩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多启发、鼓励,通过准确、真切的评价语言鼓励暂时落后的学生树立信心、优秀学生树立更高目标。
2.3 丰富评价形式、掌握评价尺度
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数学课堂中,可以看到他们在评价中不仅使用有声语言,同时还使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其评价方式独特、有新意。特别是肢体语言的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带动课堂气氛,将数学课堂教学推向一轮又一轮的高潮。语言评价基本上是所有教师都会使用的,但是肢体语言的运用则相对较少,若教师在语言评价的同时能加入适当的体态语言,如点头、微笑、眼神鼓励等,会让学生内心得到更多满足,评价效果更好。开展立体、互动的评价,丰富评价形式。给学生提供评价机会,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培养其评价意识,并传授评价方法,从而使其评价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教师在进行即时评价时还要掌握好尺度。尺度的把握是衡量评价好坏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要抑扬结合,切不可千篇一律地表扬。
参考文献
[1] 王向红.基于新课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69.
[2] 杨凤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2012(8):98.
[3] 赵彩文.浅谈即时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33-34.
[4] 马雪飞.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误区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2(5):39.
[5] 傅清清.艺术性地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84.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即时评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42-01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课堂教学产生了重要转变,小学课堂教学的中心逐步从教师行为转变为学生发展。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要“以生为本”,对学生行为给予关注,通过适时、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有着重要的导向、调控、激励和反馈作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的即兴语言点评。它是师生在课堂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课堂教学中影响最大、使用最多的评价方式。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存在的不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是一种交互性极强、灵动的评价方式,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放眼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1.1 评价内容一面倒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和情感表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反对批评、提倡鼓励。很多教师将这一要求曲解为“只表扬、不批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中进行一味的表扬、鼓励评价,呈现出“一面倒”的趋势。例如,学生在回答时表述不清,教师却评价其“表述有点欠缺,但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可嘉”;学生在作业中书写潦草,教师却评价“尽管书写不够工整,但完成速度很快”,等等。这样滥用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轻易就能获得表扬,也就必然会使评价的价值降低,让评价失去了最基本的激励作用。
1.2 缺乏感情交流
教学应该是一种学生与教师双向互动、交流的活动,虽然教师在新课标改革下开始重视课堂评价,但是更多的还是注重评价形式,而忽略了在评价中的感情投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和束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端着架子,即便在进行即时评价时,也是表情刻板、严肃,很少流露真情。例如,当学生积极、正确地回答了老师提问时,老师仅以呆板的“回答正确”作评价。从很多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课堂评价形式的使用已泛滥,例如,有节奏的鼓掌以示表扬,给学生打“√”或“×”,等等。
1.3 评价途径狭窄
在传统的以教师行为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影响下,教师思维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将评价作为教师的特权,使得即时评价的方法、途径的单一性。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現,教师常常是立即作出表扬或批评的评价,忽视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忽视了班集体、学生在即时评价中的作用,大大削弱了即时评价的激励作用。
2 提高即时评价效果的措施
2.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情感互动交流的地方,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他们都有各自的兴趣、思维、灵感、经验和知识。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快乐的氛围,为即时评价做好情感铺垫,杜绝为评价而评价,重视评价过程,通过欢快的、真情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调动其课堂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提问“将一个圆形塑料片分为两份,每份占1/2,对吗?”学生的回答有说对,也有说不对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并未着急说出正确与否,而是鼓励不同意见的两方同学,让他们阐述自己的想法,并对其加以引导、分析,最后在有趣的交流中明确了问题的正确答案。
2.2 即时评价要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差异,对于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给予尊重和重视,要树立“有差异、无差生”的观念,在进行即时评价时要有所区别,展开分类评价,从而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老师表扬带来的满足感。例如,在进行“简单的统计”一课的教学时,对于“五年级学生做手工玩偶,一班51人,一共做了153个,二班46人,一共做了184个,三班48人,每人做了3个。”这一题目,针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可提问“五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玩偶?”针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可提问“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分别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提出更难的问题“五年级同学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玩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多启发、鼓励,通过准确、真切的评价语言鼓励暂时落后的学生树立信心、优秀学生树立更高目标。
2.3 丰富评价形式、掌握评价尺度
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数学课堂中,可以看到他们在评价中不仅使用有声语言,同时还使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其评价方式独特、有新意。特别是肢体语言的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带动课堂气氛,将数学课堂教学推向一轮又一轮的高潮。语言评价基本上是所有教师都会使用的,但是肢体语言的运用则相对较少,若教师在语言评价的同时能加入适当的体态语言,如点头、微笑、眼神鼓励等,会让学生内心得到更多满足,评价效果更好。开展立体、互动的评价,丰富评价形式。给学生提供评价机会,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培养其评价意识,并传授评价方法,从而使其评价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教师在进行即时评价时还要掌握好尺度。尺度的把握是衡量评价好坏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要抑扬结合,切不可千篇一律地表扬。
参考文献
[1] 王向红.基于新课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69.
[2] 杨凤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2012(8):98.
[3] 赵彩文.浅谈即时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33-34.
[4] 马雪飞.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误区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2(5):39.
[5] 傅清清.艺术性地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