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加减法”口算易错点与化解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学生“20以内加减法”口算能力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精准解读数据,找准学生的易错点,深研跟进策略。对于“7”的加减法口算难点,采用重构单元课时与探索教学策略来分解难点,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于十几减几的口算难点,通过构建“教材、学法、练法”三个新序列来助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口算;易错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13-03
  “20以内加减法”口算是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20以内加减法口算中哪些题出错率最高?如何化解?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开展了“20以内加减法”口算能力抽样研究,选择城乡113名一年级学生为样本,分析学生的口算易错点,以寻找教学对策。
  一、“20以内加减法”口算易错点知多少?
  检测后发现,学生的易错题主要集中于十几减几(不退位)、“7加几”和相应的退位减法两个板块。具体如下:
  
  从图1可知,20以内进位加法出错最多的是得数为13的进位加法,出错率为3.5%,紧接着便是得数为14、11、15、16、12的算式。
  从图2可知,十几减几(不退位)算式出错率为6.4%,集中在19减几、18减几、17减几和16减几。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算式出错率为3.2%,根据出错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13减几、14减几、12减几和11减几。而从加减法口算的内联性来看,易错题主要集中在“7加几”和相应的退位减法。如, 7 6、6 7出错率为5.3%,13-7出错率为7.1%;4 7 、7 4出错率为3.5%,11-4、11-7出错率为2.7%等。
  二、“20以内加减法”口算易错点如何化解?
  (一)强化“7”的进位加法,突破口算难点
  关于“7”的进位加法,人教版教材安排在“做一做”,没有单独安排例题;相应的退位减法“十几减7”也没有单独安排例题,与“十几减6”合并为1课时。因为没有单列课时,所以关于“7”的口算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强化。又因计算“7加几”时思考“3与7凑成十”,和的个位上的数比另一个加数少3,较之“9加几,8加几”,和的个位上的数比另一个加数分别少1、少2,“7加几”的難度显然更大,致使部分学生掌握不佳。针对学习难点,建议增设“7”的进位加法独立教学课时,增强算法的迁移。
  1.重构单元课时,单独教学分解难点
  为了突破“7加几”的学习难点,可将“20以内进位加法”单元教学内容进行课时重构。将原教材例2的“8加几、7加几、6加几”、例3的“看大数拆小数”与例4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进行拆分重构。重构后在教学“9加几”后教学“几加9”,紧接着“8加几、7加几与6加几”分别教学(具体如表1)。
  教学“9加几”时,学生初涉凑十法,在学生感知规律后,教学“几加9”,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关于“9”的加法口算方法。教学“8加几”,让学生探寻和强化规律后,根据“8加几”寻找关联算式,探索“几加8”的口算方法。教学“7加几、几加7”与“6加几、几加6”,主要是引导学生迁移算法。重构安排能将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联,序列性更强,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认知,理解口算方法。
  2.探索教学策略,算法迁移提升效率
  学生学习了“9加几,8加几”后,关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与算法就掌握得相对熟练,“7加几”的教学重点应在算法迁移。基本教学环节如下:
  (1)情境展示,运用迁移自主探索算法,画图说明。
  (2)汇报交流,数形结合解说算法。
  (3)同桌出题互相考查,画图验证,有序罗列“7加几”算式。
  (4)迁移规律寻找策略,探求记忆方法。7 9、7 8、7 7、7 6、7 5、7 4,在观察比较中明晰用“3与7凑成十”,和的个位上的数比另一个加数少3。
  (5)联想与方法优化。先由7 9与7 8联想到9 7与8 7,让学生明白一般看大数拆小数来口算比较方便,再通过“7 6与6 7, 7 5与5 7,7 4与4 7”记忆小数加大数的口算方法。
  上述“7加几”的教学中,主要将关于“7”的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罗列、优化并深植。让学生在正确口算的基础上,通过听算、视算、笔答等多种形式加以强化,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关于“7”的退位减法,主要针对加法口算熟练这一现有基础,重点运用“想加算减” 逆向思维的训练,突破“7”的加减法口算难点。
  (二)构建“三新”序列,提高口算能力
  关于“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4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例5教学“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知识容量较大,但只安排了1课时,限制了学生对理解算理和探索算法的自主时空。例5与后续的习题只呈现了“想加算减”的口算方法,而基于10以内减法的转换方法却没有呈现,导致口算方法单一。可见教材的课时安排、学法指导与习题设计都存在改进空间,想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构建“教材、学法、练法”新序列。
   1.构建教材新序列,加强操作理法相融
  人教版教材编排中,“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与“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合并为1课时,削弱了“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时空。由于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建议重构教材序列将两个例题分2课时单独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例4“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及摆小棒验证,有效沟通算理与算法。第二课时,教学例5“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由于一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需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撑,所以增加摆小棒活动,从小棒操作过渡到计数器表征(如图3),运用多种物化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内化算法、正确口算。如教学“13-2”时,学生先独立摆小棒(如图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操作理解算理“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去掉了2个一,还剩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紧接着,让学生拿出计数器拨出13,再从个位上拨走2个珠子表示“-2”,得11。最后让学生指着计数器与小棒图说说“-2”的过程,完成小棒图与计数器的对接。   2.构建学法新序列,承前启后算法相通
  “十幾减几不退位减法”的算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想加算减”方法,算法的支持基础是“十几加几”的口算熟练程度。二是分解转换为“10以内减法”,算法的支持基础是数的拆分、组成和10以内减法的熟练程度,如“13-2”口算过程为“13分成10和3,3-2=1,10 1=11”。教材提供的算法是“想加算减”的方法,实际教学显示学生口算“十几加几”不熟练。在此情况下,“想加算减”并非最优策略。因此,我们重构学法新序列如下:
  原教材安排(如图5)“想加算减”口算“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重构后与10以内减法进行沟通,找准它们的联结点,算法表达:13分成10和3,3-2=1,10 1=11。在学生熟练后,缩减中间的思考过程,转变为 3-2=1,13-2=11。跟进题组练习:
  6-2=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从再现讲述故事,到详细复述故事,到简要复述故事,最后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契合了学生内在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学中,教师要紧扣题眼,提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呈多方面发展态势,国家开始不断提高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关于社会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在新课改和多个文件的提倡下,小学
“一擦亮”擦鞋手套用了都说好老洪可真能折腾,1995年创办了“我帮你”洗鞋店,2005年又引进了自动洗鞋机,如今已经先后扶持1000多家加盟商走上了洗鞋美容的致富路。今年,老
阅读课堂要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建构阅读思维,培养儿童成长为真正的阅读者.教师可通过一系列创意读写绘活动和预测、联结等实用阅读策略,全方位提升孩子的阅读素
《七律·长征》(以下简称《长征》)是我国诗词之林中的经典作品.阅读该诗,可以领略到深远的意境和宽广的视野.随着思维视野的拓展,可以从此诗中得到探究能力的提升;随着文学
[摘 要]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有重要作用。就我院“两课”教学谈些一些体会。  [关 键 词] 优势特点;“两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127-01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课”教学也  面临着适
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为孩子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感化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教材第四单元要求学生结合资料理解课文.而搜集整合资料并运用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确
2012年三季度以来,经济运行进一步趋稳,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小幅回落,环比指标开始出现回升,但经济增长总体态势仍较疲弱。预计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7%,全年经济增长也为7.7%,可实
日本是个柠檬需求量较小的国家,2006进口量约为75t。2007年,日本的柠檬进口量和消费量开始上升。在日本柠檬供应国中,占日本进口柠檬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美国,达70%,智利身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