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2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

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4月会诊的1例胃肠道PEComa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为51岁女性,因腹痛就诊,肠镜活组织检查提示肿瘤性病变,考虑为恶性,未能明确肿瘤分型,行直肠肿瘤根治手术。术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HMB45、SMA强阳性表达,Melan-A、Desmin局灶阳性表达,TFE3、CK、CK20、S-100、CD117、Dog-1、CD34、Vimentin、SOX-10阴性表达,Ki-67指数为10%。

结论

胃肠道PEComa比较少见,病理形态学具有特征性,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切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行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贝伐珠单抗+HIPEC组(38例)及常规腹腔内注射化疗组(58例)。两组均联合替吉奥口服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客
食管癌是全世界范围内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又以食管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其分子靶向治疗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而被发现参与各种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很有可能成为有效防治肿瘤进展的潜在靶点。文章对近年来相关lnc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发展使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基于分子病理学的结直肠癌分子分型已被广泛认可,BRAF、HER2、MET、PIK3CA、MEK、BRAC1、BRAC2等少见及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就具有特殊驱动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在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婚育因素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女性原发性ESCC患者110例。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ESCC组织中ERα、ERβ蛋白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ERα、ERβ表达与患者婚育因素(经期状态、初潮年龄、初次生育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就诊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安罗替尼组(安罗替尼12 mg)和安慰剂组,用药均为1次/d,连用2周,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总生存时间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安替罗尼组缓解率高于安慰剂组[61.6%(37/60)比5.0%(1/20)],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肝癌细胞自噬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的BEL-7402细胞)、多柔比星组、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以及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
目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疼痛更少,恢复更早,肿瘤学结局也相仿。然而传统腹腔镜手术戳孔数量多,而且需要额外的切口取出标本,有潜在增加患者并发症和削弱微创效果的可能。近年来,单孔腹腔镜技术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以期补充传统多孔腹腔镜技术的不足,然而任何新技术的提出都会有争议出现,文章对单孔腹腔镜技术近年来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
十二指肠癌是较为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上诊断困难,容易被误诊、漏诊。十二指肠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大部分患者初诊时就已经发生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极差。近年来研究指出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改善十二指肠癌患者的预后。现对十二指肠癌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指导临床诊疗和研发新的治疗方案有所帮助。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对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肺内分流率(Qs/Qt)、炎性因子和Claudin-4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3月至8月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Dex组(观察组)和0.9% NaCl注射液组(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注Dex,先以1.0 μg/kg的负荷剂量(10 m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间EZH2 mRNA水平差异;根据EZH2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5.59),将368例患者分为高表达组(184例)和低表达组(184例),Kaplan-Meier法分析EZH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OS)的关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