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磷缺乏症治疗措施研究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tmz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29-02
  蛋鸡患有磷缺乏症,会影响蛋鸡钙质的吸收,可能引起佝偻病或软骨病,影响蛋鸡产蛋,严重时会使蛋鸡出现组织坏死症状,导致蛋鸡瘫痪淘汰。养殖户应尽早诊断,采用合理治疗措施,避免蛋鸡生产性能下降,影响养殖场收入。
  1 蛋鸡磷缺乏症特点
  蛋鸡体内的磷元素含量相对较少,在1.5 g以内,为保障蛋鸡的正常生长与鸡蛋质量,需通过饲料为蛋鸡补充磷含量。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蛋鸡体内超过60%的磷元素来自于饲料。如饲料中磷元素供给不足或蛋鸡磷代谢出现异常,均会引发蛋鸡磷缺乏症,表现出佝偻病症状,在发病1~4周内出现典型症状,如生长放缓、羽毛发育不良、不能正常站立、胸骨畸形、走路跛脚、易出现骨折等。部分病鸡可能发展为骨软症,病鸡卧地不起、骨骼变形。就生产角度而言,病鸡产蛋率下降,鸡蛋表现出软壳蛋、无壳蛋症状。如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观察到胸骨或肋骨部位出现骨折,部分骨骼存在珠状突起。
  养殖户可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或剖检结果,确诊病鸡是否患有磷缺乏症。
  2 蛋鸡磷缺乏症治疗措施
  2.1 饮水治疗
  对于蛋鸡磷缺乏症,养殖户可在蛋鸡饮用水中添加药物,改善蛋鸡磷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使蛋鸡恢复正常。通常来说,饮水治疗选用亚硒酸钠溶液,治疗初期,使用10%的亚硒酸钠溶液,按照1 mL药液加入100 mL清水的规格配置药液,根据病鸡的数量,供病鸡自由饮用;在治疗2 d后,调整药液浓度,使用0.1%的亚硒酸钠溶液,按照1 mL药液加入1000 mL清水的规格配置供病鸡自由饮用。低浓度药液连续用药1周,每3周实施1次饮水治疗,可使病鸡尽早康复。
  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采用与饮水治疗同样的药物,即亚硒酸钠溶液,和饮水治疗相比,药物治疗的给药方式更为直接,能够更快看到疗效。通常选用0.01%的亚硒酸钠溶液,雏鸡的给药量为0.1 mL,成年鸡的给药量为0.5 mL,每日给药1次,每隔3 d给药1次,要求养殖户严格按照规范给药量给药,保障药效。如鸡群中存在病情严重的磷缺乏症蛋鸡,可将亚硒酸钠溶液与维生素B2配合使用,口服0.5  mg维生素B2,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4 d。
  2.3 拌料喂服
  对于发病初期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的病鸡可选择鱼肝油和维生素D作为治疗药物,在病鸡饲料中添加鱼肝油及维生素D粉末,也可直接在病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添加量为110单位/kg,促使病鸡康复。对于发病后期临床症状相对严重的病鸡,选择多种维生素作为治疗药物,如维生素D、B族维生素等。其中,维生素D可促进蛋鸡对磷元素的吸收,缓解磷缺乏症临床症状。多种维生素与病鸡饲料的混合要求为10~20 g多种维生素与50 kg饲料混合。同时,养殖户也可单独应用维生素B12,按照每只鸡200 mg的用量给药,连续给药1周,可取得理想治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虽然可促进磷元素的吸收,但其作用范围有限,一旦维生素D吸收量过大,可能阻碍病鸡吸收磷元素,养殖户需严格按照专业建议,在拌料喂服时选择合适剂量的维生素D添加至病鸡饲料中,最大限度发挥其药效。
  2.4 辅助治疗
  虽然蛋鸡磷缺乏症的病死率极低,但会影响蛋鸡的后续发育状况。就此,在将药物与病鸡的饮用水、饲料混合或直接注射药物的基础上,养殖户应实施辅助治疗,加大病鸡对磷元素的摄入量,增强治疗效果,使病鸡尽快康复,恢复正常产蛋。对于笼养蛋鸡,应保障每日光照,促进蛋鸡吸收磷元素,同时根据蛋鸡的磷元素需求合理配置蛋鸡饲料。以某养殖户为例,为预防蛋鸡患上磷缺乏症或痊愈蛋鸡复发磷缺乏症,为蛋鸡设计如下饲料配方:60%玉米+24%豆粕+13%麸皮+2.4%贝壳粉+0.3%食盐+0.1%蛋氨酸+0.1%氯化胆碱+0.1%微量元素,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添加量为30 g/100 kg饲料。在该配方中,含有粗蛋白、钙元素、蛋氨酸、赖氨酸及有效磷等营养成分,可保障蛋鸡正常生长。对于患有磷缺乏症的蛋鸡,在上述饲料配方的基础上,以磷酸盐形式向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添加量控制在0.25%~0.3%之间,具体添加量由病鸡的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通过无机磷的添加,可提高病鸡饲料中的磷元素含量,增加蛋鸡磷元素的摄入,缓解蛋鸡的磷缺乏症,使蛋鸡尽早痊愈。
其他文献
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研发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荧光免疫芯片,并探究其在果蔬加工副产品类饲料中的应用。以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标记单克隆抗体,在竞争抑制反应原理基础上研制荧光免疫芯片。结果表明,研制的免疫芯片对果蔬中克百威、毒死蜱、灭蝇胺的检测限分别为0.02 mg/kg、0.5 mg/kg、0.5 mg/kg,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对常见的其他10种农药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开发的免疫芯片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实验室的大批量样本检测及现场快速检测。农药的广泛应用
中图分类号:S83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27-02  当前常见的肉鸽养殖生产模式包括“2+2”、“2+3”、“2+4”、混合模式以及“亲鸽哺乳+人工哺育”生产模式,不同的养殖生产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情况,加强对于肉鸽养殖生产模式的分析以及肉鸽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肉鸽产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1 “2+
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是白蜡树Fraxinus spp.重要枝梢害虫。本文通过对采自20多个省份寄主的室内饲养,共收集到白蜡外齿茎蜂捕食性天敌4种、寄生性天敌11种,对已定名种类的成虫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选用窄冠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l ‘Zhaiguan’)和石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l ‘Shilin’)2个品种,在山东沿海山地分别进行3种密度模型造林,并连续6年观测生长指标、测定生态效益;采用降维数据分析和基于时间序列的降维分析(PRC analysis)考察协同作用,比较2个刺槐品种不同造林模型林分发育特征和生态效益,分析长时间维度下品种与模型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造林模型为2 m×4 m的窄冠刺槐综合发育较优,生态效益最佳;各造林模型林分发
中图分類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32-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23-02  在蛋鸡养殖生产中,鸡群中经常会出现假母鸡的现象,轻者有零星存在,重者其比例从百分之几到几十不等,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低下,高峰期产蛋率爬升缓慢或无产蛋高峰,而且呈现蛋壳质量差、小蛋多等现象(图1),料蛋比差、斤蛋成本提高;严重者近乎绝产直至全群淘汰,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因此,需要大家进一
摘 要:为验证噬菌体对大肠杆菌诱导的肉鸡气囊炎的治疗效果,选择高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灌服结合肌肉注射方案诱导气囊炎模型,并采用噬菌体、抗菌肽、抗生素等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从剖检结果、降低死淘率的情况来看,多西环素治疗大肠杆菌性气囊炎效果最好,噬菌体、林可霉素治疗效果相当,抗菌肽效果较差,阴性对照(未治疗)组死亡率最高,达71.4%。综上所述,噬菌体制剂可用于大肠杆菌性肉鸡气囊炎的辅助性治疗。
为探索养殖鱼类冷鲜品的源头“锁鲜”机制及可行性,以养殖红鳍东方鲀为研究对象,离水后分2个阶段进行品质解读,屠宰及死后处置环节为品质易逝期(QDP),冷藏流通过程为后品质易
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53-02  养殖场中,鹅慢性呼吸道病比较常见,主要是由鹅败血霉形体即支原体感染引发,该疾病没有具体流行性季节,但在冬季发病率会增高。在养殖场内各种龄期的鹅都可感染慢性呼吸道病,特别是4~8周龄的鹅,该病以气囊炎、呼吸道炎为特征,一般需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中医治疗方法,避免鹅群在西药治疗中产
以吉林农业大学蓝湖湿地的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以生态角度、艺术角度、人文角度的3个指标层为主的植物景观层次结构模型。专家权重结果表明生态角度所占权重比远大于艺术角度和人文角度;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得出物种多样性整体水平较高,但分布并不均匀、观赏特征多样性较高、生活型分布不均匀且种类单一化、季相多样性低且单一化、乡土性较高;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群落层次丰富度一般、与周围环境和谐性较高、校园特色体现一般、教育功能中的科普性较差、体现意境和提升境界较差的评价结果。综合景观质量等级为Ⅱ级,针对其评价结果提出合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