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铁杆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9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执行 魏 宇
  
  在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里,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就像这十几个小伙子拿着单板在北京的街头,做了前几年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2009年的北京下大雪了!
  你不一定要滑得怎么怎么好,但你一定能从单板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王磊
  实录
  
  2009年11月的北京下了第一场雪,有这么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心里一个劲儿地寻思:“能到哪儿滑滑去呢?”雪场开业,虽然说是日子一天天临近,可怎么算也还要至少再等上大半个月。这段难熬的日子,这么大的雪,偌大的北京城,难道就真的没有一处能过过瘾的地方吗?
  北京第一场雪后,好事者在京城里四处逛,算是为第二场雪后能玩玩杆摸摸路。没过两天,第二场大雪真的就来。早就互相通气约好的这么一些人,立即穿上雪服、拿上雪板,从四九天汇集到一起,午夜的京城出现了一个由六七辆车组成的车队。大家开车的、打车的,十来个人一路走一路停,哪里有好玩的扶手、楼梯就在哪里下来仔细看看。
  到底一个怎样的场地最适合玩铁杆?大多数人都说不出具体的一二三,有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和各自的想法。有时碰到挺漂亮的扶手,周围也算开阔没有障碍物,但它不一定就适合咱们玩。不锈钢钢管太细太光滑,天桥扶手坡度太陡,都会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
  去鸟巢如何?有人先前已去考察过,虽然没有玩,但那里的台阶扶手貌似很合适。台阶分为三层,坡度适中,扶手是铁制的,身材也算是粗壮,这样就不用担心与雪板的接触面太小。尽管扶手上刷了油漆,但刷得挺平滑。宽敞的场地就是呆着也挺舒服。
  到了鸟巢,大家有的拿出了自带的折叠锹,有的跑到旁边的工地借来了铁锹,有的则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了一大块木板,手持各式家伙聚集在王磊身边,听他的指挥和调动。对于用雪茄烟攒出个多长的助滑坡,用雪拍出个什么样的小起跳台……这些大家心里没数也没概念,但王磊知道。和高手一起玩的好处,就是你能迅速成长,而学到的不仅是技术、技巧,还有不少经验。王磊为单板公园设计过铁杆等道具,甚至单板公园里的铁杆还是他去建材市场选回钢材设计的。
  “我们需要些灯光!”立即有两辆车将车头对着台阶停好,“轰的”一起打开了大灯。“这里需要些雪。”大家顿时聚拢攒雪。“平整这里。”拿铁锹的马上冲上前去。一种亢奋的情绪无声地高昂着,所有人都只想着同一件事:把它完成,快点完成,早点玩。不到一个小时,场地各种准备就位,三盏摄影灯也安放好。
  忽然一下子都安静了——台阶上,王磊一个人,他准备不测试一下速度;台阶下,大家三三两两地在休息。已是午夜,路灯所散发的光线非常有限,大家散落在暗淡的夜色里。而被车灯、摄影灯直击下的台阶,则像被施了魔法的舞台一样光芒四射,这让台阶盺王磊一举一动都闪亮着。空间中所凝固的这种微妙,迅速被所有人捕捉到,大家把目光齐刷刷投向台阶上的王磊。大家都等着他滑下,都想看看他是如何滑下的,毕竟这是所有人第一次在北京街区玩铁杆,充满期待,更充满不可名状的兴奋。忽然而至的这份安静,把所有人的情绪拉到即将离弦的箭上,而随着王磊从扶手上漂亮地滑下、平稳地落地,它不可阻挡地被触发了。
  跃跃欲度的有秩序地排起了队,踌躇拿不定主意的则在大家的鼓励中有了勇气,王磊则告诉他们怎么做上杆更容易。即使你没有找到感觉,也可以索性就按着王磊在雪地上的痕迹走相同的弧线上杆。融洽默契的气氛,让无论是谁的第一次尝试,都赢得一片尖叫声,掌声和喝彩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两个小时玩不够,也不够玩的,但它已经是完美的了。
  
  对话
  OUTDOOR:为什么选择在晚上去玩?
  王磊:一方面,晚上行人少一些,不会干扰其他的人;另一方面,晚上没有人管,更自由一些。
  OUTDOOR:如果说雪场滑雪响中规中矩的国标舞,那么街区铁杆你觉得像什么?
  王磊:街头HIT-OPO。任何的城市设施,比如楼梯、护栏、垃圾桶等等,只要跳上去能滑行的,都可以成为铁杆的道具,材质可以是铁的、钢的、,木头的、石头的等等。它完全取决于你喜欢玩,还是不喜欢玩,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去玩。
  OUTDOOR:要具备哪些技能才能街区呲杆呢?
  王磊:在街区玩,初学者是玩不了的,起码你要有中级的水平,滑行能掌握板子,能做OLLIE、BACK SIDE180、FRONTSIDE180等基本动作。在街区玩,经验也很重要,毕竟无论是雪量还是场地条件,都不能和单板公园相比,所以更要求控制速度的能力、平衡能力、技能的综合能力,还有就是克服心理的障碍。
  OUTDOOR:哪一个词,最能描述你街区呲杆的感受?
  王磊:刺激。场地的不一样带来的感受也就不一样,在单板公园里,你可以有许多保护措施,面对的是雪墙、雪地;而街区里面对的是钢筋水泥,更危险更有挑战。此外,街区里你不是一个人玩,七八个人轮流玩,开始前的互相鼓励,完成后的一起尖叫喝彩,都非常有意思。
  OUTDOOR:在这一次铁杆的设计上,你比较注意的是什么?
  王磊:简单一些,因为这是大家第一次玩。我们选择的这个台阶有三层,我们起跳从第二层开始,避开了杆最难得部分,也减缓了杆的坡度,让雪板触杆的时间短一些,在杆上滑行失去平衡,落地时也不会有很大的冲击力。
  OUTDOOR:北京连续的两场雪,前后两拨人上街玩杆,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出现?
  王磊:因为大家对单板的理解加深了,就觉得玩的地方多了,也就开始慢慢找自己的风格。喜欢玩杆的,喜欢玩公园的,喜欢滑行的,慢慢地,大家分开了,追求一种个性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滑得怎么怎么好,但你一定能从单板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这也说明我们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家有能力去尝试新的挑战。
  
  实录
  
  晚上下了大雪,一种抱着雪板冲出去的想法,让心里开始痒痒的。终于凌晨一点多,彻底崩溃。QQ群里,我问:“哪儿能上街玩杆去呀?”杨子立即回复:“我知道中关村购物广场非常好!”玩滑板的他,曾无数次在那里耍酷。那里大理石的平台又光又滑,一通到底,就怕你呲得不够长;那里更有着铜管的扶手,非常PERFECT的连续台阶和和斜面。“走不走?”我追问道。他想了大概五秒钟,而后很坚定地答:“走!”我随即提出了一个要求:“咱们要去可就要拍照片!”“拍就拍呗。”
  于是,我下线,穿雪服,拿雪板,背上相机和外拍灯出了家门。好家伙,这一身行头死沉死沉的,差点没把我累死。还没走到小区门,我就歇了好几起儿,呼呼喘粗气。但一想到马上就能滑雪了,就能玩街了,这些就算不得什么了。比较幸运,小区口正停着一辆出租车,可刚下雪的路况实在是太糟糕,司机师傅开得是小心翼翼,速度也就是20迈。从中关村上保福寺桥的时候,一个大上坡,车打滑怎么也开不上去,急得我下来推车。一个多小时后,我綞到达了中关村购物广场,此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了。双板的球球(王小源)也北大赶过来,我们开始找地方,毕竟单板和滑板不完全相同。此外,别看是刚下过雪,雪很厚,但雪也很干。冲坡时,遇到个小雪包,你就会被卡住不动了。
  踅摸好地方,拍好雪坡,支好灯,我们就开始了这次中关村购物广场深夜无敌滑雪铁杆行动。偌大的中关村购物广场就像只属于我们的游乐场。既没有人从我们身边走过。也没有人驻足围观。凌晨三四点,正常人都钻在热被窝里睡得正香,像我们这样折腾的人一定是疯子。没错我们 就是狂热爱滑雪的疯子。   除了我们三个。还有一个女孩,尽管她不敢呲杆,但和我们一群很兴奋,看着我们一次次冲过斜坡。冲过扶手,而时间也像从斜坡,扶手上滑下的雪板一样,很快地划过。地铁已经有了早班,广场上也有了拿着担把的清洁工。北京的购物广场是不允许铺满积雪的。当然,我理解。这是为了行人的安全和城市的美观。属于我们的夜晚已经结束,而属于我们亢奋的情绪却不可能就这样结束。背着抱着这死沉沉的行头在回家的地铁上,我依然没有一丁点的困意和疲倦。即便到了家,我也不想扑到床上,而是立即导照片、修照片、上传到我们的论坛,因为我爱这个夜晚,我爱滑雪,我爱跟我一起折腾的疯子们!
  
  对话
  OUTDOOR:为什么一定要拍照片?
  刘彻:因为这很有意义。从我开始滑雪。丛来没有见过北京市内下过这样大的雪。以前北京玩杆的(滑雪者)不可能想像到可以在城市里有机会呲杆的。单板这几年。特别是近两年在国内发展很迅速,但却还没有这样类型的城市呲杆的照片,记录它,这可是北京市内滑雪玩铁杆的第一套片子呀!我们觉得自己反应很迅速。
  
  OUTDOOR:街区呲杆是什么感受?
  刘彻:征服感。台阶也好。扶手也好,它就是一个道具。我们把这个道具征服了不起。而且还能做出各种花样来,这种感觉特别好!(哈哈)当然了,这里也有部分耍酷的成分。
  OUTDOOR:街区里呲杆和在单板公园里玩有什么不同?
  刘彻:街区里呲杆完全是硬碰硬。摔了就是摔在钢筋水泥上。更危险、更有挑战。街区里需要你更多地随机应变。加入自己的创意。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模式。而单板公园里的铁杆是为单板者专门设计的,无论是起跳还是落地区,都有坡度的缓冲。即便是摔了也是落在雪地上。安全性更高;但它年年都在那里,去年和今年似曾相识不会有什么太多不同。你说还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OUTDOOR:你玩单板多久了?
  刘彻:我从2006年开始玩单板,属于那种玩的年头不多,但玩的时间长,一个雪季差不多有六七十天都在滑雪。去年我们租了一套三室西厅的房子,就住在南山附近。一方面,我的职业比较自由,另一方面,现在只要有网络,住在哪里都不是问题,我想很多的。我觉得滑雪就和开车一样你坚持玩两三年都能玩点花样。
  OUTDOOR:你觉得街区呲杆什么最重要?
  刘彻:第一就是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了解自己对雪扳的掌控能力。第二就是勇气。
  OUTDOOR:这一次在中关村购物广场呲杆,你们有人受伤吗?
  刘彻:没有。我们都不会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勇气是有勇有谋,而不是鲁莽。
  OUTDOOR:对于街区里的铁杆以及呲杆的雪板,你选择时比较注意的是什么?
  刘彻:铁杆要平滑,上面不能有什么毛刺。视频里,那些国外玩铁杆的职业选手,他们出门都带着电锉,铁杆焊接处不平滑的地方会自己打磨。至于雪板,则是要把刃打掉,不能太锋利。
  OUTDOOR:双板也可以呲杆吗?
  刘彻:我们玩单板,但我们不歧视玩双板的。球球(王小源)是我们TEMA的成员,我们经常一起滑雪,一起聚会,他的双板水平很高。说实话,双板呲杆动作上会有些局限,没有单板自由,难度更大也更危险,但双板同样可以呲杆,我们都是业余选手,大家都是玩,玩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OUTDOOR:要是北京再下大雪,你还会上街玩杆吗?
  刘彻:当然!有时我们无意中遇到一个地方,脑子里就会蹦出来“嘿,这个地方可以呲一下”的想法,其实,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可以玩。
  
  王磊教你
  玩铁杆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街区呲杆虽然不需要自宫这么麻烦,但是要耍酷一定要先练好基本功。
  
  平地与滑行
  
  OLME豚跳
  Ollie豚跳是所有花样动作的基础,在玩铁杆儿和跳台前必须先熟练掌握!
  自然站立,两手垂放身体两侧。
  眼睛水平直视板头方向,重心向下,弯曲膝盖。
  抬起前腿往上拔的同时,后腿往下压,重心稍微靠后,顺势后腿往上拔。
  腾空时控制重心在板子中间,准备好落地。平稳落地,继续滑行,注意滑行时眼睛要看着前进的方向。
  
  NOSE PRESS板头平衡
  上杆动作基本和5050直线过杆一样,落在杆上的瞬间把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前腿向前顶并弯曲,后腿相应伸直,同时用板头滑行,双手前后自然展开。
  眼睛一定要盯住铁杆尽头的方向,而且要保持心理放松和身体的平衡,最后以Ollie豚跳下铁杆,安全落地!
  
  FRONTSIDE BOARDSLIDE内转过杆
  选择线路滑到铁杆开端的一侧,用干净利落的小OLLIE豚跳上杆,同时用腰部带动下身和板子,向内侧转90度,注意肩膀的方向始终和道具平行。
  用两脚之间的板底落在铁杆上,上身和下身形成一定的扭转角度,眼睛通过手和腰部形成的空隙,注视着铁杆的尽头。
  保持姿势,直到接近铁杆终点时,肩膀回收,空中将板子带回滑行角度。放松身体自然落地,屈膝降低冲击力。
  
  BACK SIDE 180内转
  直线滑行,双臂自然放在两侧
  眼睛看着你前进的方向
  在接近起跳点时,头和肩膀带动身体,向内侧转体
  抬起前脚往上拔的同时带起后脚,眼睛要看你的落地点,转到180度时用反脚落地,继续滑行。
  
  NOSE PRESS板头平衡
  这个动作应该先在平地上练习,基本动作和Ollie豚跳一样,只是在落地时,不是把重心放在中间,而是落地的瞬间把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前腿向前顶并弯曲!后腿相应伸直,同时用板头落地,双手前后自然展开并保持身体平衡。
  滑行时保持板头落地,平衡滑行,眼睛直视前进方向,回到滑行状态时!用前脚压板子,同时身体重心向上拨起,带动板子,稍微跳起,然后重心放在板中间,平稳落地继续滑行。
  
  5050直线过杆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在铁杆儿或者BOX上做些花样动作,5050直线过杆是个很好的开始。选择一条好的滑行线路,板子要与铁杆成一条直线并以适当的速度滑行,但千万不要太快。
  压低重心,在跃上铁杆的瞬间做一个小的Ollie豚跳动作。
  上杆后重心略高,用板底中间部位滑行。
  保持身体平衡,眼睛盯住铁杆的尽头,用肩膀带动身体往前方平稳滑行最后,以Ollie豚跳下铁杆,落地时膝盖弯曲、重心下压,安全落地!
  
  TAIL PRESS板尾平衡
  上杆动作基本和5050直线过杆一样,落在杆上的瞬间把身体重心放在后脚上,弯曲后腿,伸出前腿,同时用板尾滑行,双手前后自然展开。
  眼睛一定要盯住铁杆尽头的方向,而且要保持心理放松和身体的平衡,最后以Ollie豚跳下铁杆,落地时膝盖弯曲、重心下压,安全落地!
  
  COMBO TRICK花式组合
  当你熟练掌握基本动作后可以练习一下在铁杆上组合一些高难度转体动作,因为具有一定危险性,建议初学者不要轻易尝试。
  
  FRONTSIDE 180度外转
  直线滑行,双臂自然放在两侧眼睛看着你前进的方向。
  在接近起跳点时,头和肩膀带动身体,向外侧转体,同时双腿弯曲,重心压向后刃并抬前脚,压后脚起跳转到180度时用反脚落地,继续滑行。
  前刃外转和上面后刃外转的动作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前刃外转是双脚的重心要压向前刃,然后再起跳转体!
  注意:这些转体起跳的动作都是以Ollie豚跳为基础的!
  
  TAIL PRESS 板尾平衡
  这个动作应该先在平地上练习,基本动作和Ollie豚跳一样,只是在落地时,不是把重心放在中间,而是落地的瞬间把身体重心放在后脚上,弯曲后腿,伸出前腿,同时用板尾落地,双手前后自然展开,并保持身体平衡。
  滑行时保持板尾落地,平衡滑行,眼睛直视前进方向,回到滑行状态时,用后脚压板子,同时身体重心向上拔起,带动板子,稍微跳起,然后重心放在板中间,平稳落地,继续滑行。
  
  BACKSIDE BOARDSLIDE外转过杆
  选择线路滑到铁杆开端的一侧,用干净利落的小OLLIE豚跳上杆,同时用肩膀带动身体和板子,向外侧转体90度。
  用两脚之间的板底,落在铁杆上,并始终保持重心压低稍向前倾。
  切勿使用板刃滑行,否则可能卡到铁杆边上摔下去。
  控制身体平衡一直滑到铁杆的尽头,眼睛看着落地点,向同一方向旋转剩余的90度,成反脚落地,或在落地时反方向旋转成正脚落地!
其他文献
食谱里的简单戏法    刚刚从尼泊尔徒步回来的朋友致电于我,我正欲将我的艳羡之情全盘托出,逐一询问安纳普尔娜之雄风美妙,加德满都之人声鼎沸,博卡拉之宁静旷然,她便已如连珠炮般开始向我大倒苦水。  “每天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不是加了奶酪就是加了咖喱,只照顾外国人和当地人的口味,没人管咱啊!你听好,没有口味上的选择,只有价钱上的选择,二十块钱和二百块钱一样,奶酪,咖喱,咖喱、奶酪……天啊,我在山上没有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查酒驾没有那么严,现在想想都害怕。那时开车的很牛,苟蛋有台车,富太求了他好久,他才答应出车。  1  问题就出在苟蛋想在那饭店吃那餐饭,富太想。  如果当时开着车走了,那就什么事都没了,可爱占便宜的苟蛋想让富太多花点钱,自己多沾点油水,便将车停在这春兰饭店的槐树下。  槐树离饭店不到十米,长得也不大,高不过五米,张开的枝叶也就只能荫住一辆车,苟蛋的停车技术不错,车头刚伸
许多地方对泥土的崇拜形式是以泥土作为娱乐内容来表达的,我国云南省沧源县佤族的“抹你黑狂欢节”就是其代表之。佤族生活在中国最美丽的214国道线上,他们热情朴实,乐观诚信粗犷豪放。在三千多年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 辉煌灿烂的佤文化。他们生活在佤族史诗“司岗里”中被称为“葫芦王地”,也是佤族发源地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他们对土地更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形成以土为乐,无土不欢的观念。他们又
很长时间,Cerro Torre的首登都归于意大利人卡萨瑞·马斯特里和奥地利人托尼·艾格名下,但由于缺乏照片证明及对路线信息描述不清,攀登界对于它的真实性始终存在争论。2005年,我们按照马斯特里宣称的路线从东壁至征服山口,然后上北壁转西北壁,最后沿西山脊登顶,通过实地攀登和拍摄揭开了众多疑点,提出Cerro Torte首登应该是由1974年的意大利Ragni di Lecco登山队完成。他们把路
1973年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区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抱树运动。由于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得当地妇女依赖于原始森林的生计被剥夺。她们承袭了英迪拉·甘地的非暴力运动方式,由村民抱住大树来阻拦砍伐行为。运动成功地向政府索赔了所受到的损失,并且政府承诺在15年内禁止伐木。该运动以妇女为主,到1980年代已经发展成了上百个村民自治的基层社会网络,成效则是保护了喜马拉雅山区周围5000平方公里的森林。印度抱树运动的
一场涓涓细雨过后,拂晓的第一缕曙光从森林叶片的空隙中撒向大地,在森林地面层的各种植物就这样在阳光下抽枝招展,努力从大自然的给养之中汲取所需要的所有能量。霎时间,森林里如交响乐般响起,绚丽的太阳鸟、金色林鸲、火尾绿鹛、棕顶树莺以及各种雉类竞相歌唱,还有那山谷溪边的树蛙,树林灌木丛中形态各异的虫子,尽皆歌唱了起来。阳光愈发明亮起来,它穿透所有的迷雾,直接照在山林之中的大树杜鹃上,这艳丽的颜色像是用画板
这个冬天怎么过?比全球变暖更可怕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全球,中国也感受到寒意;全球经济一体化,“冬天”来了,不分南北半球。紧日子来了,不分中国与西方。那么,次贷危机对年轻的中国户外行业发展影响如何,中国户外运动的领先品牌The North Face如何看待户外行业的“危与机”?且听VF威富集团亚太区主席Adiano’Meara一一道来。他常驻香港,中文名字叫欧熙廷,这也说明他对中国的市场情况非常熟悉
每当我们系紧鞋带,决定探索新的领域,不只单纯在跑道上,山路上,也包括探索我们自己。我们未能预测的潜力和强大的力量,在每一次拖着疲累,过度使用的双腿,逼迫自己在前进的努力中不断地展现。  备受户外爱好者关注的The North Face 100 2010北京国际户外耐力跑挑战赛将于5月8日在北京昌平举办,本届比赛和去年相比将更具挑战性,为不同水平的户外耐力跑选手继续’探索“自身极限提供完美的舞台。 
面条跟中国人的历史一样也是又细又长,跟米比起来,面更具备双面性——过水,它即是主食:过油,它即有菜色。尤其是到了炎热的夏季,面的多面性更在自然环境中凸显出来。    1、百汇凉拌面  食材:乌龙面一斤(最好是耐煮的较粗的面条,不要太细),蔬菜少许,鸡汤少许(鸡精也可以),盐少许,香油少许。  做法:  开水,放入鸡汤(鸡精)和盐,加面条,小火煮软。  捞出面,用凉水浸凉。  将蔬菜切成小丁和细丝,
就像黄浦江泛着泡沫的江水色泽与质感,我们一行开着心爱的Cross Polo集体旅行的感受,也好比享受卡布其诺咖啡一样愉快。  我们梦想有一天开着CrossPolo去西藏,但车要磨合,人要成长,队伍也要锻炼。所以我们决定,先利用短假期从上海城区来一次相对简单的崇明生态之旅,那怎么说也是中国第三大宝岛啊。通过这次旅行,能够让车逐步适应各种路况的公路驾驶,利用轮渡翻江过海、乡村土路驾驶等等。总之,任务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