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管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5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都需要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与时俱进地落实好小学教育管理,对发展教育事业、迈向现代化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管理就是合理组织好各项因素与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学校管理就是合理地组织好、协调好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新课程呼唤着学校管理理念的改变与管理方式的变革。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新课程下的管理? 这就需要广大教育管理者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其最有效的措施。
  第二, 明确办学理念,做好学校定位
  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正确的学校定位, 是学校体现特色、充满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新课程理念给我们的启示: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好学校管理理念,走适合自己的办学道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教学思想的领导。”另外一名著名校长也谈到:“教育思想是办学的前提,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进行新课程下的教育管理时,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首要前提。上个世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四大支柱”教育观念,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中小学素质教育起到了导向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定位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管理者应以“每个孩子都是好的”“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让学生张扬个性”等先进观念的导向,促使中小学教育管理更加生气勃勃。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了解当今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向,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及发展要求,充分做好学校自身的准备工作,以便更好地推行和实施新课程下的教育管理,使教育教学的现实生产力得到释放。其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最有效地管理。学校管理者要对学校的师资资源、学生特点、办学条件、文化氛围以及社会效应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指导,发挥最有效地管理。最后,明确办学理念,拟定学校发展规划。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学校成长的“灵魂”,也赋予了小学教育管理更大的发展自由空间,是促进学校“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的动力源泉。
  二、“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方向标。目前学校管理现状中,仍然存在着权威式、统一式的教育模式,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我们不断认识它、丰富它、深化它。“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发展的人的个性, 让人能动性地去发展自我,不要被奴化。同样,“人性化”的民主管理要注重人的情绪、内心需求,注重人的思想教育、精神激励。人本管理可以细化为: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以学生为本。
  首先,最大化的民主管理是要提供给教师一个公平、自由的发展舞台。基于此点,教师的成长及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展了多少人。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其次,“育人先育己”,这是教师培养学生之前要达到的优秀状态。教师提升了自我,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最根本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施教育管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知、情、意、行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创造美好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文化场所, 它充满着一种文化味道、文化底蕴,从而达到育人、发展人于无声无形中,潜移默化地起到感染人、引导人的作用。这样的文化氛围即是学校环境,其中包括学校氛围、教师群体氛围、班级风貌、教学条件等方面,这些环境的和谐状态就是美好的学校环境的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际环境,师生共同创造或创设的情境、情景、氛围等都将给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以极大的影响。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开发、利用校园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第二, 更新学校管理思想,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新课程下的学校环境应该是与社会发展时俱进的现代氛围,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和服务于社会,这些不仅对学校管理者的校本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同时也增强了学校在新课改理念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先进管理意识。这对于提高学校管理能力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思想源头的推动作用。
  第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小学教育管理在追求“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应该追求“创新与效率”的境界,这也是营造舒缓、宽松、和谐氛围的目的所在。以往的学校管理太注重死板权威式的管理方式, 表面上达到了整齐划一的效果,达到了所谓“好学校”的名号,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学校发展与素质教育,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个性成长,这正是低发展低效率的管理模式的顽疾所在。在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本管理下,现代学校管理模式要更新观念与方式,创造宽松、美好的环境,通过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师生情感互动、学校组织文化活动、家长与学校接触日等良好的沟通方式,真正营造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美好互动环境,使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本”的文化理念贯穿于教育管理中。
  教学管理理念的革新将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因此,教育管理者要“以学生为本”为核心思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的蓬勃发展,提高教师的自我成长,促使学生自由、快乐、个性成长,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花枝,《浅谈小学教育管理》
  [2]冯向荣,《贫困山区小学教育的探析和建议》
其他文献
20 0 0年 9月 15日 ,Replay TV公司在其加州总部宣布 ,它将推出一种新的具有 6 0小时节目存储容量的数字录像机。这一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将首先应用在个人视频记录 (PVR )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毋庸置疑,学生语文素
我国最早的花丝镶嵌工艺的雏形出现于夏商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铸造技术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历代金银器物,特别是花丝镶嵌工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花丝镶嵌工艺在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在班级树立正气,才能使全班学生积极向上;只有用心、用爱去接近学生,就会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尊重与支持;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才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一、管理班级就要树正气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标志就是拥有良好的班风,而良好班风的形成就是靠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班级正气。  1、开学初期的坚守阵地  一位哲人曾说:“播种一种思想就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
茅盾认为女性解放的目的不是性别人格的最终解放,而是思想意识的根本解放,性别自身没有意义和价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原来要靠计算板卡来实现的功能 ,现在都可用软件模拟实现。这对普通用户来说是好事 ,但用软件来实现对计算机有极高的要求 ,且性能也不如硬
高中语文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对知识的识记、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应用表达、探究等,既强调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教学中,教师对于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有辛酸,亦有收获。每一点的喜悦,都是失败后的教训。针对自己的经验教训,希望能给即将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们,增加一点信心,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关键词】爱心 耐心 方法  自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每当看到班主任的辛苦与忙碌,总是对这一职务有种畏惧感。自从四年前承担班主任工作之后,对它有了新的认识。班主任工作有辛苦也有收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的全面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Zigbee无线网络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包括灯光和家电控制,各种报警和视频监控等功能以及远程网络控制功能。  【关键词】Zigbee;CC2530;智能家居  0.引言  近年来,物联网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我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更是将物联网纳入“十二五”专题规划。智能家居属于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表现为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将家居生活有关的
本文基于“格式塔”理论,借助历史背景,对某些文学作品中作者的生态思想和作品中的自然力量进行解读;突显作品中的自然力量价值,从自然生态层次、人类社会心理生态层次及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