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论断之形成

来源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leet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嘉庚是南洋著名的华侨领袖,他在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回国前,一直视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但在抵达重庆后,他所看到的国民党的贪污腐化、消极抗日和专制统治引起了他对抗战前景和未来中国发展前途的极大忧虑。经过延安之行,陈嘉庚看到了中共领导人的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以及延安所建立的廉洁政治,他对于中共的认识从国民党的种种歪曲污蔑中摆脱出来,思想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对国共两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陈嘉庚得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论断。
其他文献
宋代天理论的兴起,既代表了传统儒学理论创新的最新形态,也基于对礼制秩序和政治运行的宏大思考。理学家以理释礼的思想成果一方面凸显了天道、人性以及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正>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客户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如何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国家电网公司95598客户服务系统
"五四"散文是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的标高和标志性的存在。作为一种显著地有别于传统散文的现代品 格,"五四"散文的现代性,既表征为主体精神的开放,自主和独立--作品主题取向的
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和开放平台竞争进行分析,对电信运营商智能管道的内涵和实现方式进行阐述,提出了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基于智能管道的开放平台的发展策略
陶渊明挽歌诗是中古时期挽歌诗的巅峰。本文首先从陶渊明挽歌题目和其挽歌是否为临终属纩之作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分析陶渊明挽歌诗在魏晋六朝挽歌诗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力
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
政府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应坚持公正公平和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 ,积极推进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的创新、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的创新以及农村基层民主与法律制度的创新 ,给失地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30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兵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该文主要就改革开放30年兵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正>(2015年1月9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水利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
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居民食品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经营应运而生,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现代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正在形成之中。而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