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

来源 :阅读(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te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公外婆的菜园子里,我看见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在跳动,我非常好奇地俯下身仔細一看,原来是一只螳螂。我赶紧找来一个塑料瓶,把螳螂捉住放进去,心里美美地想着:“我又有一个宠物了!”
  回到家,我立马给螳螂找出一个小笼子,让它安顿下来。然后,我坐在凳子上,安静地观察它。只见螳螂穿着一件碧绿色的“亚麻长裙”,“裙摆”拖在笼子底部。它的腹部上还有一条黄色的线条,看上去优美极了。那有着黑色花纹粉色花边的翅膀,像轻盈的纱罗。
  在继续观察后,我发现螳螂的头竟然是三角形的,上面长着两只巨大的绿色眼睛。但奇怪的是,这只螳螂一直在扭来扭去,难道它肚子饿了吗?我知道螳螂喜欢吃蚱蜢,就急忙把从花园里捉到的蚱蜢拿出来,扔进了小笼子里。看到那只从天而降的蚱蜢后,螳螂把一对长满锯齿的前足迅速合抱到一起,好像在做祈祷似的。接着,它的两只前足互相磨来磨去,好像一个屠夫在磨刀。蚱蜢大概察觉到了危险,躲在笼子的角落里,颤抖着身体。螳螂才不管这些呢,它冲上前去,用前足紧紧地抓住了蚱蜢。而后,它张开看上去很小巧的嘴巴,猛地一下咬住了蚱蜢的头。转眼间,蚱蜢的头便没有了。
  在我惊异的目光中,螳螂很快就把蚱蜢吃掉了,只剩下那对没有肉的翅膀。看着蚱蜢瘦长、单薄的翅膀孤零零地留在笼子底下,我心里有些难过。我再次抬头看螳螂的时候,发现它把小小的头搁在那对巨大的前足上,正漫不经心地舔它的“大刀”,似乎在回味刚才的美味呢。
  (指导老师:王红梅)
其他文献
我曾在烈士陵园以无比崇敬的心情祭拜过烈士瞿秋白,他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瞿秋白英勇就义,视死如归。正因为有无数像瞿秋白这样的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不知这是第几回,我又步入学校隔壁的瞿秋白纪念馆,那曾是他的家,是他出发追寻光明和理想的起点。阴雨天里,纪念馆里有些昏暗,但瞿秋白的塑像看起来依然英武挺拔。站在雕像前,我凝视着
期刊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那个山中小镇没有书店,学校也没有图书室。我们家不是什么书香世家,父亲母亲都是农民,家中除了几本《毛泽东选集》和父亲爱看的象棋棋谱,就没有别的书了。但我就是喜欢阅读,怎么办呢?  有一天,我在合作社发现了一个图书柜台,里面摆着小人书和图画书。我高兴极了,向母亲要了钱,买了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大名鼎鼎的猫先生》。这是我买的第一本课外书,故事如今全都没有印象了,只模糊记得封面上画着一
期刊
从小到大收到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玩赏数日,随后往往胡乱放在哪里,任它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为特别,所以久久地珍藏在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  那是我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學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
期刊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那是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看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肯定有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
期刊
树叶是小鸟的书,  从早读到晚;  鸟儿的欢叫是它们  读书的声音;  每翻一页,  都唱出一个音符。  我知道,  小鸟读书和我们不一样,  它们是在唱着读……  开学了,我们捧起崭新的书,开开心心地读起來。窗外的小树上,小鸟正在欢叫,它们也在读书吗?仔细听一听,小鸟的读书声真好听,原来都是唱着读的呀! 丁 云/赏析
期刊
一、汉字加减  把下列汉字减去一个偏旁,再加上一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  例:他-亻+土=(地)  灯-( )+( )=( )  吧-( )+( )=( )  抄-( )+( )=( )  观-( )+( )=( )  妈-( )+( )=( )   漂-( )+( )=( )   睛-( )+( )=( )  张-( )+( )=( )  二、词
期刊
我的妹妹出生仅仅比我晚了2分钟,你们一定猜到了吧,我们是双胞胎姐妹花。  妹妹是一个特别爱笑的小女生,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笑起来时像弯弯的月牙。红扑扑的小脸,小而挺拔的鼻子,微微上扬的嘴角,真是好看极了!  妹妹一直非常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我真为她骄傲!最让我钦佩的是她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上楼梯时,有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腿被磕破了,疼得哭
期刊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每次听到这段歌词,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妈妈刚回到家,我就连忙给她倒杯水,一步三晃地端到她的面前。妈妈总是开心地接过水,大口地喝完,似乎一天都没喝水似的。  上小学后,爷爷每天接我放学,风雨无阻。我每天都抢着自己背书包,从未改变,无论爷爷怎么要求,他总是拗不过我的坚持。皱纹早早地爬上了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为了不让爷爷那驼着的背继续弯曲,我从
期刊
1.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冀中平原白洋淀一带,英勇的游击队活跃在芦苇荡里,到处打击敌人。鬼子只得白天下乡扫荡,晚上龟缩在炮楼里。  2.白洋淀边,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子西北角有户人家,住着张奶奶和她十三岁的小孙子张嘎。每天,嘎子就带着他的大花狗“小虎”在村口放哨。  3.嘎子家东邻隔着道墙,是荒废的韩家祠堂。区队的侦察排长钟亮,躲在这里养伤已经五六天了。嘎子最喜欢这位老钟叔给
期刊
今年,我参加了学校健康运动会女子300米决赛项目,那次比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赛时,一共有7组选手参加,我在女生第二组。当女生第一组迈上跑道时,我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第一组女生很快跑到了终点,第二组选手上场做准备,我站在第二跑道上,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微微向前倾,耳朵竖了起来,准备迎接响亮的枪声。  “砰”,随着一声枪响,我飞快地冲了出去,跑过黄色标志筒以后,我开始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