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跨越时空的血肉联系

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完这篇小说,再看我的简历,想必大多數读者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故事是听来的。
  的确,故事是听来的。那是几年前,我还在部队,为了一个创作任务,东奔西走,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走访了许多军史场馆,采访了诸多参战老兵,听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本小说中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但小说又不止于故事,我与小说中的人物更不止于“听说”。在创作的整个过程,始终有两个熟悉的身影不时在眼前浮现。那是我的两位大爷:一位是当过国民党抗战老兵的二大爷朱圣森;另一位是当过志愿军的共产党员四大爷朱圣彬。而我们家族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100多年里,也就出了三个当兵的——除了上述两位大爷,另一个就是我。
  先说我二大爷朱圣森。他是我大爷爷(我爷爷兄弟四个)的二儿子,是个命苦之人。他从小便不受父亲(也就是我大爷爷)待见,两次充壮丁当兵。第一次是替他哥——他哥是长子,按规定是应该他去充丁当兵,但我大爷爷硬是通过保长换成了我二大爷。不想,当了几年他大难不死从部队逃了回来,很出我大爷爷的意料,所以没过几天又把他以三十石谷子的价钱卖了壮丁。从此再没逃回来,抗日结束接着内战,内战完了就去了台湾,直到六十多岁才回到大陆,光棍一条。小说中“解放兵”钱老幺便有他的影子。
  再说我四大爷朱圣彬。他是我二爷爷的大儿子。也是苦命人。我二爷爷走得早,留下我二奶奶带着四个儿女艰难度日。我四大爷5岁起便开始放牛。放牛放到解放,村里来了部队,我四大爷就跟着部队走了。因为部队有饭吃,更因为听说部队是往南走,去解放台湾,他觉得到了台湾能把他二哥找回来。谁知一上车直接就拉到朝鲜去了。在朝鲜当工程兵,修路,保障后勤运输,修完路美国人的飞机就来了,狂轰滥炸,炸完接着再修,直到一双手全磨烂,握不住锹……回国后没多久他便复员了,安置到了矿山当工人,后来入了党,但几次提干都没成。他干活卖命,在煤矿里挖煤就跟在朝鲜修路似的,爆破煤层的炸药一响他就扛着锹上去了,一定要把手磨烂为止,否则觉得对不起黄继光、邱少云他们。
  小说中炊事班长孙大嘴便有他的影子。
  当然只是有他们的影子,或者只是原型,并不能完全对号入座。因为他们远比小说中的人物幸运——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竟都活着回来了。
  至于小说的核心人物、男一号刘逢甲,我想就不必多说了。他是这支队伍里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最年轻,最有文化,最“南蛮”,最不服……还有,他长了一双全连最奇特的脚。因为这双脚,鞋子成了左右他命运的一个关键道具,而螃蟹则是他在绝境中对未来种种幻想的一个承载。从中国闽南海边到朝鲜长津湖畔,一路上,希望不断地破灭,又不断地产生,最后连死在阵地都成了奢望。这样的困境和遭遇,又何尝不是我们芸芸众生的人生常态?
  责任编辑:王玉珏
其他文献
主持人語: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提出,现实主义小说主要有双重根源:其一为叙事冲动,其二为感受。当下创作,现实主义小说依旧居多。时代变化,影响叙事冲动与感受的变革。首先是文学机制变化。在商业化与娱乐化的冲击下,机制内小人物岌岌可危;其次是老龄化社会中的代际矛盾,老年人生活质量日趋下降。代际关系失衡,导致精神层面的问题浮出水面;最后是社会压力下自我认同的焦虑。传统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面临消解,亲密关
期刊
1  我有个发小叫张进步,2010年,也就是10年前那个青黄不接的五月,他赛过一锄头掘下去就掘到了金砖的,赛过一夜睡成了富翁的。这年晚些时候,我从城里回去,老爸见到我就嚷嚷,脱口来了句脏骂,这在老爸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足见他当时的愤怒程度,然后他感慨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他是浑身暖热哉。”他的感慨是冲张进步而发的,语气里包裹着强烈的抱怨:为何这样的好事会落在张进步这种人头上,而不是落在自己头上,他
期刊
创作中篇小说《深夜里跑步》时,我已经晨跑了许多年。每天五点起床,简单地洗漱,穿上运动衣,去往小区附近的公园。在公园的腹地,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门球场,上面铺着厚厚的垫子。围着门球场跑一圈大概六十多米,刚开始不会呼吸,不懂拉伸,跑十几圈就累得不行。但是,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最后可以跑十公里……  我的工作单位离家很远,每天来回一百多公里,我开车去单位——倒是想过,能不能一口气从家
期刊
周一  喵呜——喵呜——  一大早,楼道里传来猫叫春的声音。丫丫把大脸猫放进来,在它身上来回捋了几下,就去了洗手间。  陈泗撂下碗筷,往后一扬,背靠在沙发上浏览微信,余光却四下踅摸。  大脸猫两眼直勾勾地满屋子踅摸了一遭,扭动着身子翻了几个滚,起来,蹭完茶几腿,再蹭陈泗的裤脚,接着叫一声,喵呜——  碗筷收拾利索,走出厨房,邬青提起丫丫的书包,站在洗手间对面等丫丫,好送她去上学。  乜斜着大脸猫蹭
期刊
1  白庙村的牛将下了一个人!  一大早,这个消息就把迷魂寨小学搅成了一锅粥,这锅粥很快地沸腾了起来!  那个年代,经常有各种奇闻怪事在各个村庄之间蔓延:王凤楼的马将下了一只羊,千户庄的羊将下了一头猪,北马村孵出了一只长着两个脑袋的小鸡……尽管这些事情最后都被证明是扯淡,但是,再有类似的传言现世,人们仍然像打了鸡血般兴奋。上课后,同学们还像一群苍蝇蚊子般嗡嗡不止。今天,恰逢学校唯一的老师牛二家里有
期刊
近年来,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钒钛产业集聚速度不断加快,现有146户工业企业,其中涉钒钛企业占68%。截至去年,该园区已形成钒钛特钢、铸件(汽车零部件)55万吨的生产能力模。  随着10万吨动力机械发动机钒钛铸件项目、10万吨锻铸件及深加工项目和新开工的黑沙钒钛400万套汽车板簧项目等相继竣工,园区钒钛机械制造产业的规模和产品档次还将得到壮大和提升。到2015年,园区涉钒钛产业将形成300亿元以上产能
期刊
1  到了八月,黄昏已经短得等不到喝完一盏茶的工夫。院子里那棵老桂树呈现赭色的暮气,但叶隙间全是簇簇小而嫩黄的蓓蕾,像一些年深月久的执念。  米慧倚在厨房门框上,守着灶上水壶里的水。等水开了,她要泡两杯桂花茶送进堂屋。水呼呼地响,还有一会儿才能开。她盯着桂树,想宋原的话,我爸跟你爸不一样。  谈的本是下个月他爸周年忌日去大佛寺的筹办,却扯到这里来了。她跟他结婚才三个多月,两边的父亲都早已下世,有什
期刊
主持人语:2021年初,在全球有重大影响的当代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撰文谈及仍然蔓延不休的新冠病毒疫情时,写道:“追溯回1979年,伍迪·艾伦写的一句诗,现在已是对新冠困境的一个a引人不安的恰当描述。如果我们要生存下去,要建设一个新社会,就必须做一个艰难的选择。”像他此前的犀利发言一样,齐泽克没有因为疫苗带来的曙光就允诺这个“新社会”会一蹴而就,他说:“把荷尔德林的詩句扭转过来,似乎会更正确:‘但
期刊
阿琳讲述了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  他买来一枚钻戒,向她求婚。“就定在9月23号吧。”他说那是他们认识的日子。拍婚纱照、装饰婚房、发请柬、定酒店。他们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月。  婚礼当天,他失踪了。  周奇当时坐在烧烤摊前,听着阿琳的讲述。这是一家露天烧烤摊,位于周奇成长的沣镇。由于刚刚落完一场雨,户外四角帐篷上还残存着些许水迹,它们汇聚成一股股水流,滴落在他的脚下。  周奇用铁钎戳了戳烤炉里的炭火,想
期刊
1  在三十层楼的阳台上,能看到动物园,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像散落在地上的一块绿绒布,很多隐于其中的动物看不到。  尹亮抱着女儿点点,给她指着动物园。  点点问:爸爸,什么时候去看熊猫?  点点快三周岁了,说话口齿很清楚,最近可能动画片看多了,一直吵著要去动物园看熊猫。但尹亮工作太忙,总抽不出空来。  尹亮的妻子林雪也是太忙了。  平时孩子都是住家保姆带。保姆是尹亮的二姑,二姑没孩子,尹亮妈照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