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h99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语文学科,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工具和媒介,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本民族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显而易见,初中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意义重大,素质教育的落实情况如何,不仅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阻碍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因素
  1.教学观念守旧
  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语文素质的理解有失偏颇,还停留于传统的认识阶段。认为语文教学只求对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运用,别的并不属语文教学之范畴。诚然,忽视基本知识是驾空了语文教学,而过分强调它也会使语文教学走入困境。所以,必须完整理解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内涵,它应包括如下方面:①对语文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是语文素质的基础,它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接收与理解,对知识的分析、运用以及渗透。这个渗透即指在学习理解运用固有知识的基础上,演绎出新的属于学生创新的知识。同时,还包括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一些必要的社会问题。②对语文知识的社会取舍。即通过它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情感、气质等心理因素的培养与熏陶净化,帮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与探索,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教学中,一篇优美的文章,如果仅从文章结构、文字分析等方面着手,肯定没有达到语文教学的全部要求,而应把诸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把语文当作一门知识课程学习转向情感的体验、心理的融洽、思想的净化与督导。
  2.教学着眼点片面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学的今天,“应试教育”的绳索仍死死捆缚着学校和教师的手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毛病已成治而不愈的痼疾。教学着眼点总放在应付各种考试,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从书本到书本,从习题到习题,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钻在题海中,大量地进行训练,考试。因而在学生中出现了不愿当班干部,怕影响学习,不愿参加学科活动,不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了某校举行的一场特殊考试,应试的三好学生竟不及格的结局,以至于有的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竟不知怎样推销自己。我们现在教学上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一代高素质的人才上,要求学生不仅会回答考试卷子,更要会回答生活试卷。语文教学只有在重视学校课堂教学的同时,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与生活的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识和才能得以充分的培养、实践和提高,才有可能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语文教学中的作品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文本的意义正是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
  在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探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而合作性学习原则即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不同的性别和能力,分为四至六人的若干小组,为共同完成某一目标或实现共同利益,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并以集体的成功作为评价依据,最终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学习策略。
  2.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教学中教师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合作精神给予热情的保护,让他们在探究中积极思维,取长补短,对所探究的问题认识更深入,并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终产生出一种良性循环的合作团队精神。
  3.立足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那是无效劳动。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落实。这个问题不解决,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语。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传授最基本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在语文教学中注入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使之成为整体性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催化剂,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力,促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教师的外驱力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以实现“教在于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注重语文内容的人文属性。不能把对语文知识的肢解作为对课文的分析,诸如这是单句,那是复句;这是比喻,那是拟人等等,加以认识,如此而已,这是增加的语言课,而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应当根据语文形式和语文内容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原则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领会语文形式表达了怎样的内容,鉴赏这种表现形式的优劣所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只靠听和看得来,而要身经百炼,在自身反复的语言实践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参考文献:
  [1]白亚亚.素质教育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1(5).
其他文献
从来的纪念都是史实的盘点与灵魂的再现。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了。这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也是一个缅怀先辈的日子。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使国家独立富强的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 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日地空间环境观测研究网络骨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的教育,呼唤开放的课堂教学早日诞生,素质教育更迫切地要求开放课堂教学模式早日成熟。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教材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实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A wide variety of secondary amines are chemoselectively subjected to N-nitrosation reaction with treatment of citric acid and NaNO_2 in the presence of wet Si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