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践探究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就业形势的紧张和严峻,中等职业教育要在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对高素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为中心环节,依靠校企合作平台,将打造生产、服务、经营于一身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本文论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给出职业发展的实践对策。
  一、校企合作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1.强化专业建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密切联系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在专业培养的知识、技能和目标上,凸显企业的标准要求。通过设置各类仿真的实训环境及实训基地,为企业管理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前往企业工作。在教学中,将课程的设置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相挂钩,形成一套系统的中职学生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2.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了大批企业亟须的优秀技能人才,并能削减企业培训人才的成本,节省岗前培训的经费开支,缩短新人适应岗位环境的时间,为企业效益的创造提供强大的智力优势。另外,借助于中职学校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再加上深厚的理论学术水平,为企业的广大职员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实践能力,中职学校的教师可投身于企业的运作与决策之中,必要时可提出企业发展建议,为企业美好的明天而倾尽更大的心力。
  3.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加学生就业
  校企合作可实现由过分注重知识的讲授到培养就业能力的转变,进而将学生已熟练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给中职学校的全体学生提供了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着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随机应变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为顺利就业夯实了牢靠的根基。
  二、校企合作在中职教育实施的现状
  如今,校企合作已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推行“双元制”的教育模式,通过创造所有条件,引领学生在企业氛围中成长。通过在校学习理论,在企业锻炼实践能力,不断地为中职学校节省大量的实习设备经费,并使广大学生提前获得了实践的经验。然而,目前,校企合作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并不健全,更多情况下只局限于设备的捐助,员工实训及实习场地的供应等,理论与实际未能有效地衔接,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学的诸环节并未得到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因短期利益驱使,双方责任意识较淡薄。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出于自身效益而淡化培养重担,学校未能站在企业视角上,为企业培养合格的理论人才。
  三、校企合作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施对策
  1.教学内容专业化
  为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需密切结合生产技术的要求,明确行业需求,编制一套符合职业培养、突出职业特色的中职学校教材。
  因具备企业实体条件,不但能第一时间熟知企业经营发展的动态,更能清晰地捕捉到企业人才的培养规律,进而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及社会职业发展需求合理推行教学内容的革新。
  2.为学生创造充足的岗位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企合作中,因学生处在专业的实习岗位,换言之,便是对外经营,完全可让广大中职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体验中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对比学生自身的期望与目标,及时获取岗位实践的认识,依靠实习岗位及实践机会,使之对经济、技术及社会关系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深切地领悟到理论学习的灵活应用。在实际岗位中要推行带薪工作制,以便于进一步激励和鞭策学生前进,促使广大中职学生成为独立胜任工作岗位的新型人才,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迈向一个良性发展的势头。
  3.转变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不但具备经营管理功能,而且更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引导功能,更是未来专业教育的重要典范。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中职学校需破除陈旧的教学模式,施行“四位互换一体”的新型模式,也就是说,中职学校的实践课堂与企业工作岗位互换,中职实训课堂与企业岗位实践互换,中职教师同企业管理阶层互换,中职学校的学生与企业职工互换,依托能力本位,不断地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经理人,自觉地贴近一线经营所需的管理、服务及技术人才目标。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断突破陈旧的教学理念束缚与制约,更要自觉顺应企业发展需求,走出一条精通业务、深谙技术、熟练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子。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罗氏芬治疗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5年~2002年应用罗氏芬治疗各种淋病共3 392例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痊愈率、患者首选率和依从性以及价格/效益比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2001年~2003年重庆市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评估其现状和趋势.方法:根据国际上对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新的分类目录,比较重庆市18家医院的用药品种,并按品种、生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主题图教学法能有效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辅助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探究,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了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功用,并对如何有效运用主题图教学提出了相关见解。  一、小学数学的主题图教学现状  对于小学教师的教学来讲,主题图具备很多新增的价值,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还是能够认识到主题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但是
一、应用式情境——学以致用  学生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一节课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们最疲劳的时候。若只是枯燥乏味的习题巩固,学生会无心思考甚至极为厌烦。这时教师如果能创设特别的应用情境,改变练习形式,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的课尾这样设计:  老师用多媒体呈现小明的一篇日记,让同学们边看边议边改(作文如下)。  有意义的一天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走进我的卧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