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几何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十个核心词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基于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基础知识,通过实例分析如何在“几何图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几何图形;初等数学
  【基金项目】北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XJQN2018093).跨学科专业的《数据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负责人:张继超)
  创新意识指的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和研究.初中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是学生比较难懂的部分,如果能通过多种几何直观的形式丰富学生的非逻辑思维,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得多,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营造有利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自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例如,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的第五章为例,在学习了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法后,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通过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先研究两条直线平行时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的关系,然后得出平行线的性质一.类似地,得出平行线的性质二和性质三.在思考判定方法和性质之间是否有互逆关系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平行线的性质不是学生的首创,但就学生个人而言是新的发现.由此也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培养的前提是教师能创造出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类比,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要更贴近生活,适当运用悖论教学法给学生设置具有迷惑性的情境.例如,在讲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新授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粉笔盒,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当学生完成一个小立方体后,教师让学生将立方体的每一个面标上数字,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展开后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对立方体的多种表面展开图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因为相比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的知识较抽象,如果在学习定义、定理等抽象知识时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不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情境的设置得当,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性问题.
  (二)激发内在动机,保护学生求证(或求线段长)的创新意识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的本身,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学生内在动机的一部分,当遇到的问题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就产生了.
  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学生往往会混淆全等的判定条件,这道题可以作为学习“SSS”这个判定条件的引导性例子.因为题目中已经给出△AEC 和△BDC的两条边对应相等,求证CD=CE,在解题中用学过的“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后,通过逆向思维就可以知道“SSS”也屬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之一.
  (三)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通过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式,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路,从而用多种方法创新答案.
  这种方法是使用较多的,但是这个题的解决方法并不单一,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寻找处理问题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好心理准备.
  例2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它既是对小学数学的进一步深化,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石,而综合性强、文字表述复杂的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一大难点,学好初中数学应用题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初中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应当分析学生面临的困境,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攻破应用题这道难关,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本文将分析初中生对应用题“上手难”的原因,并提出相
东方1-1气田F平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湾莺歌海海域,是我国在南海投产的首个高温高压气田。气田刚投产时使用的油嘴是国外某知名公司的产品,自2015年投产使用后,这些油嘴的阀芯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保证授课效果.但进行教育游戏过程中也应该把握游戏时长,坚持适度原则,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地学到新知识.有效地利用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确保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极大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教学;必要性  小学生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对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形式较为喜欢,这样的教学形式往往更能够调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将初中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从而能够有效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水平.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定义入手,对其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与探究,并针对目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饲草型小黑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了解不同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间的遗传差异,为小黑麦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分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最大化地接受、理解基础知识并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让师生与课堂自
【摘要】学生的培养要从根上抓起,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分析、理解和吸收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数学概念特点鲜明,本文针对数学概念存在的问题,分析数学概念的特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提出了不同概念类型的应对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概念和应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小学数学注入式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深入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应用启发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内涵,使其数学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是当下最有实践意义的数学教学方法之一.现如今,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使得启发式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广
【摘要】学习离不开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更加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在初中数学中,根据学生的经验进行作业练习的设计,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从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设计实践作业;从认知经验出发,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已有经验出发,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数学练习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练习设计;学生经验;策略  我国
【摘要】注意力品质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上课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等,本文在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過创设教学环境,设置悬念导入课堂,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故事教学、儿歌教学等方式,辅助丰富的教具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达到吸引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注意力;数学教学  小学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