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世纪末以来,后现代课程观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愈加明显,使得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的联系日渐紧密,变得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民间美术是艺术的分支,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深挖民间美术的价值,有助于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现代美术教学赋予新的活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感知能力。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资源开发;美术教学
  一、民间美术的含义与价值
  民间美术是原始美术的延续,它根植于大自然,汲取地方文化为养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欣赏、创造和应用中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鲁迅把民间美术称为“生产者的艺术”,它是一方土地上的劳动者将对周围生活的感知付诸指尖,并融入个人情感的美术创作过程,极具地方特色。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刺绣、年画、剪纸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赋予美术教学新的教育意义,增加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加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護意识。此外,由于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产生的背景迥然相异,让学生加强对民间美术制作工艺的了解,有利于拓展他们的美术思维,将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相结合,拓宽美术资源的边界。
  二、民间美术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纷纷追逐新兴技术,同时,传统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烙印的民间美术,见证了每一寸土地的变迁,透过这些或绚烂明丽,或质朴淳厚的民间美术品,我们依稀能感受到深邃的时光掌纹。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拯救措施,伴随这些民间美术一起消亡的,还有我们整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毋庸置疑,所有美术形式的源泉都是民间美术。新石器时代至今,每一个朝代的代表性美术工艺品都凸显着各时期的审美标准,这些审美特点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逐渐丰富、饱满,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成为艺术多元化的标志。想要着力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将其合理运用到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从了解地方民间美术入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形式,逐渐让学生养成多元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意识到个人在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行动中的价值,自觉地进行区域民间美术的维护和推广。
  三、民间美术对于拓展美术教学资源的意义
  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们生活智慧的结晶,极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如果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民间美术品制作活动,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热情,使学生在亲身参与过程中了解地方民间美术的演化过程和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还有助于美术教学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民间美术并不仅仅囿于美术这一个领域,它还是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体。例如,传统的皮影一般是美术与历史故事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皮影的人物造型和色彩时,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由此可见,以民间美术为学习资源,可以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地方民间美术的探究,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地燃起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民间美术的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课程开发原则,这样才能对目标资源进行有效筛选,避免课程开发流于形式,忽视对内涵的深入挖掘。
  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加入现代技术,力求使民间美术资源的教育价值最优化。
  (一)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
  民间美术资源种类繁杂,难易不等,在开发地区美术资源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资源的甄选。美术资源的选择可以从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这两个方向入手。
  就学生角度而言,学生相对熟悉、经常接触到的地区民间美术资源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由学生的学习规律可知,那些对学生有足够吸引力的美术资源,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调动积极主动性,而积极主动性是外部知识内化的必备条件。因此,美术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熟悉当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使学生领悟其艺术语言,掌握其表达方式。
  就社会角度而言,民间美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各类民间美术资源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能够适应时代变迁而更加昌盛,有的却因社会环境的改变渐趋凋零。每一种民间美术形式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民族复兴之路上,要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为此,美术教育应该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职责,挽救那些零落的民间美术资源。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传承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做好参观笔记,详细记录制作步骤,并利用课后时间以查阅资料或者访谈的形式,提高个人的参与度。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还能使学生将传承民间美术视为己任。
  (二)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
  随着21世纪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后现代课程观的传播,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将进一步摆脱理性范式的束缚,呈现出感性与理性一元化的倾向。在民间美术资源的利用方面,美术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美术教学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方面下功夫,同时注意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1.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民间美术教学中
  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固然有直观性等优点,但在教学材料丰富性方面却有所欠缺。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民间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欣赏相关作品。首先,美术教师应在课前了解掌握学生现有美术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这一水平和年龄的民间美术资源。从美术品的材质、造型、色彩等浅显知识点着手,逐渐上升到意识层面。其次,在课件的制作上,美术教师要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采用图片、音乐、视频相结合的制作手法,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项感官体验,使学生在多方位的刺激下加深对美术品的认识。最后,多媒体的连接功能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全球各地民间美术的发展情况,美术教师可以选择国内或者国外特定地区的美术品与当地的民间美术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差异中感受本地区民间美术的魅力。同时,这样还能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美术文化,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2.采用多样化的民间美术教学渠道
  民间美术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这会加深学生的潜意识偏见,认为民间美术是远离个人日常生活而仅仅局限于课内的。美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中来,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学生到周围具有文化和艺术底蕴的地方采风,让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现美、记录美、领悟美。另外,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符合节日气氛的手工艺品,这种亲身体验的经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回忆。此外,美术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于本地区民间美术品的关注,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民间手工艺品的收集。
  3.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美术教师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其对于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了解以及重视程度,对于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来说有着直接影响。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美术教师进行职业培训,聘请当地的传承人到学校为教师进行专业的本地民间美术知识的普及教育,解答美术教师的相关疑问,使美术教师对于当地民间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利用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为教师自如地运用民间美术资源夯实基础。
  五、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学生接触民间美术资源的机会不多
  相较美术课,部分学校更加看重学生的文化课课业成绩,学校和社会之间缺少交流平臺,学生对于相关资源的认知较为浅显。基于这个问题,学校应该调整教学观念,以新的视角审视美术学科,重新认识美术在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这个问题,学校可以与社会中的手工艺工作室建立合作,定期将美术教学场所从校内转到校外,让学生在新颖的学习环境中接触民间美术。观看民间艺人制作、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感官体验参与学习,能收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二)美术课时量整体较少
  占课、假期等众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美术课课时量难以保证,并且两节美术课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民间美术相关课程无法形成教学连贯性,学生不能在充裕的时间内把握资源的深层内涵。就这个问题而言,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调课等方式,将时间跨度大的美术课调整为连贯的上下节课,便于维持学生思维和情感方面的连续性。
  (三)美术教学模式固化
  由于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观念的差异,部分美术教师倾向传统守旧,缺乏推陈出新的意识和能力,学生配合教师按部就班进行学习,原本应该活跃的美术课堂丧失该有的灵气。这种教学方式在抹杀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将美术教学推向僵化的边缘,致使整体教学成效参差不齐。如何充分高效利用美术课堂,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获得学习高峰体验,是值得美术教师斟酌的问题。极度贴近教学目标的理想教学成效需要教师花费心思潜心规划和设计,这并不是意味着改变学生主体地位或是将教学模式固化,而是教师充分融入教学机制,调配各种有利因素。
  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既利于民间美术保持蓬勃生机,又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其也存在着无法规避的问题,例如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如何平衡民间美术学习所消耗的经费与取得的学习效果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小平.漫谈陶瓷花鸟画的“比兴”理念[J].陶瓷研究,2008(2):87-88.
  [2]钱初熹.美术教育的新源泉:美术教育的改革与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国美术教育,2002(6):2-8,18.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通讯作者:
   张思凯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其时代语境主要表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坐标,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呼唤。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民族精神核心的价值定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聚焦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点对象,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本质特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的重要特质。其实践要求主要体现为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教育引导,注重知行合一塑造的实践养成,强化政策法律支撑的制度保障。
本文根据有关档案、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共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包括中共与台共、台盟、“二·二八”起义的关系,中共对台工作的基本线索、工作机构、主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中共对台政策的转变,关于台湾必须回归祖国这一主张的来源等。
属地管理为主是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突发事件应当由事件发生地政府主要负责应对。实践中,属地管理为主出现了异化,表现为上级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位介入”。其主要原因是法律规定不明确、应急管理权责不对等、突发事件评级不科学。因此,应通过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相关内容、合理分配应急管理各方权责、科学确定突发事件评级标准,匡正突发事件属地管理为主原则,更好发挥属地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文明”理应得到认真探讨。通过对“文明”这一概念的生成与传播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文明”天然包含道德和意识形态的意涵,具有历史性、民族性与阶级性。西方文明在坚船利炮的庇佑下被推广至全世界,在使资本主义社会处于文明最高端的同时,通过将世界其他不同文化进行等级化处理,从而建构出一套隐藏着等级秩序的世界图景。而由于文明标准长时间由西方决定,“不文明”便成为一切压制、掠夺、侵略的借口。因此,不经思考便将西方文明作为恒定的、自然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中国实不可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思维包括政治共识上的大统战、战略地位上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上的大统战、工作举措上的大统战等方面。在政治共识上,提出统战工作要找出“最大公约数”,丰富了引领统战工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战略地位上,把统战工作放到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在工作格局上,致力的目标大,包容的差异大,推进的力度大;在工作举措上,发展了统战基础理论,讲究工作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体制机制。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思维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大统战作出如此全面、系统的阐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健康发展,必须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历史逻辑。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路径参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与把握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多重因素:制度演进是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导向性因素,社会思潮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外部性因素,教育引导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决定性因素,技术更新与应用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变革性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寻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
价值与价值观作为反映主客体效用和功能关系的范畴,与同为主客体关系范畴的真理和真理观有着“以人为本”与“唯物主义”的不同旨趣.这一差别给我们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最大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文章从构建逻辑、面临困境、经验模式以及实现路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诠释构建社会治理创新的三重逻辑。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分析新发展阶段安徽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困境和挑战,结合上海、杭州等地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模式探索适合安徽的行动路径。在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人才保障、载体建设和多元主体构建上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中国国情和新时代建设强大国防的需要,借鉴和汲取国外退役军人保险治理的成熟经验,是完善我国退役军人保险治理体制机制的重要进路。本文从美洲、欧洲、亚太地区选取十多个国家,分别从制度模式、管办模式、接续模式三个方面比较考察了各国退役军人保险治理模式,进而从建构多层次退役军人保险制度体系、健全退役军人保险管办体制、优化退役军人保险接续机制三个方面,阐释了国外经验对新时代我国退役军人保险治理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是党关于文化及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观点和看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伴随着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实践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从继承逻辑看,关于文化根植和依赖于社会实践的本质观、文化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地位观、文化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观始终一脉相承;从发展逻辑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为前提基础、以深植人民的生活实践为活力源泉、以人民共享的使命自觉为价值指向,推进文化观不断深化发展;从创新逻辑看,各时期各阶段的时代主题、历史方位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推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