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一例
【机 构】
:
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吐鲁番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吐鲁番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
【出 处】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34期
其他文献
目的定量探讨着色性干皮病C组(XPC)基因rs2228000(C/T)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12月,搜集有关XPC rs2228000(C/T)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T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肿瘤相关炎症与多种肿瘤的进展及预后相关。作为一种炎症生物标志物,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预测恶性肿瘤预后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对肿瘤患者进行恰当的风险分层,还可以给后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学者们在关注肿瘤组织免疫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名为"免疫评分"的肿瘤预测预后新方法,已被证明是一种优于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的预后因素,近年来已有其应用于结直肠癌等肿瘤的相关报道。该方法操作简单,花费低,且准确性高,可用于指导个体化治疗,但要成为临床常规检测指标仍有其局限性。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情况及其预后。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7.5%,对照组为6
近年来许多与乳腺癌相关的微管相关蛋白(MAP)被发现或在乳腺癌治疗中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末端结合蛋白1(EB1)蛋白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对乳腺癌具有致癌作用并影响乳腺癌治疗的化疗敏感性。含有MAP7功能域的蛋白3(Mdp3)表达在乳腺癌上皮细胞中,对其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NuSAP)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可作为乳腺癌生物标志物。Tau蛋白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
趋化因子与其相应的受体作用,广泛参与生物活动及病理过程。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细胞都过表达功能性的趋化因子。在肺癌中,趋化因子参与了其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过程。肺癌过表达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作为明确的靶向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抗肿瘤治疗。
胃癌根治术后,尤其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根治术后仍有一定复发率,这促使研究者采用更敏感的方法追踪可能存在而被漏诊的转移,尤其是淋巴结微转移。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微转移检出率明显提高。但其对胃癌分期、预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仍有较大争议,因此,尚无共识的临床处理策略。而随着内镜技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兴起,如何平衡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和治疗安全的关系,避免漏诊存在微转移的淋巴结,使得微转移研究更加迫切。
目的探讨p53在环磷酰胺(CP)代谢产物丙烯醛(ACR)导致未成熟睾丸支持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未成熟SD大鼠支持细胞原代培养模型,实验组给予100 μmol/L浓度的ACR溶液,对照组给予PBS溶液。ACR处理后10 min、30 min及1 h时用原位免疫荧光检测p53的迁移定位,并在ACR处理1 h、3 h和12 h后分别做如下处理:①Western blot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