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来源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dyt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企业数量的逐年增加,各个行业领域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果没有高效准确健康的长远发展体系,将很难在本行业领域稳固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加强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科学管理系统。本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信息化;影响
  一、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资源投入不足
  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的建设存在误区,在他们看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的建设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华而不实,装腔作势,毫无用途。在这样的偏见下,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的建设的投入可想而知,得不到高层的重视,自然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到供给,谈不上什么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建设,其效益自然与期望大相径庭
  2、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企业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的建设上存在着认识的偏差,认为不进行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企业照样能够工作,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缺乏主体意识,尤其是中小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对信息化建设知识了解的不多,还没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其管理及销售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这样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就存在着滞后性。
  3、企业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的应用不够全面
  在很多企业当中,某一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如库存、财务等方面,而在生产、供应及销售等领域所应用的就比较少了,这样在企业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就出现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建设所开发出来的企业系统,仅能解决企业管理中局部及某个环节的问题,不能通过企业的整体战略上来系统的考虑问题,这种情况下开发的软件模块不能兼容,没法实现系统的有效统一与衔接,这也使得企业的信息交流不够畅通,企业的全部资源不能进行充分的优化。
  4、有关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市场发展较为落后
  有关企业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的软件价格较高,同时对企业的环境要求也较高,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环境及经济能力无法达到要求,而且现在的软件市场上,大部分软件企业是以我为主的理念服务,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一些功能服务,再加上软件开发人才及应用人才的大量缺乏,使得软件市场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样也就使企业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发展较为落后了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1、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流程管理信息化阶段的影响
  企业流程管理信息化阶段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中最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管理量最大,且涉及的范围极其宽广的领域。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流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实际上是指规范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与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过程。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于企业的流程管理信息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应用计算机信息集成应用系统对企业流程管理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从而为企业提供更为准确的管理决策信息。如决策支持系统、事务处理系统、企业产品的数据管理系统、企业的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
  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于企业流程管理的信息化阶段,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引导阶段。各大企业都必须在从自身的发展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研发对象,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及完善。除此之外,在企业流程管理的信息化阶段,通常会出现某些非结构性的信息数据,如各方面的邮件、文档及报表、幻灯片、视频等。因此,企业流程管理信息化阶段中的文档管理及办公自动化也是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方面,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此发挥了重大作用。
  2、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阶段的影响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阶段通常是指对企业生产技术的自动化发展及技术控制管理的实施阶段,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制造型的企业生产作业信息化改造的关键环节。其管理控制的内容是应用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生产模拟仿真的技术及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测与控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控制信息化阶段发展的重点是生产工艺流程、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检验及生产车间管理等环节。如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阶段所采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复杂工程结构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辅助工艺设计技术等,这些都对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阶段的建设有重大的影响。
  3、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阶段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生产从传统的独立、闭关发展状态逐渐向改革和对外延伸的状态转变,实际上就转变为现代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是指企业生产过程包括生产的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采购、储存、运输、制造、加工、销售、配送等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形成的由上游供应商、中间生产者、第三方的服务商及下游销售部门所组成的供链管理结构。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过程,直接制约及影响整个企业的管理流程与生产活动过程。因此,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阶段是企业发展、管控的主要方向,其发展控制的重点是充分应用互联网、局域网、电子商务、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对上游供应商、中间生产者、第三方的服务商及下游销售部门进行信息化调控与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外部供应商、销售商、服务部与内部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升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应变能力。
  三、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優势
  1、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为企业电子商务交流发展做好的信息建设基础,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还有利于促进企业远程办公与移动办公技术的实现,通过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办公的调控性与灵活性。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还有利于实现企业办公无纸化及科学化发展,从而节约办公管理的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效率,简化办公流程,减少企业办公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带动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有利于企业员工信息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有利于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调控与管理,从而使企业员工更加明确所处岗位的职责,加强员工使命感与责任感。应用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企业发展先进经验与成果,带动及激发企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同时培养企业员工技术创新的能力。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充分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数据、信息资源的自动化录入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基础性数据、信息准确性与及时性。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的科学性、创新性。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还有利于企业工作流程的优化,消除各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及生产工作的效率。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把员工工作经验及生产技术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资源,培养员工努力学习与不断创新的能力。
  3、有力与企业信息化沟通的调控管理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有力与企业信息化沟通的调控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企业提供信息供应链丰富、快捷的信息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了企业以内部人员及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有效避免了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流及沟通不畅等问题。通过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有效沟通,加强员工之间的合作、互助意識,进而增强企业向心力及凝聚力,促进企业信息化沟通的调控与管理。除此之外,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还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控与管理,使其在企业信息化沟通交流中得到合理的配置及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及信息化沟通的调控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提高了必要条件,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的信息技术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将随着加强,其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信息化、运作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建设智能化的发展,对企业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和实现创新型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剑.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9.
  [2]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3]邹申.浅谈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1,6.
其他文献
【摘 要】 施工方案是一个贯穿工程投标到工程竣工全过程的重要的指导性工程文件,土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工序详解,平整场地→人工开挖→混凝土基础垫层→片石基础→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土方回填夯实。每一个环节都和工程成本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指标,只有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提高施工方案编制质量,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建设工程招投标机制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重要调节方法,在国际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招投标制度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本文从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出发,针对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措施分析,并阐述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建设工程;招投标;现存问题;发展趋势  引言: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是一项规范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每一环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做出分析,并结合合肥市市政管理现状和作者单位实际,就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提出了看法。重点就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市政;工程管理;措施  1 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合肥大建设以及合肥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合肥市的市政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有不少市政工程不同程度存在质量
期刊
【摘 要】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始终,包括施工前期的决策、工程设计中对造价的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以及工程竣工之后的审核结算工作等等。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在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引言: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加,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尤其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同时也加快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但是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使得建筑行业之间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来说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提高,确保其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首先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具体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采用现在常用振弦式传感器作为岩土工程安全智能监测装置信号采集元件,将振弦式传感器的钢弦两端和待测物固定,使得钢弦对待测物有相应的变化,测量待测物的应力可通过对钢弦激振的方式来获取待测物的应力值。  【关键词】 岩土工程;安全智能监测;振弦式传感器  1 引言  随着各种道路、桥梁、水利等各种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岩土工程的安全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安全监测与预警无疑在其
期刊
【摘 要】 混凝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地下工程、公路、铁路、桥涵及国防建设等工程中.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10亿m3,钢筋用量约2500万t,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居世界前列.近十年来,新型混凝土迅速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大的工程建设中。基于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兴起与发展,对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关键词】 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应
期刊
【摘 要】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造价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工程招投标;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造价管理  一、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  1.投标人资格审查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前提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审查投标人资格是招标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对于仅仅消耗比较大,施工周期比较
期刊
【摘 要】 建筑行业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有针对地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建筑企业快速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 要】 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要点值得注意,这里简单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 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现代建筑越来越注重使用功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后期的使用。建筑给排水工程要进行精细组织,做好事前技术交底,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要点、难点,找出妥善的解决方法,保证整体工程质量,满足越来越多的使用要求。  1、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  给排水工程的分项工程多,通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