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高三化学复习,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非常重要。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复习的基础,所以备课时要紧紧扣住“五点一线”,以“五点”为中心、基本点,以“一线”为主线、统摄线,备精品,上高效课。
【关键词】高考化学 复习备课 “五点一线”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75-02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附有新内涵的再学习过程,是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为目的教学活动[1],因此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如何备出精品课,开展复习,使我们的教学有效的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教育宗旨,提高复习效率,备战高考,意义重大。
然而困扰我们的难题是:从复习时间上,仅有10个月左右时间,时间紧;从复习的内容上,知识点“杂、乱、多”,任务重;从复习目标上,求理念,达三维,左右为难。所以,在复习中效率低,走过场的现象司空见惯,主要表现在:
①将知识机械地再现,复习当成回忆课。陈旧单一,毫无新意,使学生枯燥厌烦,反应冷淡,兴味索然。
②实施题海战术,拼时间、拼精力,复习当成训练课。漫无边际,耗费精力,使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无助失神。
③选资料当课本上,复习当成复制课。死守他人设计,经验行事,使学生单调乏味,负重累累,苦不堪言。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摒弃传统的复习模式,从新的角度探讨出,适合新课程特点的复习方法,这比复习的努力程度更重要。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是优化复习的基础。备复习精品课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照搬,而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假如备课不深入,课堂教学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就得不到根本保证。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2]。因此为提高复习效率,备课时要紧紧扣住“五点一线”,“五点”即考纲要求点、高考命题点、主干知识点、知识易错点、知识升华点;“一线”即《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五点”是中心、基本点,“一线”是主线、统摄线,利用“一线”把“五点”有机的联系起来,环环相扣,备精品课,上高效课,从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
一、备考纲要求点。即《考试大纲》规定的对知识点的考试范围和知识要求与能力要求。考纲要求点指明知识点是属于“了解”还是“理解(掌握)”或“综合运用”,即知识内容的何种认知层次,通过要求点,认识哪种题型属于“容易”或“中等难度”或“较难”的水平,以便从容应对。所以备考纲要求点,是树“目标”,抓“考点”,搭“框架”。
二、备高考命题点。即近几年来高考中对知识点的考试命题特点、命题趋向,出题类型。通过备高考命题点,使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应对热点,避开偏难怪。
三、备主干知识点。即化学学科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对今后学科能力发展起支撑作用的知识,它是构成学科的纲和目。主干知识,是历届高考反复考查的知识要点,成为每年化学试题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围绕主干知识而来。所以梳理主干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化“繁”为简,化“隐”为现,化“难”为易,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达到运用知识时上挂下联、左右逢源。
四、备知识疑混点。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知识障碍、理解疑难和易混淆、易出错、易遗漏的知识点。备知识疑混点,就要找出学生在知识上的漏洞,弥补和纠正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完善知识。备课时应当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只有把这些“难点”作为复习的重心突破,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才会脉络畅通,统摄自如,运用灵活。
五、备知识升华点。即教学亮点和学习高潮,它将知识通过题目的变化、类化、深化、和优化,巧设问、新题型、新角度、以“旧”引“新”,以“新”深化。通过创设新情境,在熟悉中考陌生而内秀,在陌生中考熟悉而外靓,高起点,低落点,题在外,理在内,突出新颖性,着重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化学科命题侧重测试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考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知识升华点选材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科技成果、环境保护等领域,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时代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把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已有的体验结合起来,让所学知识成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的有用东西,突出教学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六、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全面解读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原则性、纲领性文件,阐述了高考命题覆盖内容、不同知识的能力要求;《考试说明》是专家对《考试大纲》精髓的提炼,是专家命题的尚方宝剑,所以“一线”是复习备考离不开的“圣经”,是化学复习的总纲、蓝本和依据。高考总复习,必须坚持在“一线”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备课,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新课程高三化学复习备课中,要瞄准“五点一线”,既要通过“五点”注重基础,落实细节,又要通过“一线”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既要以“五点”为中心不动摇,又要以“一线”为依据不离纲,运筹帷幄,明确要求,把握方向,使学生认知结构得以拓展、延伸和整合[5],加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正先.提高化学备考实效性的实践感悟.中学化学教与学[J].2010.2.61
[2]褚远辉.教育学新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131
[3]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年考试大纲说明(理科).高等教育出版社[M].2013:200
[4]姜国庆.新课标高考化学复习有效策略之管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47
[5]张永久.关于化学高考复习的思考及应对策略[J].教学月刊.2009.8.59
【关键词】高考化学 复习备课 “五点一线”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75-02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附有新内涵的再学习过程,是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为目的教学活动[1],因此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如何备出精品课,开展复习,使我们的教学有效的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教育宗旨,提高复习效率,备战高考,意义重大。
然而困扰我们的难题是:从复习时间上,仅有10个月左右时间,时间紧;从复习的内容上,知识点“杂、乱、多”,任务重;从复习目标上,求理念,达三维,左右为难。所以,在复习中效率低,走过场的现象司空见惯,主要表现在:
①将知识机械地再现,复习当成回忆课。陈旧单一,毫无新意,使学生枯燥厌烦,反应冷淡,兴味索然。
②实施题海战术,拼时间、拼精力,复习当成训练课。漫无边际,耗费精力,使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无助失神。
③选资料当课本上,复习当成复制课。死守他人设计,经验行事,使学生单调乏味,负重累累,苦不堪言。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摒弃传统的复习模式,从新的角度探讨出,适合新课程特点的复习方法,这比复习的努力程度更重要。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是优化复习的基础。备复习精品课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照搬,而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假如备课不深入,课堂教学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就得不到根本保证。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2]。因此为提高复习效率,备课时要紧紧扣住“五点一线”,“五点”即考纲要求点、高考命题点、主干知识点、知识易错点、知识升华点;“一线”即《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五点”是中心、基本点,“一线”是主线、统摄线,利用“一线”把“五点”有机的联系起来,环环相扣,备精品课,上高效课,从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
一、备考纲要求点。即《考试大纲》规定的对知识点的考试范围和知识要求与能力要求。考纲要求点指明知识点是属于“了解”还是“理解(掌握)”或“综合运用”,即知识内容的何种认知层次,通过要求点,认识哪种题型属于“容易”或“中等难度”或“较难”的水平,以便从容应对。所以备考纲要求点,是树“目标”,抓“考点”,搭“框架”。
二、备高考命题点。即近几年来高考中对知识点的考试命题特点、命题趋向,出题类型。通过备高考命题点,使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应对热点,避开偏难怪。
三、备主干知识点。即化学学科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对今后学科能力发展起支撑作用的知识,它是构成学科的纲和目。主干知识,是历届高考反复考查的知识要点,成为每年化学试题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围绕主干知识而来。所以梳理主干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化“繁”为简,化“隐”为现,化“难”为易,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达到运用知识时上挂下联、左右逢源。
四、备知识疑混点。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知识障碍、理解疑难和易混淆、易出错、易遗漏的知识点。备知识疑混点,就要找出学生在知识上的漏洞,弥补和纠正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完善知识。备课时应当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只有把这些“难点”作为复习的重心突破,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才会脉络畅通,统摄自如,运用灵活。
五、备知识升华点。即教学亮点和学习高潮,它将知识通过题目的变化、类化、深化、和优化,巧设问、新题型、新角度、以“旧”引“新”,以“新”深化。通过创设新情境,在熟悉中考陌生而内秀,在陌生中考熟悉而外靓,高起点,低落点,题在外,理在内,突出新颖性,着重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化学科命题侧重测试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考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知识升华点选材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科技成果、环境保护等领域,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时代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把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已有的体验结合起来,让所学知识成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的有用东西,突出教学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六、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全面解读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原则性、纲领性文件,阐述了高考命题覆盖内容、不同知识的能力要求;《考试说明》是专家对《考试大纲》精髓的提炼,是专家命题的尚方宝剑,所以“一线”是复习备考离不开的“圣经”,是化学复习的总纲、蓝本和依据。高考总复习,必须坚持在“一线”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备课,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新课程高三化学复习备课中,要瞄准“五点一线”,既要通过“五点”注重基础,落实细节,又要通过“一线”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既要以“五点”为中心不动摇,又要以“一线”为依据不离纲,运筹帷幄,明确要求,把握方向,使学生认知结构得以拓展、延伸和整合[5],加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正先.提高化学备考实效性的实践感悟.中学化学教与学[J].2010.2.61
[2]褚远辉.教育学新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131
[3]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年考试大纲说明(理科).高等教育出版社[M].2013:200
[4]姜国庆.新课标高考化学复习有效策略之管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47
[5]张永久.关于化学高考复习的思考及应对策略[J].教学月刊.200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