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遗嘱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l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上午,李雪成外出办事,忽然看到父亲李青申从遗嘱登记中心出来,见父亲没有发现自己,便躲到一边。
  父亲是社区调解组的成员,难道为调解的事来了解情况?想想又不对,取证起码要两个人,他怎么独自一人呢?
  这下,李雪成心里不踏实了。见父亲走远了,李雪成进了遗嘱登记中心。问门卫,刚才这位老人是来干什么的。门卫说,现在五十八岁以上的老人立遗嘱可以免费办理,到这里来的老人,当然是来立遗嘱啊。
  悄悄立遗嘱的,其中不少人都是对自己的遗产作偏向性分配,在儿女不知道的情况下,暗暗把财产处理好。李雪成知道,市区中心那套九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在父亲名下,自己虽然和他分开生活,可父母只有他一个独生子,也没有什么私生子和直系亲属,母亲前年去世了,按说父亲的财产完全可以由他单独继承。可父亲避开他立遗嘱,莫非有什么变故?
  李雪成想到,既然父亲不想让自己知道,去问反而会弄巧成拙。
  正好有位在公证处工作的老同学,常常和遗嘱登记中心打交道,于是李雪成就想让老同学托关系,把那份遗嘱用手机拍摄下来。下班后,他打电话约那位同学一起吃饭,席间,把自己的心事说了出来。同学说,立遗嘱不需要告诉任何人,包括继承人在内,都无权在立遗嘱人还在世的情况下,去遗嘱中心查看遗嘱,否则就是违法。因此,这个忙帮不上。
  保密性这么强,怪不得父亲要到遗嘱中心去立了。李雪成感觉到,这遗嘱很可能对自己不利。从此他开始关注起父亲的一举一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父亲变了,以前,父亲喜欢窝在家里,可这些天,不但晚饭后就出门,还经常去外地旅游。
  难道七十多岁的父亲黄昏恋了?父亲找老伴,儿子不好反对,但大多数老人再婚时会签好协议,定好婚前财产归何人所有。看来,父亲立遗嘱,可能是要把房子遗赠给其他人。
  父親晚上爱跳广场舞,李雪成就悄悄跟在后面,看看他到底和谁在一起。
  可到了广场一看,跳舞的人太多了,又不好钻到人群中间去寻找。去了几次后,他只得作罢。
  这天,父亲旅游回来,带回来一张碟片,说是旅游团特意为游客全程跟踪拍摄的。李雪成猛然想到,碟片里可能找得到蛛丝马迹,便和父亲说,想看看他的旅游录像。
  儿子对自己的生活感兴趣,做父亲的自然开心,于是就把碟片交给了李雪成。回到家,李雪成像警察在监控中寻找犯罪嫌疑人那样,眼睛牢牢盯住屏幕,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一连数遍,他终于看出了苗头,父亲和一位大约六十五六岁的女人特别亲近。李雪成把那女人的照片下载到手机里,暗暗做了调查。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那女人和父亲同住一个社区,一年前,她丈夫患病去世了,儿女在外地工作,她也是一个人过日子。
  看来,他们是在谈恋爱了。黄昏恋事小,最可怕的是父亲被她迷了心窍,把她作为房产继承人。现在最要紧的是弄清遗嘱的内容,如果对自己不利,要赶紧想对策,要求父亲修改遗嘱内容,若是等到老父亲去世,那就黄花菜都凉了。
  自从父亲立下遗嘱后,李雪成脑子里总在想这件事,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夜里睡不好觉,白天就没有精神,记忆力明显减退,刚做完的事,过一会儿就忘记了。为这,领导都批评他好几回了。
  这天晚上,李雪成来到父亲家,说是妻子到外地出差,儿子由丈母娘领走了,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闲得慌,不如到父亲这里来住几天。儿子来做伴,李青申是赶海龙王下海,巴不得呢,立即答应了。
  其实,这是李雪成想出来的计谋。他晓得,父亲做事认真,凡是文字类的东西都要留底,遗嘱应该也有备份留在家里,也许和其他贵重物品放在一起。这几天,父亲该到银行取退休金了,只要弄清放钞票的地方,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遗嘱的备份。
  每当父亲进了自己的卧室,李雪成就悄悄透过门缝盯着。直到第三天晚上,他终于看出了端倪。李青申关好卧室房门后,在立橱旁边摆了两张方凳,再在上面放一张凳子,爬上去后,打开顶橱,从存放的被褥中拿出一只小箱子,打开锁后把下午从银行取来的退休金放了进去,又把小箱子锁好放回老地方。
  看来这小箱子就是放贵重东西的,遗嘱备份也一定在里面,李雪成心里有数了。他会开锁,对付这样的小锁,还不是小菜一碟。
  星期六,省滑稽剧团来本地演出。李雪成晓得,父亲最喜欢看滑稽戏,就特意去买票,想不到票卖完了。正巧,有人在转卖多余的票,他就买了一张。拿到票,他连忙回家,接上父亲来到剧院,看父亲进去后,才放心地往回转。
  看完戏再回到家里,起码得三个小时,李雪成就利用这段时间找遗嘱备份。回家后,他利落地进入父亲的卧室,用两张方凳上下叠起来,爬了上去,从顶橱中找出那只小箱子。刚刚捧在手里,他就听到了开门声。
  不好,父亲回来了!是的,来的正是李青申。李雪成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从别人手里买来的票,是明天这个时候的,李青申在验票时才知道,只好回来了。
  父亲突然回来,李雪成慌了神,身子不由自主地晃起来。父亲是两张凳子叠一张,他是两张大小相等的方凳相叠,结果凳子一倒,李雪成跌了下来,重重地摔在楼板上。
  听到房间里这么大的响动,李青申以为家里进贼了,随手抄起一张凳子,跑到房门口,往里一看,竟是儿子,那只小箱子也掉在了地上。难道儿子把自己支走,为的是偷钱?李青申怒不可遏,站在房门口气得喘着粗气。
  事到如今,李雪成也不能再隐瞒了,只得说了实话。
  李青申没好气地说:“这些天看你神经兮兮的,我就猜,可能有不可告人的事情,原来是为了遗嘱。要看遗嘱,你直说好了,弄得做贼似的。”说着,他走到床边,拉开床头柜的抽屉,随手拿出遗嘱备份,扔到李雪成面前。
  李雪成顾不得疼痛,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得明明白白,房子及一切财产归儿子李雪成所有。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看儿子疑惑不解的样子,李青申把他扶起来说:“那天,社区请遗嘱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做讲座,宣传政策,在座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活得好好的,干吗要弄那个东西。他们观念陈旧,认为立遗嘱意味着交代后事,不吉利。社区三四百名老人,几乎都保持沉默。”
  李青申停了下,接着说:“我立遗嘱没有其他目的。我在做调解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的事,为分割遗产,兄弟姐妹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反目为仇,这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其实,只要父母在生前立一份遗嘱,这些矛盾完全可以避免。我劝说老人们,有人反问我为什么不立。所以,我就带了个头。这一带头效果不小,社区里不少老人都去立了。”
  李雪成感到十分羞愧,自从父亲立遗嘱后,自己捕风捉影,疑神疑鬼,甚至走火入魔。自己是个年轻人,观念怎么落在了父亲的后面呢?
  李雪成的脚一阵一阵地疼痛,他忍不住“哎哟”一声。李青申弯腰一看,李雪成的右脚踝又红又肿,弄不好骨头碎了,连忙搀扶起儿子下楼去医院,说到底还是父子情深啊。
其他文献
去年,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评为“中国好故事作家”。在好多人眼里,故事要比纯文学低一个档次,我不想拿故事去跟纯文学比较,我只想讲讲故事的社会作用,大家都知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和者甚众”。我们故事作家就是为大众创作的,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故事,通过故事宣扬社会正能量,因为读者众多,所以涵盖面广,影响力大,比起单纯说教来,其作用不言而喻。繁荣故事创作是我们每一个故事作家的责任
期刊
杨意是民政局优抚科科长,这天接到高中同学大罗的电话,说周六在新世纪大酒店举办一个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让他务必参加。  杨意嘴上答应,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婆上次的同学聚会:那也是她纪念毕业二十年的聚会,回来没几天就听说出事了,两个同学借酒去开了房,谁知让男方老婆发现了,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好端端的两个家庭以离婚收场。于是,杨意就把同学聚会的事跟老婆说了,没想到话刚出口便遭到强烈反对,说啥也不同意他去
期刊
西山上的感应寺不算大,又比较破旧,但因为历史悠久、庙宇古朴,香火还算旺盛。  这天香客们又来进香,在山脚下发现有两个年轻人,他们穿着一样的马夹,像是志愿者,面前放着一个箱子,箱子上三个大字:募捐箱。箱子旁还斜放着一张大大的照片,照片上一个大眼睛小女孩躺在病床上,灿烂地笑着,可是头发没了。见香客走近,两个年轻人迎上前彬彬有礼地说道:“各位叔叔阿姨,打扰了,请为这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献上一份爱心吧,钱不
期刊
甘心,本名甘桂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  这是一个神奇医术的故事。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医学,虽几经磨难,依然拥有勃勃生机。它植根于基层,取信于民众,不仅在中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正在日益走向世界。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
期刊
林海涛都两三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终于如愿以偿,别提多兴奋了。他想爸妈,想老家过年时的热闹劲儿和浓浓的人情味。  腊月二十八的上午,海涛正和父亲高高兴兴地聊着,院门口响起说笑声,几位邻居个个手上拿着红纸从门口经过。  海涛一看就明白了,他们这是请人写春联去了。小时候自个儿也曾跟着爸爸请村里会写毛笔字的人写春联。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乡亲们还是喜欢手写的春联,这也是乡村年文化的传统之一吧?  海涛问
期刊
写这个故事的缘起,来自于一段小小的报道,即“一天党员”。看完后我掩卷沉思,是什么精神力量讓只有十五岁的“红小鬼”虚报年龄入党,去背那危险的炸药包?是对党发自内心的尊崇,是对家园无限的热爱。这件事触动了我,决心要找个机会写出来。  后来,我看到新闻里说,有些非法社会组织,打着各种旗号,上忽悠企业,下祸害百姓,有的甚至引起民愤。这两件事,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不知那些靠“头衔”占尽便宜的人,当知道“一天党
期刊
在花溪县城的一条小巷子口,刘婆婆经营着一家小超市。这天,小超市里没有顾客,刘婆婆来到超市门口晒太阳,远远看见一个穿花格子衬衫的大男孩,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边走边不住地向巷子这边张望。  “卖河鱼喽,新鲜的河鱼。”大男孩的吆喝声并不大,略带嘶哑的声音很刺耳,刘婆婆听得清清楚楚。  刘婆婆望着大男孩,大男孩也看见了刘婆婆,紧走几步把自行车推到刘婆婆面前,开口说:“婆婆,我这里有几斤蛤蟆河的鱼,是早晨
期刊
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到处溜达。有一年,他扮作算卦先生,来到山东青州一带游历,遇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人,演绎出了一段千古佳话。  这天,眼看天色已晚,乾隆就投宿在青州乾坤集的客店里。正值盛夏,他也像其他住店客商一样,躺在通铺的芦席上睡觉。  当晚住店客人不多,先是只有乾隆一人,他觉得挺无聊。躺下不久,又进来一个进京赶考的举子与他相邻而卧。俩人黑灯瞎火地闲聊,乾隆得知举子名叫刘国耀,山东诸城人氏。两人
期刊
朝廷拨放的赈灾、修河银子终于到了,平棘县的方知县却无半分欢喜,因为,拨放的银两比他预想的少了一半,修河与赈灾不能兼顾。  正一筹莫展时,城南丁村的丁秀才求见。方知县大喜,急忙起身相迎。丁家家境殷实,富甲一方,如果他肯捐献银两,平棘一定会渡过难关。  于是,方知县把赈灾、修河难两全的问题和盘托出,未了,恳求丁秀才慷慨解囊。  “不当紧,不当紧。”丁秀才笑着说,“知县大人只管悉数下发赈灾银,修河只要请
期刊
随着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爆红,诗仙李白也凭借着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作,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最佳词作人”。李白的代表作很多,有首《短歌行》虽然说的是感怀生命短暂,却带有李白独有的浪漫乐观的情怀,其中有句“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化用《楚辞远游》“维六龙于扶桑”句意,让人读起来甚感荡气回肠。  这里的“扶桑”,说的既不是扶桑花,也不是代指日本的扶桑国,而是扶桑树。《山海经》中,有两处记载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