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息统整策略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wv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统整,即对信息进行全面的、充分的、深层的加工,整体融合、建构、创造以生成新信息。其中的“信息”,不仅指整合的对象即整合素材是信息,而且意味着整合的成果也是优化的信息。统整,一方面指的是整合的全方位和全面性,另一方面指的是整合的充分性和深层性,讲究整体融合的有机性和优化性。信息统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部合并,而是更高层次上的建构创生,新信息与原有状态相比,更多的是质的变化,即产生了最优化形态。
  
   一、作为一种优化教与学的策略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统整策略在运用中要抓好几个环节。
  1.围绕主题或事件,建立“信息网络”,形成信息资源库,供整合主体自由利用。建立“信息网络”时,不仅可利用现存报刊书籍,还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料,甚至向专家和同行请教以建立一个全面健全的信息网络。
  2.围绕主题或事件,选择整理相关课程信息,形成自己的“信息包”。这要求整合主体紧紧围绕主题或事件,精选那些具有整体特征的信息,合理取舍、过滤编辑,获得有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的统整素材。如形成“水的认识”为主题的信息包时,既可利用自然、物理、化学中介绍水的文本知识,也可利用诗文、图片、影像等描绘水的影音资料,使学习者认识到的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
  3.依据相关素材,进行整体融合、建构、创造,生成新知和能力。以《少年闰土》教学为例,学生通过作者对少年闰土的肖像和神态描写,以及观看一系列刺猹、捕鸟、捡贝壳、看瓜事件的图片和影音资料,学习者头脑中关于少年闰土那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形象便建立起来了。
  4.在完成某一主题或事件的统整后,引出新的主题或事件,以继续进行统整。信息统整不是一次性的操作,而是在建构新知和形成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开放性和延展性,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仍以《少年闰土》一课为例。少年闰土是活泼可爱的,但由于封建社会的迫害,中年闰土已是憔悴、麻木不堪了。为了对封建社会的残忍性有更深刻的了解,可让学生进行网络拓展阅读,学习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让学生在两篇课文的对比阅读中,延伸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作为一种有效推进整合的策略
  
  作为一种有效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信息统整的基本顺序是:寻找整合角度——整合设计与实施。
  (一)寻找整合角度
  1.事实感悟法。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演示和交互环境中,广大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的优势、课程与教学的特点,通过感悟事实、亲身实践、反复体会,来寻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角度。在《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图,让学生从内容(圆月、闰土、刺猹、瓜地)、空间(天空的空旷深远、沙地的无边无际)、颜色(深蓝、金黄、碧绿、沙白)等来感受画面的美,同时让学生学习在环境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2.联系比较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如意义联系、逻辑联系等。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反复全面地加以理解和认识,进行联系、比较的思考,找到它们的交叉点和相同点,从而寻找整合角度。
  3.推理预测法。用推理预测法来寻找整合角度,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在整合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针对教学实际,通过分析、推理、预测,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点或联结点。西北师范大学杨改学教授经分析得出: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有两个契合点,一是二者都体现着相同的教育观,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二是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手段,而研究性学习则是一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
  (二)整合设计与实施
  寻求整合角度是基础,整合设计与实施则是关键所在。具体说来,就是整合主体在选定整合角度时,对涉及的每个维度的性质作用、水平要求和层次特点做归类、分析、细化,关注它们在整合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和组合规则,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整合设计。教师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全面的、优化的整合设计样式加以实施。
  1.找出所涉维度。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系统中,所涉及的维度有:课程、信息科学技术、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基础教学理论、教学环境等。
  2.解析维度、细化排列。
  (1)课程信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
  (2)信息科学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样的加工方式、全新的沟通机制等。
  (3)教师教学行为信息:诊断、导入、精讲、提问、答疑、训练、测试、评价、矫正、总结等。
  (4)学生学习行为信息:听、说、读、写、看、问、思、辨、练、探等。
  这里强调:解析工作做得越细致,后续组合时思路就越清晰,整合设计的效率就越高。
  3.要素间交叉组合。
  对解析所得的要素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地排列交叉组合后,可产生许许多多的整合设计样式:
  整体性的整合样式如:学前查漏补缺——导入目标,情境激趣——提问设疑,指导探究——精讲答疑,反馈成果——扣标训练,测评矫正——总结归纳,深化目标。
  分支式的设计样式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我们看到,这种全方位、多层面交叉组合的方法犹如黏合剂,将细化排列后的各种信息因素进行重组、融合、优化,以形成新的教学程序体系。
  
  (作者单位:河北冀中职业学院 河北保定学院)
其他文献
重庆市某中学举行高中毕业典礼,900多名学生单膝或双膝跪地,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3年来的教育之恩。对此,校方回应说,学生们行跪拜礼不是学校组织的,但学校倡导这种感恩方式,因为学校注重灌输“感恩”理念,学生每天都要做“感恩操”。  笔者以为,现代教育更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和民主关系,也更加呵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如今,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已经涌现出大批80后教师,他们青春、活泼、富有朝气,同时还带着一
视频展示台使用简单,成像清晰,可随意放大或缩小。美术课堂上,教师们常应用于佳作欣赏、作业展评、教学示范等环节。这些仅仅是视频展示台的粗浅本领,它还有四大“秘技”一直深藏“腹”内,鲜为人用。笔者结合实例将这四种“秘技”介绍给大家。  “秘技”一:定格画面,抓住刹那间的精彩  在教学《表情丰富的脸》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探究脸部五官肌肉的变化与表情的联系,我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体验环节。我事先准备三个完
视频资源作为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一个高效的教育视频点播系统能很好地管理各种视频教学资源,提供视频资源服务,节约教育成本。QVOD流媒体点播系统专门为点播网站提供内容分发、P2P加速、播放解码等全套技术支持。它由QVOD服务器软件和QVOD客户端播放软件两部分组成。在教育专网下,利用QVOD流媒体技术搭建视频点播系统是一种经济且灵活的选择。  一、基于QVOD流媒体技术的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建立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对我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各个科室的配液时间、处方缺陷、药物管理质量等资
近来,我校政治组陈老师上了一节校际公开课,课题是“我国的宗教政策”。陈老师采用博客平台进行教学,我们把这种利用博客进行课堂教学的课例称为“博课”。陈老师的这节“博课”上完后,引起了听课教师不少的质疑和反思。   >>观察:陈老师的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首先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博客平台(http://www.yangzheng.com.cn/blog/)申请开设了博客,利用博客平台的资源集成性和导
上海红外汽车模拟驾驶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产品国际化、技术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的综合性现代科技产品开发企业,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坐落于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上海市级工业区)
新学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让我颇感意外。当我迈进机房,只见眼前一片忙乱——学生喧哗着寻找自己的位置。学生第一次上信息技术课太兴奋,还是对满是电脑的机房太陌生?学生们的情绪给机房带来了不小的躁动。  刚刚送走六年级毕业生,迎来新一届的三年级学生。我很兴奋,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总结六年级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立足课堂,把新一届学生教得更好。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早早地把上课的教案准备好,以为一切都在我的预设之
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下,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作用,除了必备的办馆条件和领导重视外,最主要的因素是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文章着重分析了新
充分的教学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认为应做好对专业需求、教材、学生学情、教学工具四个方面的准备,才能更好地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温州医学院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创新科研平台和营造学术氛围等手段,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