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信(短篇小说)

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1990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时,张诺言正埋头吞着生日蛋糕,香甜的味道由内而外滋润着她。白色奶油粘在下巴上,淘气娃娃样。房间静谧,气氛温韾。这时,她第一次听到那个关于密信的消息。
  迟到了七年的消息,犹如一记猛拳砸在她心上。她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水雾,蛋糕不再香甜,心里酿着丝丝苦味。
  酒店包间墙上挂着名画复制品《蒙娜丽莎》,还有另外几幅西方油画作品。水滴样的水晶灯发出橘黄的亮光,光线下油画泛着冷冷的高傲之气。张诺言盯着蒙娜丽莎,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出画上的女人在微笑。空调咝咝喷出冷气,她打了个很深的寒颤。
  她知道自己这个生日花费不菲。按她的意思,在大厅随便吃点就可以,何必如此破费。
  从青岛赶到南京,千里迢迢来给她过生日的堂哥张大可却不同意,两个人也要个包间,想安安静静地给张诺言过个生日。
  “我妈妈知道你来?”她终于没有忍住,抬头问道。在校门口见到张大可时,她既高兴又失望。高兴的是堂哥挂念她,专程来给她过生日;失望的是妈妈李梅没来,甚至没有打个电话祝她生日快乐。她想问问张大可为何妈妈没来,话到嘴边又混着唾沫吞了下去。
  “给你买了个生日礼物,看看中意不?”张大可从包里掏出一部手机,递到张诺言面前。一部华为nova 5,黑色的外壳泛着幽幽的光。
  张诺言的手机用了三四年了,上网卡得要死。她一直想和妈妈要部新手机,却始终张不开嘴。她体谅妈妈的不易,习惯了能省则省,能凑合就凑合。看着新手机,她不伸手去接,脸埋在蛋糕盘上,藏起泪花。她知道文化水平不高的堂哥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心想等参加工作后一定要报答他。
  张诺言的模样几乎是爸爸张志的翻版,高挑身材,双眼皮,大眼睛,皮肤白如扇面。张大可比她大十五岁,几乎差出一辈人来。因年龄相差太大,两人之间说是兄妹,实际上平时张大可把她当孩子看待,特别是在张志去世后。
  张大可好像胃口不佳,几乎没动筷子,烟一支续一支,烟灰缸很快插满了横七竖八的烟头。每个烟头都被他的门牙咬得细瘦,面目全非。他用咳嗽镇定了一下心情,目光却躲着张诺言:
  “小妹,满二十了吧?”
  这不是废话吗?过的就是二十岁生日。张诺言抬头奇怪地看着他,看到他被烟雾遮住的黑脸越发往深里黑。她眼睛瞪成问号,等着张大可给奇怪的话头一个合理解释。她隐约感到,堂哥跑这么远来给她过生日,并不单纯是过生日这么简单,肯定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跟你说个事……你长大了……也许你会吃惊,”张大可摁灭烟头,轻咳一声,“装在我心里七年,太沉了,捣得我心神不宁。今天要和你说说。”
  张诺言放下叉子,张大嘴巴看着堂哥,还有一口雪白的奶油没有吞下去。
  “叔……你爸爸去世前……留下了一封信,装在一个有密码的铁盒子里。密码我知道一半,你表哥李楠知道一半。”张大可垂着头,眼光埋着,盯着脚尖说道。
  自此,那封密信的事终于摆在了张诺言面前,在张志去世七年后。她不知道李梅知不知道这事。据张大可猜测,也许李梅知道有封密信。
  确实,李梅知道这封信。那时张志身体还挺棒,没有出现问题。张志亲口告诉过她,如果他有不测,会留下一封信。但是李梅从来没有见过这封信,更没有向张诺言提过。
  提到爸爸,张诺言忍不住趴在桌子上,无声地抽泣起来。张志去世时,她才十三岁,正处在反叛的青春期。父女俩经常拌嘴,她知道爸爸爱她,把她捧在手掌心里,只要她说想吃什么,不管多贵,他都会买回家。爸爸脾气暴躁,经常为点小事发火。去世前几个月,他经常朝李梅火冒三丈,没有一点好脸色。张诺言最后一次见到爸爸时,他已经说不出话来,浑浊的眼神死死盯着她,似乎有许多话要说。李梅把张诺言拖出病房,不让她看到爸爸痛苦的样子。
  爸爸去世后,张诺言一直没有从失去亲人的阴影里走出来。爸爸活着时,她没有感觉这个人有多重要,有时甚至会讨厌他,因为他经常絮絮叨叨,人不在了才突然意识到他的重要性。一夜之間她成熟了,不再任性,不再乱伸手要东西,乖巧得让人心疼。
  失去父爱,她却得到了双倍的母爱。李梅对张诺言十分宠溺,但是她工资不高,娘俩节约着花,也仅能维持生活平衡。
  有一年春节,李梅相中一件六百块的浅紫色羊毛大衣,前后试穿过三次,也没舍得买。最后一次是张诺言陪着她去的。李梅穿上大衣,身材显得格外高挑,瞬间变了个人一般。她在镜前转来转去,前后左右打量,嘴角满意地上翘。
  张诺言承认这件大衣适合妈妈,很合体,穿出了女人味,但是她心里不希望妈妈买这件衣服,担心妈妈穿得太漂亮,会招惹男人。爸爸去世后,李梅从来没有提过要改嫁,从她土气的穿着,四十岁的人打扮成五十多岁,就能看出她没有那方面的心思。张诺言心里过意不去,觉得妈妈生活得太苦太累,应该买件中意的衣服犒劳一下自己。她站在妈妈身后,小声地劝她买下来。耳尖的导购员见此情景,脸上盛开大花,说:
  “大姐,正合你身材,不信让你闺女带带眼。你前后来试了三次,买了吧,也不贵。”
  李梅的目光暴露出她内心的欲望。她脱下大衣,翻来覆去地看,最后指指腋窝处,说:
  “有点紧,穿着不舒服。”
  拉着张诺言的手,李梅落荒而逃。张诺言偷偷回了一下头,瞥见导购员的白眼比灯光还白,不屑的神情比寒风还深入骨髓。她当时想,如果爸爸活着多好,生活不会这般拮据。
  张诺言永远记得李梅在爸爸的葬礼上哭晕三次的情形。李梅软成一摊泥,两个人都搀不住。她的嗓子如被砂纸打过,发出低沉的嘶哑声。张诺言木桩般呆立着,两眼空空洞洞,心里满满的害怕。怕什么呢?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需要怕的事情太多了。她知道爸爸妈妈的感情好,平时很少吵架,精力都放在她身上。爸爸不在了,妈妈一个人能支撑下来吗?如果妈妈受到打击病倒,或者是改嫁,她今后如何生活?好在过了一段时间,妈妈挺了过来,带着她咬牙往前走,直到现在。   “叔去世前,把我和李楠叫到病房,告诉我俩,他死后,若婶不改嫁,就不要拿出信;如果改嫁,家产只要过到你的名下,也不要打开信;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打开信,就是婶带着家产改嫁。”张大可喝了一杯啤酒,放下酒杯,打了个酒嗝,仿佛把沉积在心里多年的负担吐了出来。
  现在,张诺言脑袋彻底迷糊了,张大可说的话对她来说太突然,一时消化不了。她不明白爸爸去世前,为什么要背着妈妈,留下谜团一般的信?信里究竟写了什么?有一点她可以肯定,那就是爸爸在千方百计保护她。但是李梅是亲生妈妈,难道有什么隐情,会让她舍弃女儿?
  “婶准备改嫁,你知道吗?”张大可点上一支烟,盯着眼圈发红的张诺言说,“你长大了,要有心理承受能力,不然我就不说了。”
  “我能承受得住,哥。我爸去世前安排这事肯定深思熟虑过,不然他不会费这心思。”张诺言的泪水哗哗流下来,每一滴泪珠里都藏着沉甸甸的心事,“我妈要改嫁的事,我不知道,她没跟我说过。”她脑子里乱得很,无数个问号如啤酒泡沫般翻滚着。
  “婶改嫁,不知道她是如何打算的。叔说过的话,算是遗嘱,我作为他的侄子,必须要遵守。”张大可咬着嘴唇说道。
  “哥,我心里乱糟糟,得静一静。”张诺言如一株被霜打过的小苗,蔫头耷脑,没了精气神。自从爸爸去世后,改嫁这个词成了张诺言的敏感词。看电视剧时,见到再婚场景,她必定会换台。她数次梦见妈妈穿着白色婚纱,嫁给一个陌生男人,每次都是哭醒的。如果妈妈改嫁,她感觉被抛弃了,真正成了一个孤儿。
  张大可看着妹妹的可怜样,着实心疼。他来南京之前,没有和李梅通气,李梅要改嫁的消息不是她告诉张大可的,而是张大可听别人说的。听到这个消息时,张大可首先想到了张志留下的信。这么多年以来,他无数次在深夜搬出那个铁盒子,死死盯着,猜测张志留下信的原因,还有信的内容。然而,他打不开铁盒子,因为另一半密码在李楠手里。
  张大可经常和李楠见面,彼此心照不宣,谁也不主动提信的事。但是,人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是一种折磨,有一次,他和李楠一起喝酒,喝到醉眼矇眬时,他敲着桌子问李楠:
  “我叔为什么留下那封信?里面写的什么?”
  “我也时不时琢磨,但是猜不透呀。”李楠抬起头,“你可别动歪心思,密码我是不会告诉你的。我也不会问你的密码,除非舅妈带着家产改嫁。”
  “我知道,怎么可能违背叔的遗愿呢?只是好奇罢了。”张大可举杯和李楠的酒杯相碰。
  从此,两人都把密码深藏在心里,成为心中最绝密的东西。
  张大可走后,张诺言在等一个电话,妈妈再婚的解释电话。她想问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忽然就想改嫁了呢?退一万步讲,妈妈改嫁她能理解,可是为什么不告诉她一声呢?她们还是心连心的母女吗?她不关心家产,亲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事情摆在桌面上讲清楚,要互相信任和理解。
  张诺言失望了,妈妈没有给她打电话。远在南京的她,感觉自己如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又如秋风中的落叶,被妈妈抛弃了一样。她偷偷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泪水一串串往下落。上课时,她的心飞了,老师讲什么,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眼前浮现出爸爸躺在病床上枯木般的样子。现在她无比想念爸爸。
  张诺言准备请假回趟老家,把心里所有的疑问都弄清爽。她对自己说,你已经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要能担事,相信爸爸的在天之灵会保佑她。
  看到张诺言忽然回到家里,李梅惊讶得合不上嘴,惴惴不安地看着阴沉着脸的女儿,问道:
  “不是没到放假时间吗?怎么回来了?”
  张诺言不看她,盯着沙发上那只黑色绵羊玩偶:
  “回来给我爸上坟!求我爸保佑他这个可怜的女儿。”
  李梅闻到了火药味,目光怯怯地在女儿脸上嗅着。自从丈夫去世后,她全部的心思都扑在女儿身上,一心想把女儿抚养成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张志去世后,家里顶梁柱倒了,家里家外,什么事都需要她操心。丈夫活着时,她何时吃过这样的苦?
  比如,张诺言读高中时,本應该住校的,李梅不舍得女儿排队吃大锅饭,又担心她在宿舍休息不好,便每天晚上九点多去接她。冬天赶上下大雪,她骑着电动车摔过无数次跤;夏天下大雨,她像一只落汤鸡站在风雨中,而别的家长都是坐在轿车里。坐在后座的女儿每每被雨水浇透,她心痛得想一头撞死。这些年,她吃过几车的苦,偷着落过几缸的泪,但是从来不让女儿知道。好在最难的几年咬着牙坚持过来了。女儿考上大学后,她的心才稍微敞亮点,感觉能给死去的张志一个交待了。
  李梅了解女儿的脾气,没有要紧的事,她不会突然回来。她琢磨,可能是女儿听说那件事了。
  这天晚饭,李梅做了几个女儿喜欢吃的菜。张诺言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回屋了。李梅也没了胃口,犟着吃了半碗饭,打开电视机,让吵吵闹闹的声音塞满整个空间。
  张诺言给张志写了一封信:亲爱的爸爸,我十分想念你。你为什么那样狠心,在我那么小的时候丢下我?我知道你不放心我,为我的未来着想,留下了密信。我不相信妈妈会丢下我改嫁,退一步讲,就算她改嫁也会先想着我的。这一切,我会搞清楚的。你的女儿长大了……
  写好信后,她把信装进白色信封里,在收信人栏写上:亲爱的爸爸收,准备明天上坟时,烧给爸爸,但愿他在另一个世界能看到……
  电视前的李梅坐成一座雕像,像一截失去水分的枯木桩。她的心从来没这样空过,好像塞满了东西,又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她在地上转着圈,心思转乱了。心惶惶着,张志去世时才有这种日子过到头的感觉。她去拧女儿卧室的门,发现门从里面锁上了。
  第二天,张诺言早早起床,出门买好纸香等祭品。她每年都要给爸爸上坟,和爸爸说说话。尽管只有野草在风中摇摆回应她,但是她相信爸爸在默默地注视着她,听她说话。
  李梅在厨房洗着梨、葡萄等水果,准备带到坟上去。她穿着一身黑色套装,每次去上坟,她都是这身打扮。张诺言记得,妈妈这身衣服是爸爸有一次出差时买的,价格不便宜。妈妈很喜欢,平时几乎不舍得穿。   “我自己去就行了!”张诺言接过水果,目光避开妈妈,“我想和爸爸单独说说话。”
  以往上坟,都是母女一起去。李梅讪讪着半天说不出话,泪水在眼眶里转来转去。
  张诺言孤单地走着,看见自己的影子又细又长,像根竹竿。她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幅照片:一个失去妈妈的小男孩,在地上画出妈妈的怀抱,然后躺在画上睡着了,犹如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泪花泛上眼眶,她想大哭一场。她感觉身后有人跟随,但没有回头。
  回到家时,已过中午,张诺言疲惫至极。桌上放着饭菜,见她进了门,李梅慌忙从桌旁站起来,边端菜边说:
  “吃饭吧!我把菜热热。”
  很明显,李梅也没吃饭,在等女儿回来。张诺言冷冷地说吃过了,脸蒙着一层霜。李梅嗫嚅着:
  “我想和你谈谈……”
  张诺言赌气般坐在椅子上,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声。李梅低着头,吭哧半天才说:
  “你突然回来,可能是听到了我要改嫁的消息。之所以不告诉你,是因为我还没有下定决心。”
  “这种想法都不应该有!”张诺言如被点着火的烟花爆竹,嗞嗞冒着火星,手掌拍在了桌子上。
  李梅吓了一跳,抬头看着女儿,然后又低下头,泪水流下来:
  “你上大学后,我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那个人是谁?你们认识很多年了吧?”张诺言不想再听她诉苦。
  “以前单位的同事,叫王强。肯定是他散布的消息……”李梅像是被老师提问的学生,手脚局促不安地扭动着。
  “你们到哪一步了?”张诺言的声音很冷,也很苦。如果他们已经发生关系,她会瞧不起她,她会在心里把她清除掉,只留下爸爸。
  “天地良心!你爸爸去世后,我没有和任何男人交往过。”
  “说说那封信吧!”张诺言语气稍微缓了一下,“我想知道,爸爸为什么会在去世前留下那封信?并且不是留给你,而是留给张大可和李楠……”
  李梅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间淌出来,哭声如淅沥沥的秋雨。张诺言被她哭得很烦躁。
  “我不改嫁就是了……”李梅抽出张纸,擤着鼻涕,重重地喘出口粗气。
  “我想知道为什么?”
  “别逼妈妈,我也不知道……”
  “你撒謊!”张诺言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似乎越来越小的妈妈,“没有原因,爸爸会留下这么奇怪的东西?”
  李梅脸色铁青,起身回了卧室。
  张诺言准备解开谜团。这天,她请张大可和李楠吃饭。张大可和李楠已经猜到她的意图,表情十分严肃。李楠比张诺言大六岁,两人平时嘻嘻哈哈惯了,今天他的脸最沉,生了锈一般。
  面对满满一桌子菜,谁都没有动筷子。张诺言打破沉默,说了李梅不想改嫁的想法。
  “还是尊重我叔的遗愿,铁盒子不能动。”张大可说。
  “我要听到舅妈亲口说这话才行。”李楠在桌子上转着一把勺子。
  “我只想知道我爸信里说了什么。”张诺言说。
  “不行!我不同意,”张大可说,“除非婶改嫁时,不把家产留给你。”
  张诺言哭了,泪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滚下来:
  “如果这事我一直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她的声音水淋淋的,“前天,我去给我爸上坟了……我问过他,他什么都不说……”
  她趴在桌子上,头拱在臂弯里,身子一抖一抖的。太多的心思如成熟的麦粒,把她的腰压成了弓。
  张大可和李楠面面相觑。他们舍不得妹妹受此煎熬,有心想帮她解开张志留下的谜底,但是,他们谁都下不了决心违背张志的遗愿。
  张大可烟抽得一脸苦相:
  “可以先打听一下王强的情况嘛!也是对婶负责。还可以了解更多的情况。”
  张诺言和李楠盯着正在揿熄烟头的张大可,目光有了神采,事情有了眉目。
  要了解王强的情况并不是难事。三人分头行动,张大可去李梅的单位,李楠和张诺言去王强居住的鹿鸣小区。
  鹿鸣小区是个老旧小区,一堆老头老太太坐在墙根下嚼舌板。张诺言靠上前去,问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
  “奶奶,咱小区有个叫王强的吗?”
  老太太手搭在眉头上:
  “有这么个人。姑娘打听他干什么?”
  “没什么别的事,他多年前失散的朋友托我打听一下。他过得好吗?”李楠见张诺言半天说不出话,忙抢过话头。
  “他呀,命可不咋地!王强老婆死了有多少年了?”老太太思索一阵,然后用拐杖碰碰边上一个老头问道。
  “最少十年。”老头想了半天,答道。
  “没再婚吗?”李楠问道,“十年时间不短了。”
  “别提了,听说……”老太太布满老年斑的手握成喇叭状,凑近李楠耳朵说,“听说他老早就跟单位一个女的相好,他媳妇活着时就相好,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谁知道呢?”
  张诺言一直支棱着耳朵在听,她扒开李楠,急急地问道:
  “相好是什么意思?他们已经有关系了吗?”
  她心里有一团怒气在上升,凝结。按照老太太的说法,张志还没去世时,李梅和王强就好上了,这怎么可能?和李梅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张诺言都不知道有王强这个人。
  “相好就是相好,可紧可松,关系亲密是相好,有那样的关系也是相好。”老太太话讲得十分流利,思维清晰得不像她这个岁数的人。
  “谢谢奶奶。”李楠拉着张诺言就走。老太太在他们身后咕哝半天。
  张大可没有摸回有用的信息,只了解到王强确实在追李梅,并且追了很长时间。
  张诺言知道自己应该下那个决心了:
  “咱们去给我爸爸上次坟吧。我要告诉他我准备打开铁盒子,这样大家心里都得安。”
  张大可和李楠都没有反对。
  祭奠完张志,张诺言对着那抔黄土说:
  “爸爸,我自作主张,要打开你留下的铁盒子,拿出密信。你不要怪两个哥哥,是我自己做的决定。”
  风无声吹过,草香四处漫溢。阳光洒在地上,明晃晃一片。野草上闪着亮光,绿色的小虫子咔啪咔啪飞过。
  三人来到张诺言家,李梅看到张大可抱在怀里的铁盒子,脸刷地一下白了。她没敢看铁盒子第二眼,目光在空中乱飘,不知落在何处。
  “我说了,我不改嫁。”李梅盯着脚下那块不大的地方说道。
  “我不会干涉你的婚姻。我长大了,尊重你做出的任何决定。但是,我想知道爸爸留下的信写了什么内容……”张诺言的声音铁一样硬。
  “打开看吧……”李梅虚弱地说。
  张大可按了一半密码,李楠按了另一半密码,铁盒子“啪”地开了。这一声,虽然声音不大,却如炸雷一般。空气粘稠得让人无法呼吸。
  李梅晃了几晃,随时要倒在地上一样。她的脸如一张白纸,血肉仿佛都已被抽空。她的牙齿嘚嘚打着架,如含了一块冰凌。张诺言赶忙扶住她,用力扶着她的胳膊,一股沁骨的冷意传到张诺言手上。
  张大可摸出烟,手抖得直摇摆,火半天对不上烟头。张诺言接过打火机,点着他嘴上的烟。他吸了一口,剧烈地咳嗽了一声。然后他伸出手,慢慢掀开盒子,一股陈年冷气蹿了出来。
  四双眼睛都盯着铁盒子。他们都看到了,清清楚楚,铁盒子空空如也,什么东西也没有。
  李梅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责任编辑:王玉珏
其他文献
周一  喵呜——喵呜——  一大早,楼道里传来猫叫春的声音。丫丫把大脸猫放进来,在它身上来回捋了几下,就去了洗手间。  陈泗撂下碗筷,往后一扬,背靠在沙发上浏览微信,余光却四下踅摸。  大脸猫两眼直勾勾地满屋子踅摸了一遭,扭动着身子翻了几个滚,起来,蹭完茶几腿,再蹭陈泗的裤脚,接着叫一声,喵呜——  碗筷收拾利索,走出厨房,邬青提起丫丫的书包,站在洗手间对面等丫丫,好送她去上学。  乜斜着大脸猫蹭
期刊
1  白庙村的牛将下了一个人!  一大早,这个消息就把迷魂寨小学搅成了一锅粥,这锅粥很快地沸腾了起来!  那个年代,经常有各种奇闻怪事在各个村庄之间蔓延:王凤楼的马将下了一只羊,千户庄的羊将下了一头猪,北马村孵出了一只长着两个脑袋的小鸡……尽管这些事情最后都被证明是扯淡,但是,再有类似的传言现世,人们仍然像打了鸡血般兴奋。上课后,同学们还像一群苍蝇蚊子般嗡嗡不止。今天,恰逢学校唯一的老师牛二家里有
期刊
近年来,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钒钛产业集聚速度不断加快,现有146户工业企业,其中涉钒钛企业占68%。截至去年,该园区已形成钒钛特钢、铸件(汽车零部件)55万吨的生产能力模。  随着10万吨动力机械发动机钒钛铸件项目、10万吨锻铸件及深加工项目和新开工的黑沙钒钛400万套汽车板簧项目等相继竣工,园区钒钛机械制造产业的规模和产品档次还将得到壮大和提升。到2015年,园区涉钒钛产业将形成300亿元以上产能
期刊
1  到了八月,黄昏已经短得等不到喝完一盏茶的工夫。院子里那棵老桂树呈现赭色的暮气,但叶隙间全是簇簇小而嫩黄的蓓蕾,像一些年深月久的执念。  米慧倚在厨房门框上,守着灶上水壶里的水。等水开了,她要泡两杯桂花茶送进堂屋。水呼呼地响,还有一会儿才能开。她盯着桂树,想宋原的话,我爸跟你爸不一样。  谈的本是下个月他爸周年忌日去大佛寺的筹办,却扯到这里来了。她跟他结婚才三个多月,两边的父亲都早已下世,有什
期刊
主持人语:2021年初,在全球有重大影响的当代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撰文谈及仍然蔓延不休的新冠病毒疫情时,写道:“追溯回1979年,伍迪·艾伦写的一句诗,现在已是对新冠困境的一个a引人不安的恰当描述。如果我们要生存下去,要建设一个新社会,就必须做一个艰难的选择。”像他此前的犀利发言一样,齐泽克没有因为疫苗带来的曙光就允诺这个“新社会”会一蹴而就,他说:“把荷尔德林的詩句扭转过来,似乎会更正确:‘但
期刊
阿琳讲述了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  他买来一枚钻戒,向她求婚。“就定在9月23号吧。”他说那是他们认识的日子。拍婚纱照、装饰婚房、发请柬、定酒店。他们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月。  婚礼当天,他失踪了。  周奇当时坐在烧烤摊前,听着阿琳的讲述。这是一家露天烧烤摊,位于周奇成长的沣镇。由于刚刚落完一场雨,户外四角帐篷上还残存着些许水迹,它们汇聚成一股股水流,滴落在他的脚下。  周奇用铁钎戳了戳烤炉里的炭火,想
期刊
1  在三十层楼的阳台上,能看到动物园,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像散落在地上的一块绿绒布,很多隐于其中的动物看不到。  尹亮抱着女儿点点,给她指着动物园。  点点问:爸爸,什么时候去看熊猫?  点点快三周岁了,说话口齿很清楚,最近可能动画片看多了,一直吵著要去动物园看熊猫。但尹亮工作太忙,总抽不出空来。  尹亮的妻子林雪也是太忙了。  平时孩子都是住家保姆带。保姆是尹亮的二姑,二姑没孩子,尹亮妈照顾到
期刊
看完这篇小说,再看我的简历,想必大多數读者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故事是听来的。  的确,故事是听来的。那是几年前,我还在部队,为了一个创作任务,东奔西走,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走访了许多军史场馆,采访了诸多参战老兵,听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本小说中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但小说又不止于故事,我与小说中的人物更不止于“听说”。在创作的整个过程,始终有两个熟悉的身影不时在眼前浮现。那是我的两位大爷:
期刊
1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山东人闯关东的高潮,特别是鲁东南沿海一带,地薄人稠,都想往关东跑。山西头村有个叫郑香的姑娘嫁给了本村小伙徐存粮,新婚才五日,徐存粮就闯关东去了。  新媳妇过门后九日回娘家,俗称“回九”。回九是闺女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非常郑重,要有女婿陪同。徐存粮为什么不等媳妇回九就闯关东去了呢?饥荒嗷嗷叫,火烧屁股。从盖房到订亲娶亲一共落下620元的饥荒,这个数目如果在家挣工分打,猴年马月
期刊
因收藏了七块上等的老砚台,朋友们送他一个雅号:宋七砚。他的真名宋小武,反而被人们彻底遗忘了。久而久之,宋七砚也默认了。这是美誉,是对他收藏老砚的一种认可和称赞,也让他从中领受到了无限的乐趣。  走在大街上,时常会遇见多年不见的熟人突然喊他宋小武的名号,宋七砚当时会一愣怔,那个他的“专属”名字,仿佛从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飘了过来,如一滴过路的雨水击打在他脸上。过了许久,他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叫他很久以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