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杂交稻产量和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率分析

来源 :福建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4个优质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和5个主推籼型强恢复系按4X5NCII交配设计配组,对F1产量性状(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米质性状(垩白粒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配合力及遗传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千粒重外,其余性状特殊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占遗传总方差的比重显著大于特殊配合力占遗传总方差的比重;除胶稠度外,不育系对杂种各性状的形成起主导作用。遗传率估算结果,所有性状的遗传率均达60%以上,部份性状的遗传率高达9
其他文献
选择亲缘关系较远且性状差异较明显的9个樱桃番茄高代自交系,配制39个杂交组合。通过比较观察,组合T-013(圣亚)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生长力强,中早熟,果实椭圆形且光泽,红色,果肉
对福建省500多份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3项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3种类型籼稻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平均值差异不大,但从变异系数来看:早、中籼品种差异较大,
通过分析油茶枝的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为油茶枝资源在茶薪菇液体培养上的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油茶枝总酚提取水提法优于醇提法。油茶枝含有丰富水溶性酚类物质、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