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侗族服饰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侗族作为湘西少数民族之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人民将自身一部分的文化特征储存在自己的服饰里,形成了侗族特有的服饰审美趣味。风格古朴、特色鲜明、配色素雅、工艺精湛的侗族服饰是侗族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使服饰起到了记载的作用,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生态美学价值。
  【关键词】侗族;少数民族服饰;服装设计
  一、侗族服饰概况
  侗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广州、湖南等地。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由于聚居地的地理环境限制,使其与外界交流甚少,中国古典文献如《淮南子》、《山海经》等对这个族群都只有一些零散的描述,这些零散的描述却是成为我们对这一族群了解的主要途径,特别使其传统民俗文化和服饰文化艺术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至今仍较完整的保留着传统风貌。
  二、侗族服饰的款式特点
  侗族服饰款式简约大方,女子有内衣、外衣、裤装、裙装等好几层。妇女平时穿着的裤子和衣服都是宽松型的,便于劳动。
  女式上衣有长袖、短袖,在袖中、 袖口、右襟领口或裤子的裤口多镶有精细的刺绣。大多数的妇女系围裙、背带,腰间还有束腰布,是由一个整体图案构成,构图完整配色讲究,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感,非常精美。
  女式百褶裙是侗族服饰中吸睛服饰之一,装饰手法丰富,烘托凸显女性的柔媚。侗族人尊萨为神,伞是萨的随身宝物,故形似伞的百褶裙在侗族服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女子陪嫁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百褶裙的下围多采用窄边的刺绣进行装饰,裙长在膝盖以上6-10cm左右,不会显得腿短,可弥补小腿粗壮的即视感,也符合裙子与膝盖之间长度的审美法则。
  目前在黔东南等地的苗侗博物馆中有保存完整的男子古装,工艺精良,装饰讲究,风格独特,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老学庵笔记》卷四说:在辰、沅、靖等州,有仡伶,“男未妻者,以金鸡羽插”。男子头帕为侗族亮布缠绕在头上成形,短的有五、六尺长,长的一丈有余,宽五六寸,年轻人一般是“三角形”,上插鸡尾或鹭羽为美的习惯,中年人一般是直接在头上缠圈的“椭圆形”。
  三、侗族服装的面料特点
  侗族服饰所用的布料由侗布制成,也称“亮布”。亮布是侗族印染纺织物中的上乘之品,由于其色泽、质地、工艺一点也不亚于刺绣和织锦,所以备受侗族人民的珍爱。侗布一般都是手工植物染色完成的,色彩为深蓝色,最好的侗布则呈黑色,反之,服饰上的装饰纹样则采用对比鲜明的彩色,纯洁、明亮的纹样色彩与深沉稳重的底料形成鲜明的对比,较强的包容性与可塑性体现出侗族服饰文化特色。
  四、侗族刺绣的图案特点
  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侗族人不同的自然领悟和审美趣味,心灵手巧的侗族妇女将大自然中的素材通过刺绣手法表达出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强烈的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效果。如在衣服的领、襟、袖处镶上简单的花边。盛装更是精心制作,从头到脚,色彩斑澜,十分讲究。刺绣的主要种类有平绣、缠绣、辫绣、贴布绣等。
  侗族服饰的刺绣图案纹样是带有灵气的大自然中的万物,有很大寓意,代表着对神灵的敬畏。
  (一)动物纹: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常用的动物纹样有蜘蛛纹样、 鱼纹样等等,这些纹样大概都表现出制作者对子孙、亲人的美好祝福。 “萨”在侗族传统文化是至高无上的神,与蜘蛛同音,因此蜘蛛象征着萨神的存在。 相传萨神中的“萨巴隋俄”神,其化身是一只金斑大蜘蛛,因此侗族人把出门见到蜘蛛认为是平安喜 庆的吉兆,还有些地方在新婚夫妇的床铺四角,分别放置用布包裹的蜘蛛,寓意求子求福 。侗族人常常在服饰中、建筑中都会用上蜘蛛纹样,例如三江风雨桥和程阳风雨桥的桥柱上都刻有蜘蛛纹样。鱼纹是吉祥纹样,因为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多在田中养鱼,也爱吃各种鱼,人们认为鱼的形象可以带来福音,能够昭示渔农生产顺利。
  (二)植物纹:植物纹样大多体现为花草纹、树纹。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所以侗族服饰上常见的花草纹样有谷粒纹、石榴纹、芙蓉等纹样。另外,杉树纹是侗族妇人常用的植物纹样,因杉树在侗族人心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侗族的建筑、民居、鼓楼和风雨桥等建筑都采用杉木。
  (三)景象纹:侗族服饰纹样中最著名的景象纹样是太阳纹、多耶纹和云雷纹。侗族对太阳十分尊崇,视太阳为“万物之神”。古时有迎太阳的习俗,现 部分地区仍然保留这个习俗。太阳纹在侗族服饰纹样中以多种形式呈现,如具象的圆,圆的周围用丝线绣出光芒;有时以“卍”字纹表现;有时以“八芒太阳纹”的形式出现,表达出侗族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穿着者的祝福。侗族小儿背带和童帽上时 常绣有这种纹样。
  多耶纹来自于侗族的多耶舞,多耶舞是侗族男女青年在祭祀时或大型庆典时所跳的一种舞蹈,大多用于装饰衣摆处和袖口处等边角位置。
  云雷纹也多装饰于衣服的边缘处。侗族先民对自然 极为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中,凡龙凤花鸟、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能“显灵”,能驱邪除害,是人们的崇拜对象。他们认为穿上附有这些图案的衣物,可以祈求平安无灾,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因此云雷纹纹样会常常出现在孩童衣服上,为儿童健康祈祷,具有护身符的含义。
  五、结语
  侗族服饰文化拥有兼收并蓄之美,是侗族历史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载体,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 无字史书”。工艺精湛、图案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的饰品和刺绣纹样象征著侗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承载着种族繁衍与民族兴旺的美好期盼,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和种族印记。我们必须加大对侗族服饰及其文化的关注,加强对它的保护,然后将侗族服饰文化推广发扬。
  参考文献:
  [1](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商务印书馆卷四:33.
  [2] 苏玲.侗族亮布[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6):7.
  [ 3]王彦 . 侗族织绣 [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72.
其他文献
【摘要】儒家向来注重君子之道,所以“修身”是君子之道中的重要环节。上至天子、诸侯、大夫、士,下至至农、工、商,都以修身为本也。自我的完善,自身修养的提升也是齐家、平天下的根基,社会各个阶层的自我修养的提升直接带动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升,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引《诗》的另外一层就是对于君王修身的思想性引导,古代圣人在教育君王治国时“饶、舜帅天下以仁,而
期刊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和我相同的看法,即时代在发展,审美在改变,大众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传统戏曲的观众正逐渐流失,青少年更是提不起看戏的兴趣。在这里我想说,不要把戏看的太过正式,现在戏曲为什么日渐式微,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从业者和观众都把它当一种很严谨的艺术看待,可它首先是一门供人消遣的艺术,我们完全可以抱着平常的心态去欣赏它。戏曲作为一门传统艺术,能够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怡情育德、帮助他们开发智力
期刊
【摘要】电影沿袭了小说的叙述方式,沿袭了小说的叙事结构,使用回溯式的倒叙方式开头。电影把小说以一个男性的视角变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追求爱情的女性视角。女性形象从无知、盲目、卑微的女性变为有理想、有个性的独立新女性。情节的删减与改动使得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关键词】女性主义视角;独立;徐静蕾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著名小说,2006年,中国导演徐静蕾以女性主义的
期刊
【摘要】我国的民间艺术来源于劳动与生活,在长期的积累、传承和演变中形成,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繁衍生息的脉络。泥塑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跨越了从史前文明到当代社会数千年的的历史。它以简单的泥土等材料制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品,泥塑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造型上以人物、动物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与时俱进,泥塑艺术被不断地的传承与革新。  【关键词】民间;传承;泥塑艺术;泥塑制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广电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针对后勤保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状况更加重视,这对广电企业领导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考验。本文就结合了十九大会议,对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方向进行了明确,真正做好广电企业中后勤服务保障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政治思想  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体制的深化改革,在社会经济和资源整合上,其中对利益的分
期刊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更是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存在性、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基本达成共识。  【关键词】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中国化马
期刊
【摘要】对比中国与韩国两国电影产业的状况,发现两国各有各的优势与不足。因此通过中韩两国电影的优势互补及其合拍片的探讨,发现中韩合拍片的现状、未来前景等问题。  【关键词】中韩合拍片;优势互补;电影类型  引言:  近年来,中韩合拍片的数量越来越多,不管从选择题材上,还是风格,样式上都有不同的变化。从1992年建交后,中韩两国在各个方面的沟通就不断发展,特别以影视产业尤为突出。当今两国电影产业方面重
期刊
【摘要】近几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立足于我国深厚的文化资源,在故事的来源与角色、场景、音乐中民族元素的运用上体现了民族风格的传承,并且在现代语境下进行了“当代性”的创造,对剧情和人物进行后现代主义改写,对故事的主题进行了全新的挖掘,也努力使国产动画电影摆脱了以往观众心目中“低幼向”的定位,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民族风格;“当代性”创造 
期刊
【摘要】《茶花女》作为小仲马蜚声文坛的扛鼎之作,毫无保留地撕开了腐朽的上层社会的奢靡与丑恶,勾勒和颂扬了拼尽全力追求美好爱情、用隐忍保全恋人的名声的一个让人同情的资本主义妓女玛格丽特。本文从社会现实角度出发,剖析当时罪恶的社会中所隐藏的堕落与腐朽,探究高贵人性如何对抗罪恶的社会,如何用悲剧完成一场自我救赎。  【关键词】茶花女;玛格丽特;高贵人性;罪恶社会  一、前言  蜚声文坛的大仲马和小仲马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浙西南畲族服饰作用、地位、物态史、遗产保护及审美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历史整理、地域特色挖掘与文化比较,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特色文化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浙西南;畲族;服饰; 审美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素有“衣冠王国”之誉的中国,其服饰的发展也有着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