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大數據平台 實現「集約化」企業必須知道的稅務管理與稅務改革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重現
  近年來中國大陸發生了很多財稅大事,國地稅合併、營改增、金稅三期,以及國地稅合併後,個稅稽查全方位、無死角地覆蓋到全大陸,細化程度完全超乎想象!對企業如何合理合法地繳稅,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法規愈發嚴厲的當下,理論上任何形式的偷逃稅都可能成為稅務稽查關注的對象!如此大環境下企業對此高度關注,也頗為擔憂。
  稅務徵管體制與徵管方式的改變
  稅務徵管從深化國地稅體制改革開始,到現在有非常大的變化,改革重點之一就是轉變稅收徵收管理方式。資訊化的時代,稅務徵管不再依賴於傳統的手工模式,而是依賴大數據平臺,實現「集約化」(「集約化」是經濟名詞,指在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的基礎上,集中合理地運用現代管理與技術,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積極效應,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種形式)。國家稅務總局的權利越來越集中,地方性權利越來越小,跨區域協作擴張越來越頻繁,以前是稅專管員像保姆,什麼事都管,現在實行專業化分工管理,稅務的審批、風險管理、備案等都實行專業化管理,企業面對的不是一個專管員,而是分專業分事項由不同的管理部門來分別處理,
  這與大數據,資訊化,金稅三期的建立採用是分不開的。也與稅務講求「放管服 」(放權,管理,政府服務)相關。
  放:從事前審核轉向事中與事後的監管,即簡政放權。稅務局的審批事項越來越少,發票管理、申報管理,都通過事前的備案來解決,有些連備案都取消了。這是雙刃劍:好的一面,對納稅人來說,減輕了很多到每個部門蓋章審批走流程的程序負擔。但同時,便利的增加也意味著風險的加大,以前政策的使用、稅務的安排,常是稅務局事先審批,行與不行,報給專管員審一審就好。現在事前不審批不把關,讓企業財稅人員自己去把關,如果企業對政策、法規誤解了,對稅務籌畫方式把握錯了,導致納稅少繳了,要吐出來,還可能面臨滯納金、罰款。
  管:由固定管控,變成對企業自然人納稅人分類,分級進行管控,依託大數據建立管理體系,這樣,就從原來傳統上依賴稅務局管理人員的業務管理技能與水準,轉變為依賴於資訊化。金稅三期用數據匯總與分析手段建立徵收模型、案例庫,每個徵管局風控部門在數據後台對企業納稅人財務、稅務資訊進行分析,運行出風險指標。如顯示低風險:推送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進行問詢;如顯示中風險:推送納稅評估部門,進行評估與「柔性」稅務稽查(約談,必要時採取實地核查);如顯示高風險:馬上移送到稽查局,以立案調查的方式進入稽查流程。用來分析的數據來源都是企業申報的財務數據,備案資訊,增值稅開票資訊,客戶端傳過來的資訊等,把所有資訊融會貫通進行分析,很容易發現不匹配與異常。2017年年底,稅務總局出台文件,指令單位提交增值稅申報表時,對開票資訊要進行比對,異常資訊要特別處理,同時禁止開票,先處理異常情況再說,這確實給企業帶來挑戰。
  服:各類政府服務,比如對重點稅源如千戶集團(是指年度繳納稅額達到國家稅務總局管理服務標準的企業集團)實行政府專門服務。
  稅務機構從單打獨鬥到各管理部門實現共享
  稅務內部機構發生的重大變革之一是國地稅合併,國家稅務總局成立地區性特派員辦事處,進行稅收執法合規性審查、財務內審,特別是進行對跨區域涉稅大案要案的稽查,辦事處行政權利高於地方稅務局。特派辦的領導是國家稅務總局垂直任命,這樣的話,稽查的方向將有微妙的變化,違法與不違法,違法程度的把握上將更加嚴格。
  稽查局的內部機構也發生了變化,在選案、檢查、審理、執行4個環節,設立案源管理科、聯合懲戒管理科(原來是檢查科)、案件審理科、案件執行科。什麼叫聯合懲戒管理科?就是以信用動態管理違法違規的行為,如將企業架上黑名單,稅務與其它監管部門(海關、外匯、外管、工商等)進行聯合執法懲處等。
  稽查內容與範圍從全面稽查到重點稽查,原來更多依賴於上級的專項任務,沒有傾向性查哪類企業,現在稽查的對象轉向重點稅源單位,稽查方向是重點違法違規案件,特別是出口騙稅與虛開發票的查處。
  2018年崇明、寶山就處理了兩個在上海虛開發票涉案達上百億的案子 ,犯罪手段隱弊,虛開的鏈條戰線拉得很長,虛開發票的有些是買過來的良好企業,有些是通過搜集身份證開新公司,有一家原來經營不錯的大型民營企業涉入其中,上下游涉多家走逃戶,像這種走逃戶的異常票,進項稅就要轉出,否則就要關票。這樣好好的企業一下子破產,全鏈條的虛開容易一倒一大片,對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破壞很大。必須予以狠狠打擊,才能建立良好的合法環境,維護交易經營安全。
  選案方式也發生變化
  2017年國家稅務總局在稽查方案總共鎖定2000家企業要求地方稅務部門對其作稅務檢查。檢查方法也在優化,一是方式多樣化,如事先做稅務評估程序,稽查方式也有較大更新。原來入庫檢查轉變為自查與入庫檢查相結合,這樣對企業有好的方面(還有自查自糾的機會),與不好的地方(自查如何查,如何把控衡量,自查少了,怕入庫時躲不過;但自查多了,多繳稅了也是損失)。在選案時用外掛查賬軟體,用爬蟲抓取,所以說逃避稅挺難的,畢竟人腦搞不過電腦。
  反避稅
  對於名為稅務籌劃,實則變相偷逃稅的行為,稅務機關將適用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七條萬能條款:「企業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減少其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按照合理方法進行調整、查處。另有配套的2017年6號文《特別納稅調整調查及相互協商程序管理辦法》,對於轉讓定價,以及特許權使用費,勞務費用等的支出合理性調查作了特別規定,其實這就是反避稅調查。
  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稅務稽核?
  防範為先,事先控制風險
  企業本身內控方面對法規的理解有差異,在商業或財務模式設立時就容易引發風險的瑕疵,這要求企業自行加強稅務風險的內控管理,在業務端防患於未然。若風險傳導到財務端被發現,那就是打補丁的事了。加強數據管理,看數據的邏輯有沒有問題,用稅務內控來進行管理,通過指標設計的方式在系統內作監管,把業務數據,財務數據,稅務資料鏈條進行打通,現在大型企業集團都在進行數據監控系統的建立。
  稽查發生後的應對
  結合內控進行準備,有些需要排查,有些對於一些事實的認定,對證據的解釋,企業與稅管可能存在差異要進行解釋溝通。另外,從復議、訴訟程序上試圖去解決也是爭取法律空間的途徑。
其他文献
20 1 8年4月2 1日,市場研究機構賽諾發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根據報告,OPPO、vivo、蘋果、華為、榮耀、小米位列前6名,銷量依次為1852萬、1734萬、1680萬、1442萬、1400萬、1237萬,第6至10名為魅族、金立、三星和小辣椒,銷量均在百萬級,最高的魅族為391萬台。  這也符合大陸市場當前日益固化的市場格局——華為(含榮耀)、OPPO、vivo、蘋
期刊
馬英九跟蔡英文是領導管理課程中最好的學習教材,尤其是蓋棺論定的馬英九,讓我們先來好好探討馬英九的領導有哪些問題?  不男不女,硬不起來  馬英九執政八年,犯了領導學三個大忌,第一是「獨斷獨行」。就我接觸的國民黨高層私下稱,馬英九在任時,他下決策幾乎都是他跟比較親近的兩三個人一起討論的,問題是這些人並不是黨內大老,也非什麽高人。最離譜的就是「剷王行動」,現在來回顧這一招的得失,真的是很荒唐,重創國民
期刊
問題:  台商甲日前因涉及犯罪遭到公安「拘留」,台商甲的家人相當擔憂,想了解在中國大陸何種情形會遭到「刑事拘留」?  解析:  對於此一問題,謹做以下剖析:  「拘留」不同於「逮捕」  大陸台商如涉嫌犯罪,往往擔心在尚未被判決有罪確定,就遭到人身自由的限制;而在中國大陸刑事訴訟進行的程序,台商可能因「拘留」或「逮捕」,而失去人身自由。  所謂「拘留」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偵查過程中,於緊急情況
期刊
現在廣被詬病沒有忠誠感的80、90後們,與中高層最大的分歧在於,他們關注的不僅僅是職場上的收入問題(當然這依舊是很重要且影響員工離職率的)。企業的文化是否合拍,員工關係是否緊張還是融洽,這個行業和這個崗位是否有發展前景等,都影響了員工判斷是否願意長期留下一家企業中。  越來越多企業給員工提供零食和桌上足球之類娛樂設施,時不時創造一些新潮術語,就是想讓員工忽略冗長的工作時間,緩解經濟上強烈的不安全感
期刊
許多傳統企業一直兢兢業業,重視企業發展,關注企業管理,經營情況也一直不錯。為什麼跨界企業一來,傳統企業就很快被淘汰了?  解析:  因為在數字化生存時代,企業經營中三個最重要的元素也隨之發生調整。一是組織壽命,二是產品和服務的生命週期會變得非常快,第三,因為產品和服務的生命週期被調整了,留給企業爭奪客戶的時間窗口變得非常短。  所有行業都在被重新定義,每個行業都有可能被顛覆。企業作為一個組織來講,
期刊
案例重現  涉嫌對中國消費者故意隱瞞信息,無視中國監管部門,殘酷對待中國代工廠……繼「2016年問題抽屜櫃在北美致6名兒童死亡」事件後,瑞典家居界零售巨頭宜家(IKEA)近日被媒體爆出在中國銷售的商品不標注代工廠信息,一些消費者和業界專家指出宜家「偽親民」、無視中國的《產品品質法》。  自1998年打開中國市場以來,宜家一直保持親民形象,並以為大眾服務作為自己的經營理念,目前已在中國開設24家商場
期刊
案例重現  2007年,飛信與iPhone和谷歌的安卓一起誕生,憑藉短信優惠、移動端和PC端互發資訊的優勢,在2010年前後達到了巔峰,註冊用戶最高達到5億,高峰時擁有1億人次的活躍用戶。直到飛信被中國移動收回運營,開始走下坡路。2015年12月中移互聯成立,飛信運營第二次易主。不過,封閉的生態環境下,飛信遲遲未向其他運營商用戶開放,用戶數量增長遇到天花板。  此後,中移互聯宣佈飛信升級為和飛信,
期刊
案例重現  5年前,賈躍亭身著黑T宣佈正式推出樂視TV超級電視,一把火燒熱了整個彩電行業,倒逼傳統廠商紛紛開啟互聯網智能轉型之路。然而好景不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2017年銷量開始低迷。  2017年年底,看尚電視被曝步樂視後塵,資金鏈斷裂;2018年年初,風行電視被指涉嫌虛假宣傳,融資困難經營難以為繼;而暴風、微鯨等則一直在找尋盈利之道。  根據2017年(第十三屆)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公佈的
期刊
案例重現  呂某從受僱公司力克跳槽至賽趨科,因與前公司簽有競業限制協議而被力克起訴至法院,要求返還已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款並支付3倍於補償款的金額作為違約金。  法院認為:《競業限制協議》屬合法有效,呂某由力克跳槽至與其有商業競爭關係的賽趨科工作,違反協議,故判決呂某返還已收到的競業限制補償款,並向力克系統公司支付違約金,總計約20.4萬元(人民幣,下同)。  詳細案情如下。力克與賽趨科均為上海自貿
期刊
一個世紀前,北京曾盛行一句話:「曲界無腔不學譚——譚鑫培,食界無口不誇譚——譚家菜。」許多頭面人物都以能品嘗到譚宗浚家的菜為榮,這或許是中國大陸最早的私房菜。  「私房」二字本身就包含太多的隱秘和期待,能挖掘出這兩個字並做到極致,無疑就攻下了私房菜追求者的心門。相對與私房菜市場參差不齊的品質,18歲就開始幫襯母親打理餐飲店的鄭睿婕對品質的要求有著清晰定位。  2017年4月,鄭睿婕與丈夫李國棟共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