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资,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和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以《食品与健康》为主题展开活动,宣传、实践达到预期目的。了解垃圾食品,食健康食品。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与健康 意义 方式 成果
一、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实践研究的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幼儿园应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以及食品、药品的管理和幼儿接送等制度。针对我们幼儿园开展的小专题《幼儿安全与生命教育实验》的研究,我们班以小课题《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实践研究》进行各项调查研究。根据2004年9月1日,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我班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实践,给社会、家长、小朋友带来了更多的影响。通过我们班的主题活动《食品与健康》让家长兴叹,使他们及孩子更懂得健康饮食。
“民与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因为这是我们人类进行其他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在这个年代人们追求健康长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更加强烈,对膳食的需求更加注重营养,食品安全与健康正在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但是我们都处于茫然之中:选择怎样的食品更安全?选择如何饮食更利于健康?幼儿更是处在盲目无知的年龄阶段,只能在家长、老师的教导中成长。应该吃怎样的食物,不应该吃什么样的食品,他们很茫然。俗话说“病从口入”的确如此 ,很多病就是吃出来的,其实这就是说明在对待食物的时候要有一个基本原则——干净卫生。而食品安全是对食品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一种担保,其强调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或因素,而我们提到的食品安全一般指相对安全性,要求食品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绝对安全的食品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让幼儿更多的了解食品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一)、认识垃圾食品
垃圾食物真正的定义指的仅仅是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他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热量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垃圾食物中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经过炸、烤、烧等加工工艺使营养成分部分或完全丧失,或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生成或长期过量食用在人体内产生有害物质潴留。垃圾食物并不是不能吃,偶尔满足一下自己的口欲,吃一些休闲零嘴或是快餐,对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要懂得平衡自己的营养素与热量,如果上一餐吃的食物中油脂较多,热量较高,下一餐就尽量选用水煮或是清蒸的方式料理,或是多加些蔬菜水果,来减少油脂、增加维生素的摄取,尽量合理膳食,维持理想体重,保证身体健康。
为了让幼儿更直观的认识什么样的垃圾食品一次也不能食用,而什么样的垃圾食品又偶尔能吃一次呢,我们邀请了社区人员——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进入课堂,带来两种垃圾食品:校门口摊位的垃圾食品、超市购买的垃圾食品。将两种食品作比较,认识包装再拆包放入盘中发现:校门口摊位的食品包装不同却食物相同(味道、材料);而超市的食品是对应包装,食材相对干净。
(二)、食健康食品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健康,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多给孩子吃五谷杂粮,我本班以课件《食品安全常识问答题》的形式分小组抢答,小朋友不但兴趣高昂,也从中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健康饮食,我们还邀请厨房阿姨跟管理人员入课堂,带来新鲜水果蔬菜,让小朋友了解认知我们幼儿园的早中餐、午点食品。
二、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实践研究的方式:
(一)、宣传活动
以科研小课题为主题,我们班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1、以不同的方式对外宣传,比如:自制安全饮食海报张贴家园栏;制作标语、食品安全常识展板;校讯通、家园互动安全栏。
2、与社区互动,邀请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走进课堂,亲临讲授食品安全知识。
3、让小朋友动起来,亲自感受。自己制作厨师帽,再带领本班宝宝外出游行,向社会传授食品安全知识。
4、利用多媒体跟小朋友进行游戏活动,利用新闻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我们的活动的开展。
(二)、实践活动
随着课题的开展,我们班逐步将食品安全问题带进课堂,以不同的课题方式(绘画、剪纸、计算、健康等课)、不同的游戏活动(亲自动手制作腊八粥、自制水果拼盘、以食品健康为主题环创家园栏、邀请厨房阿姨讲解厨房餐饮的制作、邀请幼儿园后勤老师讲授食品安全知识等等),在实践中让幼儿学会健康饮食。
1、教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2、教幼儿如何选择健康的食品: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在商店选购食品时,应注意有无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不食用无标签或非正规生产厂家的包装食品,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等。
3、教幼儿如何安全健康的饮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随便吃野菜野果。蔬菜水果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乱吃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以防中毒。严禁偷吃农户树上的果,以防中农药毒。
4、让幼儿了解马路摊位的食品:不在校门口等卫生条件差的马路摊位上买食品。尽量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果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5、教幼儿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变质后会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因为大量的细菌繁殖,吃了会食物中毒。
6、教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一日三餐。做到有规律进食,不暴饮暴食,也不可动不动就不吃饭,尽可能根据气候特点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特别注意患病期间的饮食卫生。
7、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的吃法: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还要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每周还要吃蘑菇1----2次。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三、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果
根据我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经过一年的时间,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老师以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本班幼儿实施了食品安全教育,幼儿学习兴趣浓厚,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掌握了很多食品安全知识,唤起了幼儿感知自己主体参与的意识。
(一)、进一步端正老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观念
通过家园共育、校讯通与家长沟通、配合,达成共识,得到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并且他们根据自己孩子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特点,在家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以及一同制作健康安全饮食的活动。如:《自制腊八粥》
(二)、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幼儿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体验,逐步产生形成比较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比如:自制厨师帽、制作营养金字塔、自制水果拼盘、认识垃圾食品、认识健康安全食品等。
(三)、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
由于我班是大班的孩子,从入园开始幼儿就养成了好的饮食习惯,但通过我们大班一年的时间研究学习,幼儿更能深知一些细微的饮食安全常识、饮食习惯等。比如:不再有小朋友苦着喊爸爸妈妈买校门口的摊位食品;不再有小朋友为了爸爸妈妈不买校外食物而生气;不再出现小朋友说我不吃幼儿园的包子或稀饭什么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会东县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化学通报《食品安全与健康》
[3]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民以食为天 自动识别技术与食品安全 》
[4]《安全与健康》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与健康 意义 方式 成果
一、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实践研究的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幼儿园应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以及食品、药品的管理和幼儿接送等制度。针对我们幼儿园开展的小专题《幼儿安全与生命教育实验》的研究,我们班以小课题《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实践研究》进行各项调查研究。根据2004年9月1日,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我班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实践,给社会、家长、小朋友带来了更多的影响。通过我们班的主题活动《食品与健康》让家长兴叹,使他们及孩子更懂得健康饮食。
“民与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因为这是我们人类进行其他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在这个年代人们追求健康长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更加强烈,对膳食的需求更加注重营养,食品安全与健康正在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但是我们都处于茫然之中:选择怎样的食品更安全?选择如何饮食更利于健康?幼儿更是处在盲目无知的年龄阶段,只能在家长、老师的教导中成长。应该吃怎样的食物,不应该吃什么样的食品,他们很茫然。俗话说“病从口入”的确如此 ,很多病就是吃出来的,其实这就是说明在对待食物的时候要有一个基本原则——干净卫生。而食品安全是对食品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一种担保,其强调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或因素,而我们提到的食品安全一般指相对安全性,要求食品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绝对安全的食品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让幼儿更多的了解食品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一)、认识垃圾食品
垃圾食物真正的定义指的仅仅是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他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热量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垃圾食物中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经过炸、烤、烧等加工工艺使营养成分部分或完全丧失,或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生成或长期过量食用在人体内产生有害物质潴留。垃圾食物并不是不能吃,偶尔满足一下自己的口欲,吃一些休闲零嘴或是快餐,对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要懂得平衡自己的营养素与热量,如果上一餐吃的食物中油脂较多,热量较高,下一餐就尽量选用水煮或是清蒸的方式料理,或是多加些蔬菜水果,来减少油脂、增加维生素的摄取,尽量合理膳食,维持理想体重,保证身体健康。
为了让幼儿更直观的认识什么样的垃圾食品一次也不能食用,而什么样的垃圾食品又偶尔能吃一次呢,我们邀请了社区人员——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进入课堂,带来两种垃圾食品:校门口摊位的垃圾食品、超市购买的垃圾食品。将两种食品作比较,认识包装再拆包放入盘中发现:校门口摊位的食品包装不同却食物相同(味道、材料);而超市的食品是对应包装,食材相对干净。
(二)、食健康食品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健康,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多给孩子吃五谷杂粮,我本班以课件《食品安全常识问答题》的形式分小组抢答,小朋友不但兴趣高昂,也从中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健康饮食,我们还邀请厨房阿姨跟管理人员入课堂,带来新鲜水果蔬菜,让小朋友了解认知我们幼儿园的早中餐、午点食品。
二、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实践研究的方式:
(一)、宣传活动
以科研小课题为主题,我们班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1、以不同的方式对外宣传,比如:自制安全饮食海报张贴家园栏;制作标语、食品安全常识展板;校讯通、家园互动安全栏。
2、与社区互动,邀请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走进课堂,亲临讲授食品安全知识。
3、让小朋友动起来,亲自感受。自己制作厨师帽,再带领本班宝宝外出游行,向社会传授食品安全知识。
4、利用多媒体跟小朋友进行游戏活动,利用新闻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我们的活动的开展。
(二)、实践活动
随着课题的开展,我们班逐步将食品安全问题带进课堂,以不同的课题方式(绘画、剪纸、计算、健康等课)、不同的游戏活动(亲自动手制作腊八粥、自制水果拼盘、以食品健康为主题环创家园栏、邀请厨房阿姨讲解厨房餐饮的制作、邀请幼儿园后勤老师讲授食品安全知识等等),在实践中让幼儿学会健康饮食。
1、教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2、教幼儿如何选择健康的食品: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在商店选购食品时,应注意有无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不食用无标签或非正规生产厂家的包装食品,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等。
3、教幼儿如何安全健康的饮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随便吃野菜野果。蔬菜水果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乱吃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以防中毒。严禁偷吃农户树上的果,以防中农药毒。
4、让幼儿了解马路摊位的食品:不在校门口等卫生条件差的马路摊位上买食品。尽量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果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5、教幼儿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变质后会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因为大量的细菌繁殖,吃了会食物中毒。
6、教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一日三餐。做到有规律进食,不暴饮暴食,也不可动不动就不吃饭,尽可能根据气候特点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特别注意患病期间的饮食卫生。
7、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的吃法: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还要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每周还要吃蘑菇1----2次。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三、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果
根据我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经过一年的时间,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老师以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本班幼儿实施了食品安全教育,幼儿学习兴趣浓厚,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掌握了很多食品安全知识,唤起了幼儿感知自己主体参与的意识。
(一)、进一步端正老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观念
通过家园共育、校讯通与家长沟通、配合,达成共识,得到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并且他们根据自己孩子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特点,在家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以及一同制作健康安全饮食的活动。如:《自制腊八粥》
(二)、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幼儿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体验,逐步产生形成比较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比如:自制厨师帽、制作营养金字塔、自制水果拼盘、认识垃圾食品、认识健康安全食品等。
(三)、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
由于我班是大班的孩子,从入园开始幼儿就养成了好的饮食习惯,但通过我们大班一年的时间研究学习,幼儿更能深知一些细微的饮食安全常识、饮食习惯等。比如:不再有小朋友苦着喊爸爸妈妈买校门口的摊位食品;不再有小朋友为了爸爸妈妈不买校外食物而生气;不再出现小朋友说我不吃幼儿园的包子或稀饭什么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会东县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化学通报《食品安全与健康》
[3]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民以食为天 自动识别技术与食品安全 》
[4]《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