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动物的灵性

来源 :阅读(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是有灵性的,写出动物的灵性,才能让语言更有情趣,让动物活灵活现。那么,怎样写出动物的灵性呢?
  一、表现动物的喜好
  很多动物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猫喜欢玩毛线球、鹦鹉喜欢学人说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动物们会表现得不厌其烦,乐此不疲。如果你亲眼目睹,难免会被逗得笑出声来。
  捷克作家博·日哈写的《我家的小狗》中有一段内容很有趣:
  它“汪”地叫一声,晃一晃脑袋,表示想要出去。“现在还想干什么?”当我们走出院子时,我接着问它。“王子”又“汪”地叫一声,朝铁路那边跑去。“你该一次说完哪!”我一边埋怨,一边跟在它后面跑。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作者是“王子”的知音:它“晃一晃脑袋”,便知道它想出去;它“朝铁路那边跑去”,便明白它要和火车赛跑;它“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便猜测它是“允许火车开走”或是“骂了火车一顿”。作者能成为“王子”的知音,是因为了解它的喜好,这离不开长期的观察。
  二、表现动物的智慧
  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积累生存智慧,提高生存技能。有些方面,就连人类也在虚心向动物学习,比如人类模仿变色龙发明了迷彩服,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设计,提高了航速。
  宗介华所写的《带刺的朋友》一文中,这样描写刺猬偷枣的智慧: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作者描写了刺猬拢红枣、扎红枣、运红枣的过程。“匆匆”“就地”“急火火”等词语表现了刺猬动作迅速,做贼心虚;“归拢到一起”“打了一个滚儿”等文字反映了刺猬头脑聪明,手段高明。一只智慧的刺猬,被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摹得惟妙惟肖。
  三、表现动物的心情
  动物的喜怒哀乐,往往会从动作、叫声、眼神等方面流露出来。比如把小狗从笼子里放出来,它会摇头摆尾,兴奋不已;而当它犯了错误被训斥时,则会耷拉脑袋,十分沮丧。
  我们一起来欣赏菁莽在《小虾》中的精彩描写: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正在休息的小虾受到惊扰以后,舞动细长的腿,钳子一张一张,胡须一翘一翘,眼珠一突一突,立即蹦向安静处。小虾的这些动作特别细微,如果不近距离细致观察,根本捕捉不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现,作者才能够进行有趣的想象——小虾生气了。
  四、表现动物的性格
  不同的动物性格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动物,往往也会存在性格差异。比如我家养的小金鱼,有的好勇斗狠,有的则温顺平和。写动物的性格,必须描写动物的具体表现,增强说服力。
  老舍先生的《猫》一文中,开头这样写道: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文中的猫既老实又叛逆,既贪玩又尽职。作者挑选事例,把猫的相反性格放在一起对比着写,鲜明地突出了它的性格古怪。这只猫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才显得更真实,更有灵气,更讨人喜爱。
  五、表现动物的亲情
  我们家庭成员之间会互相关心,彼此照顾,这种情感叫“亲情”。在动物界,家庭成员之间往往也讲亲情,即使是凶猛的狮子、老虎,它们对自己的孩子也会百般呵护。
  请看屠格涅夫在《麻雀》中的一段文字: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作者一方面着力刻画老麻雀的紧张,它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另一方面,写它主动从树枝上飞了下来,“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作者用老麻雀的紧张来反衬它的勇敢,表现出老麻雀内心深处那一股“强大的力量”——伟大的母爱!
  当你笔下的动物有了灵性,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喜爱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吧。
其他文献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那是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看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肯定有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
期刊
树叶是小鸟的书,  从早读到晚;  鸟儿的欢叫是它们  读书的声音;  每翻一页,  都唱出一个音符。  我知道,  小鸟读书和我们不一样,  它们是在唱着读……  开学了,我们捧起崭新的书,开开心心地读起來。窗外的小树上,小鸟正在欢叫,它们也在读书吗?仔细听一听,小鸟的读书声真好听,原来都是唱着读的呀! 丁 云/赏析
期刊
一、汉字加减  把下列汉字减去一个偏旁,再加上一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  例:他-亻+土=(地)  灯-( )+( )=( )  吧-( )+( )=( )  抄-( )+( )=( )  观-( )+( )=( )  妈-( )+( )=( )   漂-( )+( )=( )   睛-( )+( )=( )  张-( )+( )=( )  二、词
期刊
我的妹妹出生仅仅比我晚了2分钟,你们一定猜到了吧,我们是双胞胎姐妹花。  妹妹是一个特别爱笑的小女生,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笑起来时像弯弯的月牙。红扑扑的小脸,小而挺拔的鼻子,微微上扬的嘴角,真是好看极了!  妹妹一直非常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我真为她骄傲!最让我钦佩的是她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上楼梯时,有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腿被磕破了,疼得哭
期刊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每次听到这段歌词,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妈妈刚回到家,我就连忙给她倒杯水,一步三晃地端到她的面前。妈妈总是开心地接过水,大口地喝完,似乎一天都没喝水似的。  上小学后,爷爷每天接我放学,风雨无阻。我每天都抢着自己背书包,从未改变,无论爷爷怎么要求,他总是拗不过我的坚持。皱纹早早地爬上了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为了不让爷爷那驼着的背继续弯曲,我从
期刊
1.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冀中平原白洋淀一带,英勇的游击队活跃在芦苇荡里,到处打击敌人。鬼子只得白天下乡扫荡,晚上龟缩在炮楼里。  2.白洋淀边,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子西北角有户人家,住着张奶奶和她十三岁的小孙子张嘎。每天,嘎子就带着他的大花狗“小虎”在村口放哨。  3.嘎子家东邻隔着道墙,是荒废的韩家祠堂。区队的侦察排长钟亮,躲在这里养伤已经五六天了。嘎子最喜欢这位老钟叔给
期刊
今年,我参加了学校健康运动会女子300米决赛项目,那次比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赛时,一共有7组选手参加,我在女生第二组。当女生第一组迈上跑道时,我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第一组女生很快跑到了终点,第二组选手上场做准备,我站在第二跑道上,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微微向前倾,耳朵竖了起来,准备迎接响亮的枪声。  “砰”,随着一声枪响,我飞快地冲了出去,跑过黄色标志筒以后,我开始抢
期刊
在外公外婆的菜园子里,我看见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在跳动,我非常好奇地俯下身仔細一看,原来是一只螳螂。我赶紧找来一个塑料瓶,把螳螂捉住放进去,心里美美地想着:“我又有一个宠物了!”  回到家,我立马给螳螂找出一个小笼子,让它安顿下来。然后,我坐在凳子上,安静地观察它。只见螳螂穿着一件碧绿色的“亚麻长裙”,“裙摆”拖在笼子底部。它的腹部上还有一条黄色的线条,看上去优美极了。那有着黑色花纹粉色花边的翅膀,像
期刊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我看見窗外的马路上有两只家燕在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当我睁开眼睛时,我发现一只家燕好像已经遇难了。它的下巴红红的,长长的翅膀垂在地上,躺在冰冷的马路上显得非常凄惨。但另一只家燕似乎安然无事,它并没有走开,而是一直靠着那遇难的小伙伴,对着它“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叫它赶快起来…
期刊
我的爸爸是一个“书虫”,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特别爱看书,还喜欢给人讲书,闹出了不少笑话。  我家面积不大,但书柜却很大,书柜里面的空间被爸爸霸占了大半。一有空闲,爸爸就抱起书看。他吃饭时看书,导致常常夹不到菜,于是就津津有味地嘬着筷子,惹得全家人偷偷发笑;他睡觉前看书,次次看到深更半夜,脸搭在书上睡到天亮;就连上厕所的时间,老爸也不放过,家中卫生间的纸盒里,每天都躺着四五本书,因为它们的陪伴,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