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方法的比较

来源 :心电与循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我国30~85岁居民中心房颤动患病率达0.77%[1-2]。在≥6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6%。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是心房颤动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的使用。为了识别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家采用CHADS2风险评估系统,而欧洲、加拿大采用CHA2DS2VASc系统来评估血栓风险。我国的指南建议采用C
其他文献
分析了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库水位变化与地震频度、强度的相关性 ;讨论了微震群的成因类型 ,其成因类型主要为岩溶陷落型、塌矿型、裂隙 (层面 )错动型和水诱发作用下的构造型
目前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是未来课程研究的一大方向,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时事新闻资源作为校外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易获取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滑坡综合监测信息提取中的应用。采用分级式数据融合结构和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算法提取滑坡特征信息,获得了完整的滑坡特征
心律失常心电图、起搏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是横亘在各级医院心电图室(心功能科)、心内科、心外科、急诊科、儿科、CCU、麻醉科等相关学科的医师与技师面前的三座大山。为普及、
患者女性,81岁。因“突发昏迷4h”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食管癌术后半年。1个月前行食管癌放疗,3d前出现中上腹部阵发性隐痛,4h前突发昏迷。体检:体温36.9益,呼吸18次/m
患者男性,58岁,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上图为动态心电图记录片段,请做出心电图诊断.
报道1例右心室前间隔憩室相关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合并起源于三尖瓣环室性心动过速的双源性室性心动过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标测与消融过程.患者男性,18岁.心悸、胸闷、乏力5
提出了“似水准椭球”概念,给出了“似水准椭球”的“匀质分层”、“整体纬向”和“内匀外纬”3种模式的密度分布方式。针对“似水准椭球”密度分布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问题,初步提出了求解“似水准椭球”的拉格朗日函数和哈密顿积分的设想。
针对法方程呈现病态且观测值受到污染而不严格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 ,探讨运用拟准检定法抗御粗差 ,用岭估计改善法方程的病态性。拟准检定法是根据真误差与观测值的确定关系式 RΔ =- RL求解真误差估值Δ。在 A或 ATA病态的情况下 ,直接求 R是不稳定的。对 A作奇异值分解计算 R,可避免对病态矩阵直接求逆。由于 R是秩亏的 ,通过附加“拟准观测真误差估值范数极小”的条件来求解真误差估值。拟准检定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是临床急症,鉴别诊断是心电图难点,伴肌钙蛋白(cTn)升高是临床诊断困惑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教学查房和大家共同学习和讨论这些临床心电图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