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现时代隐喻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元月我策划并实现了个人展览《制动力加强体》,展示的作品关于疾病,恐惧和危险,也关于勇气和人类命运。其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猝不及防地,人们的生命被裹挟进未知。这场瘟疫也让我拥有了充分的时间隔离于世梳理自己的创作,于我而言这个特殊时期的书写是对于我自身精神抗体的考验和对认知的重审。
  关键词:疾病的隐喻;知觉现象学;创作实践;艺术形象
  17世纪初以前,人们对精神病学的讨论局限于对体液、气体等物质及其运动方式的研究中:导致忧郁症的“忧郁汁”与大地和秋天相关,是一种“粘稠、阴冷、干燥的”汁液;而狂躁症中,一种特殊的动物元气“持续不断地、暴裂地在大脑中刺出新的小孔,作为不连贯思想的物质基础。”6显然,这些假说来源于一种简单的性质传递,人们将性质等同于携带这些性质的物质。在禁锢的平面上,对人体的观察研究并没有对当时受意象影响的感性认知结构搭造任何理性建筑,反而将一个错误的身体描绘得更具血肉。然而,这些感性意象的认知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指向个体的奇异性和适应性,我们身份的历史性和关联性。当我们将对唯一真理的拥护转变为对奇异性的尊重,拒绝将异质主体置入框架,并对我们不断改变的相互关系保持敏锐关注时,我们便具有创造的无限潜能。
  苏珊·桑塔格的观点是,疾病并非隐喻,而看待疾病的最真诚的方式,是尽可能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尽管如此,疾病本身所具备的唤醒古老恐惧的力量却是无可撼动的,这份恐惧根植之深,人们甚至不愿将一些病症的名称从口中说出,将它们归为禁忌,谈虎色变,带有一种反智识的虔诚。从某种意义上,我希望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将心理疾病在政治与社会学中所被分配的隐喻性身体进行解剖和祛魅,但这样做的难度在于, 心理疾病的语言自身就带有映射性,并且通常是对于某种身体疾病的二次隐喻(某些危险的想法“如癌细胞一样蔓延”),或是被标记为意志力的软弱和萎靡。要非神秘化心理疾病的癌症隐喻,或许是要赋予它更加独特、私密与多元化的颜貌。
  梅洛-龐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将人与世界之间发生的的某种角色转换命名为“可逆性”(reversibility)。 感知通常具有可逆性:我们既可以触摸到某物,也可以被触摸;既可以注视,也可以被注视。尽管身体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触摸或被触摸,但每个动作之间始终存在间隙。我们无法同时感受到触摸和被触摸。艺术家在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描绘来锻炼自身的肉体视力时似乎经常会遇到一种特别强烈的可逆性,其自身和可见者之间的角色可能会发生对调:Paul Klee曾说过,“在森林里,我不止一次地意识到,不是我在注视着森林。有时,我觉得树木在看着我,正在对我说话。”这种可逆性并不意味着梅洛-庞蒂在将意识和视觉归因于无生命的事物。相反,它一方面指的是在人体中被感知到(作为一个物体)和感知(作为一个主体)两者之间重叠的模棱两可。另一方面,它指的是艺术家/感知者如何通过某种媒介而紧密地陷入并纠缠于可见物之中。由于对可见物的极度曝光,艺术家可以互换观看者和被观看者的惯常角色,以使他们想象并亲身体验到正常事物的反面,“为世俗感官所认为不可见的东西赋予了可见的存在”,一个我们所占领和居住的“存在的纹理”。
  2020年伊始我以展览《制动力加强体》表达了个体如何与他们所居住的世界进行感官性和体现性的探索。“制动力”一词原指机动装置中刹车可达到的最大滚动摩擦力,是行车安全的保障。伽马氨基丁酸是大脑中的一种制动体,用以消除不安和忧虑,而像苯二氮卓、巴比妥酸盐一类的麻醉剂便充当所谓的制动力加强体,协助抑制恐惧,被称之为“万灵药”。与此同时,这些药物也会造成依赖性,服用过量会有导致呼吸中枢瘫痪以致死亡的危险。这样的病理性名词乍看下似乎是在平化心理疾病的种种体感经历和厚度,我以此为题,实际上却建立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症结”的空间。一般层面上的精神分析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精神分析家准确地描述了某个对主体而言微小的细节,一个细微的痉挛或是言语的裂缝,并将它定义为一个浓缩了所有主体想要逃避之物的纽结。而我此次想完成的恰是在物理现实中构建一个症结的场域。在我构筑的感官复杂性下,这种危险的特质迷人且微妙。
  我的新作中频繁出现的闪电形象是一种能量的坍塌,让一切重归混沌的设置。我试图将闪电所具备的宿命性、催化性和不确定性转变为一种奇幻的语言,这种蜕变的过程回荡着诗意的变化,讲述了人类释放,哀悼和复活的经历。由此,一个虚构的空间连接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关于创伤和隐疾的个人叙述。桑塔格认为病理症状与人的认知之间存在隐喻重叠,癌症的早期修饰性定义即为“任何缓慢地、悄悄地侵蚀、损伤、腐蚀和消耗身体的疾病。”而结核病则是燃烧着的,热烈的,它“加速了生命,照亮了生命,使生命超凡脱俗。”在我创造的物象中消耗无处不在,却也保持着奇异的守恒:一个面孔的逝去必将意味着下一个面孔的浮现;仪式中回荡的人声和渐弱的气息召唤来闪电的神迹。一个由显示器屏幕所构成的脆弱的节奏像一口灰色的呼吸延伸穿过墙面,虚构和真实并置于一个生命曾经燃烧的诗的空间。在这个废弃的地方,生长继续,旧物的残躯转变为新的形式和力量。在此,观看者遭遇了一种脱力感,无法表达这里存在的一切:失落与暴力;神话中或明或暗的角落;我们自己的替身(avatars)和未完成的神龛。观看者的体验反映出物件化身体对于语言的拒绝或是无力,从而使人回想起言语无法到达的地方——创伤,悲痛,灾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醒着的人有一个唯一和共同的世界;睡着的人转向了他自己的世界。”而我是否可以将展览标题《制动力加强体》所指的麻醉剂药物看作打开这样一个私密空间的钥匙?展厅外墙屏幕上播放的脑电波图是另一个线索。我在服用了类似的药物后模仿实施上世纪50年代西方心理学家实施的感觉剥脱实验,同时记录下自己的动态脑电波图。特异感、自我世界的紊乱,不知该如何“平衡地站在地上”,就像等待一道随时可能劈下的闪电。福柯在《精神疾病与心理学》中写道:“疾病的症结就在一个私人世界和一个对世界的不真实性的委身的这种矛盾统一之中。或者用另一种词汇来说,疾病既是向最坏的主观性的退隐又是向最坏的客观性的跌落。”我期望抓住物体与主体,描绘与被描绘,内与外,行动与缺失,抵抗与宿命之间的微妙的共存,并大胆地以这种脆弱的平衡为根基,在意义视阈内假想一种脱离变形的感官体验。
  作者简介:文静(1986.06-),女,汉族,重庆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多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套路贷”是当前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主要目的是非法占有,利用所谓的“民间借贷”的名义,对他人财物非法侵占。此类犯罪的特点主要是犯罪后果严重性、犯罪团伙组织性、犯罪手段隐蔽性、犯罪意图侵财性等。我国目前对于“套路贷”的刑事规制,总的来说与实际情况和需求相符合,但是也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需要对其刑事规制加以明确,并进行积极的完善,已达到更好的刑事规制效果。  关键词:“套路贷”;犯罪;刑
期刊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变革、文化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变得越来越为受人关注。在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新的任务,需要我们去进行不断的深化变革。如何应对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弊端,以及如何进行相对应的变革是本文的主要所述。  关键词:传统公共事业;弊端;改革  1、前言  公共事业的管理与整体的政治经济形势关系时离不开的,当前情况下,随着社会主义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和文明的不断进步,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并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普及公共图书馆事业,保障民众的图书馆权利,已经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了图书馆事业理性、正确和健康地发展,我国图书馆界必须重视图书馆权利和职业道德的建设,理性的图书馆事业应该是在以道德为底线和以法律为上线的空间内的自由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权利;读者权利;职业道德  一、图书馆权利  《
期刊
摘要:多年以来,中日两国的关系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同时中日两国的关系直接的影响着全球的发展。虽然日本与我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四十多年,但是在近些年以来,因为日本职权者的所发表的负面言论和某些海洋问题,导致两个之间的外交关系倍受风雨。我国与日本之间政治外交关直接影响到两国的贸易关系,在目前而言,两国关系在大体上来并无大碍,但是一直存在一些小摩擦。本文则从我国与日本的政治关系出发,对两个贸易关系中存在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绿色生态设计理念,阐述了其内涵及应用的特征,分析了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针对目前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领域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并提出了相关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室内设计;绿色生态;理念;应用;融合;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的思想理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室内设计领域,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化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到声乐艺术活动中去的人民群众也更多,声乐艺术活动不但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声乐艺术形式比较多,除了我们常见的民族、美声以及流行唱法,形式上还包含了合唱、对唱和独唱。在声乐艺术发展中,声乐艺术辅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声乐艺术辅导,人民群众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声乐,才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期刊
摘要:從哲学现象学视角来看,日本宝冢歌剧团“男役”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这个作用过程,就体现了男役的社会建构性。因此,对男役的考察思考就可以意向性出发来实现,并促使相关方面的研究实现从存在者层次提升到存在层次。这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男役的发展,乃至戏剧舞台艺术方面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现象学;男役;性别  作为一个歌舞剧团,日本的宝冢歌剧团已
期刊
摘要:自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开展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地法院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在尊重个人尊严和性别平等的前提下,致力于探索出妥善化解家事纠纷的审判路径。在改革进程中,许多好的建议在实践中效果显著,但同时,很多问题仍亟待解决,其中,心理调控机制的构建就是此次家事审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家事改革中心理调控机制应用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家事改
期刊
摘要:传统的图像信息采集方式大多存在着对人工过度依赖的问题,人主观上的操作失误与物理环境方面的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图像信息采集的完整性与有效性。针对该问题,本文汲取、融合了先前的国画特征提取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探究新型提取的方法,既关注形状特征的提取,又重视颜色氛围的表达,挖掘更多细节,以达到提取效果与人眼主观视觉的高度匹配。  关键词:人工智能;国画特征;特征提取;颜色  引言  在绵延
期刊
摘要:通常我们所称之为的企业文化,主要指的是在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而积累下来的文化类型,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从根本上有效体现出企业的根本特征和形象。在新时期,要着重关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树立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使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从业者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