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对于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相关知识点,同时还得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课改中提出要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便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初中英语教师也不例外。怎样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变成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不过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旧应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地位被动,教学效率很不理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自然更加无从提及。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不过我们依旧不能忽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不足,兴趣缺失。大家都知道,缺乏兴趣的被动阅读很难达成理想的效果。不过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都应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且在课堂上也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也很难得到提升;二是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目前,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旧应用教师先读,学生跟读的方式,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极为不利。虽然部分教师偶尔会应用信息技术,不过在教学方案制定上却没能很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将自身的想法融入课件中,没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三是阅读内容单一,与实际相脱节。部分教师在阅读内容选择上,基本围绕着考点这一核心,旨在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相对忽视,导致英语阅读课只注重形式,缺乏实质,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一)有效阅读题材,加深文本理解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有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在阅读材料选择过程中,则应该充分考虑具体情况,挑选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内容,必须得注意的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控好文本难易程度。如果过难,那将会导致学生很难理解,进而逐渐失去英语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严格筛选与审核的,有着很强的可读性,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思考,以便更好锻炼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在具体阅读教学中,因为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尚处于刚入门阶段,教师应该教授学生相关的阅读措施,在带领学生阅读中,还得引导他们深入分析阅读材料,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合理推断等,以便实现对文本的透彻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变成他们学习的合作者与引导者。例如在“I’m more out going than my sister.”这一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这样不仅能推动教学效率更进一步,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分析理解。
  (二)抓住有效信息,升华学生文化与情感
  文本阅读的关键所在便是抓住有效信息,核心则是教师的选材。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适应学生的阅读,并且从中挖掘有内涵的阅读材料,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文章内涵感受英语文化。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学生更易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意图,之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将自身想法充分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关注学生,捕捉他们演讲中的亮点,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很好推动学生思辨的形成,而且还能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例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课程知识教学过程中,材料的选题和学生的生活相贴近,所以能够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在这一课程中,蕴含了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熏陶,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合理应用分层教学
  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導致初中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如果教师一味应用统一式教学法,那必定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阻碍到学生英语学习。为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分层教学十分有必要。在具体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心里特征以及学习需求等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与内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过要想更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最为首要的任务便是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层次,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在阅读基础上进行生化;对于阅读水平中等的学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合理引导,督促他们多练习;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耐心,侧重点放在兴趣培养和基础夯实上。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也应该加强重视这一点,提出层次性的问题,以便照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使得他们都有思考分析和参与的机会,长此以往,必定能推动班级学生共同进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达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正视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应用综合水平的提升,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年玉峰.刍议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学周刊,2020(06):112.
  [2]王海荣.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析[J].华夏教师,2019(30):18.
  [3]张万海.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17.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除了要提升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应该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需要语文教师给予高度的关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写”已经成为学生的明显短板,所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八年级的学生往往在这阶段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严重。这种两极分化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也关系到他们将来的
理想的高质量教学课堂应该允许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共存,营造情思共融的良好教学环境,情思共融理想课堂是智慧与情感巧妙融合的独特“课场”.而作为小学高年级学习阶段的重要
初、高中知识的过渡阶段很重要,化学学科也是如此。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高中则是侧重于各种化学规律、定理的理解和运用。由于知识的扩展和加深使得学习难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跳脱出来,使教学活动出现新的生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而打造高效高质的教学课堂。而目前,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的有效性变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数
2011年版的英语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注重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在思考问题时,思维主体对客观事物作出敏锐的反映。这样的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写作者自身训练与经验积累习得。在语文写作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规定写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课程也会相应的增加,为此高中阶段不仅是需要学生掌握各科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在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部分学生没有做好初中向高中的过渡,没有很好地掌握学习方
论述了GK型自动测色配色仪测色软件包的主要算法设计、主程序和部分子程序的功能及流程,并简要说明了该软件的调用方法. The main algorithm design, the main program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