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东方鲀易逝期锁鲜处置对冰藏品质的延迟效应

来源 :水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养殖鱼类冷鲜品的源头“锁鲜”机制及可行性,以养殖红鳍东方鲀为研究对象,离水后分2个阶段进行品质解读,屠宰及死后处置环节为品质易逝期(QDP),冷藏流通过程为后品质易逝期(P-QDP),探讨易逝期冷却处置对后易逝期的延迟效应.健康活体离水后立即进行人道致死排血,随即置于-1℃冰海水中冷却20min,再经沥水、分割及漂洗等加工处理,产品与碎冰一并装箱进入冰藏;对照组除了不做冷却处置,其他处理条件相同.以僵直指数、pH、乳酸、ATP关联化合物及K值等为指标,对鱼体死后生化代谢变化进行跟踪分析;同时,跟踪肌肉显微结构变化,对肌肉品质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①易逝期冷却处置可使鱼体温度在20min内由10.9℃迅速降至2.7℃;由于河鲀加工特殊的强漂洗处置,导致加工后约1h鱼体温度明显回升至8.5℃;进入冰藏后12h左右,2组鱼体温度均下降至0.5℃左右.②从肌肉显微结构可以明显观察到易逝期冷却处置对后易逝期品质的延迟效应.无论处理组还是对照组,随着冰藏期的延长,均可观察到肌肉细胞逐渐瓦解.值得关注的是,处理组与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0d时,与处理组相比,对照组的细胞结构已显现崩解迹象;冰藏期间,肌原纤维间隙增大,肌质网结构肿胀,肌小节存在不平行排列等现象均比处理组明显;特别是在第4天时,对照组的肌小节碎片化严重,且Z线和I带中断,细胞结构模糊,整体破坏程度比处理组严重.③各项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生化指标分析未能敏锐地检测到2组差异.2组生化代谢速率趋同,僵直进程较为相似,僵直状态均能持续4~5 d,乳酸、pH、核苷酸代谢速率几乎同步,K值相差较小,贮藏至8d均为15%左右.研究表明,离水后鱼肉存在一个品质易逝期,且对后易逝期的鲜品品质有延迟效应.在易逝期对鱼体进行冷却处置,可延缓肌肉细胞结构瓦解,对鱼肉品质具有明显的“锁鲜”效果,这对提升我国水产品品质,从根本上改善国产水产品品质形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贵州地方鸡种放养饲养的基本管理方法,在保留贵州地方鸡种特有肉质与风味的基础上,通过农村传统的放养方式与现代高效养鸡技术有机结合,根据贵州的地势地貌及资源优势(荒山、林地、果园、草地等),发展林下养殖循环经济,进行贵州地方鸡的规模化饲养,进而获得品质优良的禽、蛋产品。  关键词:地方鸡种;饲养管理;放养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
中图分类号:S83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27-02  当前常见的肉鸽养殖生产模式包括“2+2”、“2+3”、“2+4”、混合模式以及“亲鸽哺乳+人工哺育”生产模式,不同的养殖生产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情况,加强对于肉鸽养殖生产模式的分析以及肉鸽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肉鸽产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1 “2+
中图分類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32-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6-0023-02  在蛋鸡养殖生产中,鸡群中经常会出现假母鸡的现象,轻者有零星存在,重者其比例从百分之几到几十不等,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低下,高峰期产蛋率爬升缓慢或无产蛋高峰,而且呈现蛋壳质量差、小蛋多等现象(图1),料蛋比差、斤蛋成本提高;严重者近乎绝产直至全群淘汰,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因此,需要大家进一
摘 要:为验证噬菌体对大肠杆菌诱导的肉鸡气囊炎的治疗效果,选择高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灌服结合肌肉注射方案诱导气囊炎模型,并采用噬菌体、抗菌肽、抗生素等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从剖检结果、降低死淘率的情况来看,多西环素治疗大肠杆菌性气囊炎效果最好,噬菌体、林可霉素治疗效果相当,抗菌肽效果较差,阴性对照(未治疗)组死亡率最高,达71.4%。综上所述,噬菌体制剂可用于大肠杆菌性肉鸡气囊炎的辅助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