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来源 :图书情报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en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意义]信息检索处理的是相关性的不确定性问题,但在技术层面则通常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处理方法,对信息内容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语义关注不多,而这一问题在某些信息检索应用场景中可能显著地影响信息检索的结果,因此针对这类不确定性语义,需要考虑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 /过程]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语义表示方法和将这类不确定性语义特征与文本特征、主题特征相融合的检索模型,并利用公开的数据集开展实验研究,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实验。[结果/结论]D-S理论中的证据区间概念能够描述上述不确定性,多源证据融合方法也能够将这类不确定性语义特征与文本特征、主题特征融合,并通过模型训练得出理想参数,进而改进检索结果。这一模型在理论上具有包容性与可扩展性,基于该模型融合其他检索方法是进一步需研究的内容。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职业学校图书馆要采取有效措施 ,优化自身的藏书结构。首先 ,要制定科学的图书采选计划。目前 ,职业学校图书馆普遍存在购书经费紧缺的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面向广大农民群众 ,提供各种实用信息 ,是县、乡基层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深化信息服务 ,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切实树立基层图书馆为
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学研究领域,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于70年代末期在欧美兴起,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信
1999年第11期发表林曦的文章,就如何深化图书情报学研究提出了如下对策:1.引导图书情报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一方面,要向理论研究课题作出政策上的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生成的数量日益增多,而多数档案工作者对其特性还比较陌生.为了解决电子文件归档问题,1999年第5期发表邱晓威、孙淑扬合写的文章,提出了如下措施
Web2.0自2004年问世以来,由于其以人为本的原则、用户参与的特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站走上了Web2.0的道路,Web2.0也日渐成熟,甚至出现了创新2.0、Web3.0等一些新
孔庆杰在1999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如果缺少社科信息学在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将是困难的,而社科信息学的发展如果脱离了信息产业,也将失去目标和归宿.
农民工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焦点。农民工几乎是我国公民中最大的一个板块,但同时,却又是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庞大的弱势群体。在当今信息社会时代,农民工
学位
王刚在1999年11月23日上撰文,分析了未来出版业的五大变化.一是出版形态将变得丰富多彩.主要表现为从纸介质图书形态向电子书及光盘、网络书等多载体的出版形态转变;同时,“
文化共享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现代通信传播技术将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城乡基层群众身边的一项国家级文化重点工程。它可以改善和丰富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