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務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职业院校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应定位在实用性上,会计校内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墨守成规
(一)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单一性:《新课标》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当前,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中知识目标凸现,而人格目标、情感目标缺失严重。
2.教学目标的实施具有规约性:会计课程教学中严格限定课堂教学目标,限制了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学个性作为一种生成的、潜在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辐射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课堂灵动的生命力。
(二)教学活动分析
1.教师教学传统单一脱离实际:课堂教学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 反复的使用大家所熟悉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
2.学生课堂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为接受学习,普遍缺失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条条框框具有强制性、受限性,课堂交往具有单向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模式就有了依赖性、单一性。使学生慢慢的缺失应有的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的学习过程。
二、会计专业理论和校内实训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巩固学习内容,掌握会计核算操作的基本技能
在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理论与实务工作相脱节的问题,如在阐述会计理论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时,为节省篇幅,一般都通过会计分录和“T”型账户来表述,也就是编制会计凭证以分录代替,登记账簿用“T”型账户表示。这与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记账凭证和账簿相比严重脱节。通过模拟实训,学生进行一次包括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财务分析、电算化操作等内容的综合性训练,加深了学生对会计操作流程的来龙去脉的完整认识,加深对会计专业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为毕业后进入职业角色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通过仿真实训,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会计工作是一项严谨、踏实的任务,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从凭证到账簿,从账簿到报表,连续地进行收集、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都需要一连串的数字计算,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和手续,各个程序之间,各个手续之间,各个数字之间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这就要求财会人员爱岗敬业、严肃认真、诚实守信、一丝不苟。而这些在日常的专业理论教学中是体会不到的,只有进入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技能训练,才能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体会。
(三)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弥补学生校外实习的不足
会计的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校外实习,二是校内模拟实训。基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连贯性,校外实习不可能让学生体验到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而校内模拟实训,正好大大的弥补了这一缺陷,模拟业务设计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使得会计模拟实训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现实地位。
三、校内实训的可行性及困惑性
(一)大力建设高标准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学校大量投入资金购买设备,打造仿真度极高的虚拟商业环境,做好软、硬件设备及时更新,建设银税企业实训室,增设银行和税务窗口,让学生练习如何报税、如何与银行办理相关业务。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拓宽会计模拟实训内容,分行业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可知,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是中小型企业,涵盖工商企业、房地产业、服务业、银行等,单一制造企业为会计模拟实训对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会计模拟实训中除工业企业外,还应涉及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多个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为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一、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墨守成规
(一)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单一性:《新课标》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当前,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中知识目标凸现,而人格目标、情感目标缺失严重。
2.教学目标的实施具有规约性:会计课程教学中严格限定课堂教学目标,限制了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学个性作为一种生成的、潜在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辐射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课堂灵动的生命力。
(二)教学活动分析
1.教师教学传统单一脱离实际:课堂教学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 反复的使用大家所熟悉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
2.学生课堂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为接受学习,普遍缺失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条条框框具有强制性、受限性,课堂交往具有单向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模式就有了依赖性、单一性。使学生慢慢的缺失应有的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的学习过程。
二、会计专业理论和校内实训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巩固学习内容,掌握会计核算操作的基本技能
在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理论与实务工作相脱节的问题,如在阐述会计理论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时,为节省篇幅,一般都通过会计分录和“T”型账户来表述,也就是编制会计凭证以分录代替,登记账簿用“T”型账户表示。这与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记账凭证和账簿相比严重脱节。通过模拟实训,学生进行一次包括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财务分析、电算化操作等内容的综合性训练,加深了学生对会计操作流程的来龙去脉的完整认识,加深对会计专业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为毕业后进入职业角色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通过仿真实训,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会计工作是一项严谨、踏实的任务,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从凭证到账簿,从账簿到报表,连续地进行收集、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都需要一连串的数字计算,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和手续,各个程序之间,各个手续之间,各个数字之间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这就要求财会人员爱岗敬业、严肃认真、诚实守信、一丝不苟。而这些在日常的专业理论教学中是体会不到的,只有进入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技能训练,才能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体会。
(三)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弥补学生校外实习的不足
会计的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校外实习,二是校内模拟实训。基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连贯性,校外实习不可能让学生体验到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而校内模拟实训,正好大大的弥补了这一缺陷,模拟业务设计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使得会计模拟实训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现实地位。
三、校内实训的可行性及困惑性
(一)大力建设高标准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学校大量投入资金购买设备,打造仿真度极高的虚拟商业环境,做好软、硬件设备及时更新,建设银税企业实训室,增设银行和税务窗口,让学生练习如何报税、如何与银行办理相关业务。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拓宽会计模拟实训内容,分行业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可知,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是中小型企业,涵盖工商企业、房地产业、服务业、银行等,单一制造企业为会计模拟实训对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会计模拟实训中除工业企业外,还应涉及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多个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为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