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认识与反思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343243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点,以及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和各具特点的教学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重1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也初步提出了一些适合国情的高职教学模式。为了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外典型的高职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和创新研究,对于深化高职教学改革,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内高职教学模式
  从文献资料和有关报道来看,国内探索的高职教学模式大概有:“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产教结合模式”以及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等。在这些模式中,我们认为“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简称:五阶段职教模式)较为科学、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下面主要对该模式进行介绍。
  “五阶段职教模式”是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学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阶段,做了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高职教学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分为五个基本阶段,具有周期循环提高的特点,我们称之为“五阶段周期循环职教模式”。
  “五阶段模式”的内涵:
  第一阶段:市场调查分析阶段。此阶段的工作分为两项: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人才市场需求,正确作出专业设置的决定;二是专业开办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人才需求,决定培养方式、学制等,并进行经济分析,决定是否开设此专业。
  第二阶段:职业分析阶段。经过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了开设的专业,就需要研究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各个专业从现场聘请优秀第一线人员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某职业和岗位所需的能力领域(Area of competencies)和技能(skills),并最终形成一份职业能力图表。
  第三阶段:教学环境开发阶段。由教学环境开发专家\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教学环境开发小组。(1)开发教学软环境。①技能分析,对职业能力图表中的全部技能进行分析,列出每一个技能的全部操作步骤与活动内容: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工作态度;考核评价标准;用到的设备、工具、材料与人员及安全须知。②技能组合分析,通过技能分析将相近的便于一起教学的技能组合在一起,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并形成课程体系。③教学进程计划开发,按教学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将各个课程和技能按学期排列。④技能整合学习指导书的开发,为了使相关的一组技能形成能力,针对这一组技能开发一份学习指导书。(2)开发教学硬环境。包括①教室的设计;②实训、实验场所的设计;③资料室的设计;④实习基地的建立。
  第四阶段: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入学水平测试。②制定学习计划。③实施学习计划。④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增设市场、教学开发与评估和学生就业咨询等部门;②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③教学设施设备和工具等要存取使用方便,便于指导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④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阶段:教学评价与改进。教学评价是职教模式周期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培训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的评价等。
  二、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一)课程观的创新。
  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问题课程论、个性课程论等各种课程观,都有其特长和一定的适用条件,实践中也不是单一的课程观的使用,高职的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更应朝着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因此,吸取各种课程观的长处,形成一种“多元整合”课程观,可能是适应多元、多变的现代化和高技术时代的一种上策。
  (二)课程结构的创新。
  课程结构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体现在课程计划方案中的专业定向结构,它反映了在一定的学制年限内,学生所面对的专业范围的变化和专业方向的选择;第二层次是指课程中不同性质(常以文件、技术基础和专业课为区分方式)和不同教学内容要素(通常以知识、技能、态度和能力、个性为区分方式)的各科目在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空间维度)的排列组合结构;第三层次是指一门或若干门相关课程中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某种方式和准则的编排结构(如•广域课程”或“综合课程”中的内容结构)。高职课程结构应努力实现综合化和模块化。高技术要求学生能够跨学科地掌握宽广的知识面,而单学科的课程结构,不仅因门类多而加剧时数的膨胀而挤占实践教学的时间,更会造成不必要的“过度学习”的浪费,而且还割断了学科之间的联系,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造成“学而无用”。将相关学科适当综合化,既发挥了学科课程的特长,又能克服原有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的“刚性”结构的弊端,符合高技术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模块化也可实现课程结构的柔性化,使多功能地、高效地、更灵活地适应高技术发展多种要求,也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创新。
  1.在知识领域。首先,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关系。那种认为“高职只需强化理论知识”的观点是不确切的。必须在知识的价值取向上将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并重。高职教育中应防止轻视经验知识的绝对价值;当然,也不能产生相反的倾向。第二,在知识的选择上,要适当加强基础知识。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适当加强文化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理论的与经验的)是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的适应性。第三,要加快知识更新。第四,要扩大知识面。
  2.在技能领域。由于社会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类教育对技能都有新的要求,只是在性质和水平上不一致。技能不只有水平(熟练程度)的差别,还有类别的区分,因而,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各类技能的价值是不同的。技能可分为:再造性技能(应用程序或算法:对一个已知的“问题”类型应用某种已知的程序或算法。如减法、造句。);创造性技能(应用理论和策略:解决•新问题”、“发现”一种新程序,如证明定理、写作等。);动作技能(身体动作与感知等:感知动作技能、重复性或自动化的动作,如打字、跑步。);智力技能(决策、问题解决等:“策略”技能或“计划”技能,如文件页面设计、踢足球)。
  (四)其他方面的创新
  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除重点考虑以上几方面外,还应注意以下内容:(1)高职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2)教学模式中应注意优化专业设置;(3)整个教学模式的教学软、硬环境要有利于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1.
  [2]谭移民、钱景舫.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U]。职业技术教育,2001,31
  [3]邓泽民、陈庆合、郭化林.十年磨一剑[J].职教论坛,2002,5
其他文献
5月22日至24日,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省人大工作研究会原名誉会长孟富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人大工作研究会原名誉副会长吴天栋、陈瑞鼎等一行赴亳州市参观扶贫脱贫工
期刊
期刊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对如何改进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教学提出基本对策,包括对现行教学大纲作必要修订、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革新及加强学生跨文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人大监督助推精准扶贫rn为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近年来,怀远县人大常委会在精准脱贫监督上持续用力,先后针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情况、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情况和产业扶贫工
期刊
期刊
目次一、价格管制二、市场三、国有化四、简短的结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在近年来随着成品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受到社会公众乃至学界的诸多质疑。成品油在位运营商的市场支配
摘 要: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论从教材内容、教学思路,还是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本文作者引导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从设计文本的角度思考:明确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从物理教学的角度思考: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主体的原则、科学探究的原则、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原则、系统思维的原则。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