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推出建馆五十周年藏品大展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8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开幕。文化部部长蔡武和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及靳尚谊、冯远、吕章申、王明明等出席开幕式。展览分传承与引进、苦难与抗争、探求与拓进、主人与家园、反思与开放、多样与繁荣六个部分,共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水彩画、装置、综合绘画等666件作品,并辅以珍贵美术书刊和美术大事年表,立体呈现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情境。之前,作为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的重要展览之一,杨力舟、王迎春联袂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艺术回顾展。
  艺术市场·北京论坛在京举办
  5月2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文化研究院承办,《艺术市场》杂志社协办的首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办。论坛旨在促使国内、国际艺术市场产生对话,促使业界、学界产生对话,也促使市场界和法律、行政系统产生对话,真正推动中国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海峡两岸四老书画遗作在京展出
  5月30日,由全国政协书画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台湾弘道书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四老书画遗作展”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共展出台静农、启功、王静芝、陈其铨书画作品百余件,并同步举办了“海峡两岸四老书画遗作展研讨会”。为配合展览和研讨会,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作品集和研讨会资料汇编。
  傅如明书法亮相京师美术馆
  6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3届艺术学博士生傅如明毕业书法展在京师美术馆举行,共展出傅如明近期创作的书法作品65件。傅如明,2010年考入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倪文东教授。近年来在书法研究、创作及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著作三部,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举办首届、二届、三届“兰亭奖”等各项展览并获奖十余次。
  国家画院等举办姚伯齐焦墨山水展
  6月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湖北省监利县人民政府主办,北京汉特斯曼文化传媒承办的“永远的三峡—姚伯齐焦墨山水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共展出姚伯齐焦墨山水画作品六十余件。姚伯齐,1940年生于西安,现为郑州大学客座教授。
  赵雪松陈杰韩启超书法展在珠海举办
  6月1日至24日,由珠海市博物馆主办的“合道—赵雪松、陈杰、韩启超书法作品展”在珠海博物馆展出。共展出三位书法家近期创作的作品七十余件。
  “感恩自然—中国梦”艺术展在内罗毕举办
  6月5日,“感恩自然—中国梦”艺术展在内罗毕举办,共展出董希源创作的《非洲—中国十大珍藏动物系列》以及水墨画作品48件。联合国驻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泽威德、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署副代表张磊等出席开幕式。董希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杨佴旻水墨画展巡回展在南京开幕
  6月7日,“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南京站”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结束后,来自中国、美国、南非等国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现代水墨画的共性等问题。杨佴旻,美学博士。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新水墨画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栏目艺术总监、日本东洋美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美国圣赛德艺术中心客座研究员等。
  余昌宇王贵华谭崇正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6月8日,“凤鸣在岭”第二回—余昌宇、王贵华、谭崇正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凤凰岭美术馆、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幕。余昌宇、王贵华、谭崇正分别为北京凤凰岭书院霍春阳、卢禹舜、赵建成工作室画家,此次展览展出了三位画家的七十余件作品。
  北大图书馆举办朱天曙吕欢呼作品邀请展
  6月15日,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画》杂志社协办的“湖山朗境—朱天曙吕欢呼书画邀请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览厅展出,共展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朱天曙和《中国书画》杂志编辑吕欢呼的书画、篆刻作品百余件。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推出首届中国画年展
  6月15日至21日,“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邀请展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首届中国画年展”在北京国粹苑展出,此次展览为《中国书画》杂志创刊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中国书法家协会老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直机关书画协会主席武春河,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国画院执行院长龙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永年,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副院长刘曦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央党校机关服务局局长欧亚平,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傅华,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晋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磊磊等出席开幕式。本次展览邀请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参展,共展出170件作品。
  中国篆刻艺术名家邀请展在成都开幕
  6月16日,由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成都市文化局为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西泠印社为学术支持单位的“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2013中国篆刻艺术名家邀请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为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共展出二百余件作品。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2013中国篆刻艺术名家邀请展作品集》同步首发。
其他文献
◇时间:2002年9月29日 2005年7月30日 2009年4月7日  ◇地点: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  ◇采访人:周俊杰(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张啸东(历史文献学博士、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周俊杰(以下简称周):王学仲老师和河南的关系很深,可以说,在河南省书协20世纪80年代之初邀来讲课的老师中,我很崇敬王老师您,因为您的学问更博大一些,更具文化底蕴。我可不是今天当着先生的面才讲,
期刊
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写、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是一部集国内现存古代书画作品之大成的资料性工具图典,该书收录了全国各收藏单位共计20117件书画作品。查阅该书目录索引可以发现。明代书家林云程的作品仅有一幅,即现存于武汉博物馆的林云程《行草书自书诗》卷。有关林云程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不多,其存世作品更为少见。因此,这幅手卷就成为研究林云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是一卷值得认真
期刊
傅抱石以风格鲜明的山水画和人物画而闻名画坛。他以独创的“抱石皴”所描绘的山水画,适于表达疾风暴雨式的激情,甚至在“往往醉后”的精神状态下才能更好地抒发感情。他笔下的古代高士、美人画,线条飘逸、造型奇古,独步当代画坛。  就是这样一位被广泛认可的画坛大家,在艺术创作之余,还留下了《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美术年表》《石涛上人年谱》等学术著述及大量文章,总字数在200万字以上。其中一部
期刊
关于铁军兄和他的书法艺术,我想说的实在很多。十七年来,细节的叠加,使我难以取舍。  在我看来,唐铁军的书写状态,是性灵挥洒。笔精墨妙,高韵深情,又能奇诡多变,空间经营也虚实相生、丰富空灵,真可谓在小字的天地中,写出了纵横自在的大气象。在这个时代,他数路并施、多元共生的艺术风格探索,相比那些单一套路的名家里手,显得更为可贵和难能。  他的小字从钟繇入手,取意憨拙松动,然后一路顺流直下,直写到黄道周、
期刊
2013年7月16日下午三时,由《中国书画》杂志社、韩国国会议员书道会和韩国书法艺术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在首尔(韩国国会展览厅)隆重开幕。  韩国国会姜昌熙议长、文喜相前副议长、朱升镕委员长、黄昶桦馆长、韩国书法艺术院叶欣院长,《中国书画》杂志社康守永社长、张秋实主任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与中国40位实力派画家、韩国40位知名书法家一道,共同见证了这一中韩文化
期刊
张振忠,1954年生于辽宁朝阳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长、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张振忠书法作品集》《晋韵流风——张振忠书法艺术》古体诗集《丽水清吟》。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发表论文数十篇。书法作品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  认识振忠的书法是从欣赏他为沈阳一所学校题的匾额开始的,那清劲秀雅的“二王”韵致,使我心动。深入了解才知道,他原本是
期刊
文徵明(1470~1559)是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他不仅以高妙的书画诗文造诣为世所称道,而且长寿的一生也充满传奇色彩。文徵明的一生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既有他个人的主动认领,也有周围环境的被动赋予。因此文徵明不仅是艺术史研究的楷模,也是社会史研究的范例。有鉴于此,苏州博物馆精心推出“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展览将会有力地推动当代文徵明研究的学术进展。本刊在展览即将举办之际,特推
期刊
编著按: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黄公望(1269~1354)一直是美术史家关注的焦点,台北故宫博物馆所藏的《九珠峰翠图》即是黄公望的一幅重要作品,对于认识黄公望的艺术风格有重要的意义。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是资深的中国美术史家、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对于黄公望有很深入的研究。2013年7月王叔重就《九珠峰翠图》的诸多问题采访了傅申先生,傅先生对此做出了精彩的分析和回应,现刊出此文以飨读者。  王叔重
期刊
纵观中国艺术史,绘画向以品第论高下,而不以大小辨优劣。自东晋顾恺之《论画》始,即提出“传神写照”之说,继而南齐谢赫揭出“六法论”,以“气韵生动”为倡,并开始以六种品第标准评价艺术。进入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首次提出“神”“妙”“能”“逸”四品说,其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复列“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且各分上、中、下三等。宋人继前贤踵武,又进一步深化,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中分列“逸
期刊
5月27日,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中国国家画院教育培训中心、三明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风展红旗如画—2013中国国家画院百名画家三明苏区行大型写生采风活动暨画展”启动仪式、开幕式在福建省三明市紫阳美术馆举行。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导师、贵州省文联主席杨长槐,中国国家画院导师、福建省画院院长林容生,《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康守永,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贵州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