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结构设计的高储能密度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逐层涂布、分层控制固化程度的方法,利用聚酰胺酸(PAA,聚酰亚胺前体)溶液和含有氧化石墨烯(GO)的PAA溶液制备了一系列由高绝缘性PI层与GO@PI介电层交替组合而成的界面清晰且紧密衔接的多层复合薄膜.通过调控介电层中GO含量及分层结构,使多层复合薄膜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特征.结果表明,三层复合薄膜PI/1.0GO@PI/PI的击穿强度为261.5 kV/mm,储能密度达到1.27 J/cm3,与相同介电层厚度的单层薄膜相比,击穿强度和储能密度分别提高了97%和144%,
其他文献
采用微机械剥离法得到横向尺寸约为12μm的硫硒化亚锗(GeS0.5Se0.5)纳米片,以铬/金(Cr/Au)为接触电极,首次制备得到GeS0.5Se0.5光电探测器,并探究了其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剥离所得的纳米片具有良好的结晶质量,硫和硒在纳米片中分布均匀,光学带隙为1.3 eV;该光电探测器在515 nm光激发下最大探测能力达到4.52×1013Jones,最高响应度为1.15×104
通过液相法合成了Cu2O纳米立方体,并在其基础上利用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的自组装形貌调控,进一步构建了层级多孔Co3O4和氮杂碳双壳层的Cu2O/Co3O4@C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TGA)、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证实了Cu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它不仅结合了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和金属有机骨架这两种材料的特性,体现了两者复合后的协同效应,还具有设计灵活和功能易拓展等优势.本文聚焦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总结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其在生物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基于肟-氨基甲酸酯热可逆成键原理,利用可工业批量获得的二甲基乙二肟为构建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高强动态网络结构的水性乳液,制备出综合性能与重复利用兼顾的聚氨酯胶粘剂;通过变温红外光谱结合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肟-氨基甲酸酯升温过程的可逆成键特性,并利用动态力学谱仪对变温过程的网络松弛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硬段含量与结构设计赋予了胶粘剂极高的粘结强度(25 MPa,一般商业通用热熔胶的粘结强度<6 MPa)、优异的乳液稳定性(粒径<100 nm)以及接近97%的修复效率(160℃,10
以聚乙烯醇和羧基化海藻糖为原料合成了聚乙烯醇-g-海藻糖(PVA-g-Tre),将接枝物与少量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通过光引发聚合制备了亲水性半互穿网络防雾/防霜涂层.通过核
开发了一种一步高效合成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球磨SiCl4、Mg2Si和商业碳片,使SiCl4自下而上还原,原位形成的纳米硅均匀生长在碳片上,高效制备了纳米硅与碳片均匀复合物(Nano-Si/C).该Nano-Si/C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高的可逆储锂容量(2450 mA·h/g)、良好的倍率性能及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在2 A/g电流密度下,经过600次循环后,容量仍然稳定在1400 mA·h/g.其突出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小尺寸纳米硅与
Non-erodible elements such as stones and vegetation are key to controlling wind erosion and dust emission in drylands. Stony deser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
环对亚苯撑(CPP)和其他具有新型结构的衍生物的发展取得了进步,丰富了其性能且拓宽了潜在的应用。在此,受最近发表的大环的启发,文中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了相同的新型八字形分子。此方法中螺二芴作为核心,通过偶联反应与成角度的芳族前体相连接,表征了八字形的纳米环分子,并对其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纳米环的最大紫外线吸收峰在362nm处,与常规CPP相比有红移。荧光最大发射峰在496nm,且量子产率为30.8%。荧光猝灭实验表明,纳米环与富勒烯(C60)的结合常数高达8.45×105L
以“巯基-双键”交联体系为基础,室温光固化制备了硅橡胶绝热材料,并研究了新型耐烧蚀填料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和八乙烯基硅倍半氧烷(OVP)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力学测试、氧乙炔烧蚀、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和扫描电镜对制备的硅橡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PS和OVP都可以提高硅橡胶的热稳定性和耐烧蚀性,但对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其中,OVP改性的硅橡胶表现出更佳的耐烧蚀性能,含有15phrOVP的硅橡胶线烧蚀率为0.121mm/s,相比纯硅橡胶降低了84.8%。添加OPS和OVP都能够显著延长硅
采用操作便捷的相转化法制备了可用于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的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PVDF-CNT)自漂浮多孔微珠.PVDF-CNT微珠独特的组成和多孔微球结构有助于实现太阳光的高效捕获、充分的水运输和快速的蒸汽逸出,且CNTs含量越高,PVDF-CNT微珠性能越佳.PVDF-CNT微珠最多可吸收约94.5%的太阳光,2 min内使水面温度从20.8℃升高至43.1℃.在1 kW/m2的太阳光模拟器照射下,水蒸发速率高达1.501kg/(m2·h),太阳能转换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