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六年謹慎試探資本市場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vbgtyhnm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隨著一紙招股書的遞送,海底撈多年傳言上市的消息終於錘音落定。2018年5月17日,海底撈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海底撈國際控股公司(以下簡稱「海底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申報稿,宣佈已聘請招商國際及高盛為聯席保薦人,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業務擴張。作為最受矚目的火鍋企業之一,海底撈的招股書也首次披露這家火鍋帝國不為人知的細節與內幕。
  近年來,海底撈高速擴張。根據招股說明書,海底撈收益由2016年的78.08億元(人民幣,下同),進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億元;2017年的年度利潤為11.9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0.5%。
  此外,招股書還披露,從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年末,海底撈的門店從112家增長到了273家,3年內門店數量翻了不止一番。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海底撈擁有及經營的餐廳數量達320家,包括中國大陸的296家餐廳以及24家位於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餐廳。但對於雄心勃勃的海底撈來說,這明顯還不夠。海底撈表示,2018年要新增180~220家門店。這意味著,在一年時間內,海底撈要新增的門店數量和過去兩三年內擴張的數量幾乎持平。
  海底撈方面表示,上市募集資金後,海底撈計畫將募資的60%用於擴張,20%擬用於研發和實施新技術,15%擬用於還貸,5%作為一般營運資金使用。
  國際化也成為海底撈下一步佈局的重點。海底撈目前在中國大陸以外擁有19家餐廳,2017年營收達到7億元,人均消費遠高於大陸,達到179.6元。創始人張勇表示,海底撈預計今年會在倫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外市場新開多達10家門店。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海底撈上市主要出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想實現整個品牌價值的最大化;二是希望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將其國際化進程提速。「在行業利好以及海底撈品牌良好的前提下,上市對於海底撈整體的戰略以及未來的國際化佈局是非常有好處的。」朱丹蓬表示。如果成功,海底撈將成為呷哺呷哺和頤海國際赴港相繼上市後,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大陸火鍋企業。
其他文献
案例重現  涉嫌對中國消費者故意隱瞞信息,無視中國監管部門,殘酷對待中國代工廠……繼「2016年問題抽屜櫃在北美致6名兒童死亡」事件後,瑞典家居界零售巨頭宜家(IKEA)近日被媒體爆出在中國銷售的商品不標注代工廠信息,一些消費者和業界專家指出宜家「偽親民」、無視中國的《產品品質法》。  自1998年打開中國市場以來,宜家一直保持親民形象,並以為大眾服務作為自己的經營理念,目前已在中國開設24家商場
期刊
案例重現  2007年,飛信與iPhone和谷歌的安卓一起誕生,憑藉短信優惠、移動端和PC端互發資訊的優勢,在2010年前後達到了巔峰,註冊用戶最高達到5億,高峰時擁有1億人次的活躍用戶。直到飛信被中國移動收回運營,開始走下坡路。2015年12月中移互聯成立,飛信運營第二次易主。不過,封閉的生態環境下,飛信遲遲未向其他運營商用戶開放,用戶數量增長遇到天花板。  此後,中移互聯宣佈飛信升級為和飛信,
期刊
案例重現  5年前,賈躍亭身著黑T宣佈正式推出樂視TV超級電視,一把火燒熱了整個彩電行業,倒逼傳統廠商紛紛開啟互聯網智能轉型之路。然而好景不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2017年銷量開始低迷。  2017年年底,看尚電視被曝步樂視後塵,資金鏈斷裂;2018年年初,風行電視被指涉嫌虛假宣傳,融資困難經營難以為繼;而暴風、微鯨等則一直在找尋盈利之道。  根據2017年(第十三屆)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公佈的
期刊
案例重現  呂某從受僱公司力克跳槽至賽趨科,因與前公司簽有競業限制協議而被力克起訴至法院,要求返還已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款並支付3倍於補償款的金額作為違約金。  法院認為:《競業限制協議》屬合法有效,呂某由力克跳槽至與其有商業競爭關係的賽趨科工作,違反協議,故判決呂某返還已收到的競業限制補償款,並向力克系統公司支付違約金,總計約20.4萬元(人民幣,下同)。  詳細案情如下。力克與賽趨科均為上海自貿
期刊
一個世紀前,北京曾盛行一句話:「曲界無腔不學譚——譚鑫培,食界無口不誇譚——譚家菜。」許多頭面人物都以能品嘗到譚宗浚家的菜為榮,這或許是中國大陸最早的私房菜。  「私房」二字本身就包含太多的隱秘和期待,能挖掘出這兩個字並做到極致,無疑就攻下了私房菜追求者的心門。相對與私房菜市場參差不齊的品質,18歲就開始幫襯母親打理餐飲店的鄭睿婕對品質的要求有著清晰定位。  2017年4月,鄭睿婕與丈夫李國棟共同
期刊
案例重現  近年來中國大陸發生了很多財稅大事,國地稅合併、營改增、金稅三期,以及國地稅合併後,個稅稽查全方位、無死角地覆蓋到全大陸,細化程度完全超乎想象!對企業如何合理合法地繳稅,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法規愈發嚴厲的當下,理論上任何形式的偷逃稅都可能成為稅務稽查關注的對象!如此大環境下企業對此高度關注,也頗為擔憂。  稅務徵管體制與徵管方式的改變  稅務徵管從深化國地稅體制改革開始,到現在有非常大
期刊
「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了「創新驅動、品質為先、綠色為本」的基本方針。綠色、智能作為製造業轉型的主要方向,已是大勢所趨、潮流所向。如何將綠色生產的理念貫穿於產品全生命週期中,獲得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是目前擺在每一企業管理者面前的必答題。  任何行業在趨勢潮流到來前,似乎總有一批先知先覺者能走在潮流前,緊貼時代脈搏前行,台達就是其中之一。  綠色信仰  在台達,有一條貫穿所有業務部門的
期刊
案例重現  國務院46號文件裏描述未來10年內5萬億(人民幣,下同)目標產值的大市場大蛋糕,體育產業井噴,全民健身興起。  然而傳統健身房難逃高成本、低收入、獲客難、粘性差等魔咒,流失多,資金流回不來,光靠入會費很難維持整個健身房的成本運營,而且要承擔高昂的房租與人員成本。過於頻繁的健身房跑路事件,這不僅僅是對健身愛好者們的傷害,這對於中國剛剛起步的體育產業來說更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智慧化浪潮下
期刊
2018年5月8日,被譽為「醫藥界華為」的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明康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作為兩市首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藥明康德上市之後連續多日漲停,同時帶動了生物醫藥板塊的集體走強。  藥明康德踏著新政回歸A股  與A股的CRO領導企業之一泰格醫藥不同,藥明康德是大陸最大的臨床前CRO,其主營業務為小分子化學藥的發現、研發及生產的全
期刊
不久前,國稅總局下發財稅〔2018〕32號文,除現代服務業6%及不動產5%的稅率未發生變化外,將原17%、11%稅率均降為16%及10%,相應的出口退稅率也從17%及11%的也降為16%及10%,以及農產品的扣除率從13%降為12%。  因應增值稅率的調降,最近不少企業接到客戶關於銷售價款應相應下調一個點的要求,引起不少困惑;同時,在新老政策變更的過程中,2018年5月1日前預付的貨款,在5月1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