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者授权艺术,是指领导者根据工作需要,将自己所拥有的一部分权力委托给下属去行使,使下属在一定的约束机制下能有相当的自主权,大胆独立地开展好工作。授权艺术是领导艺术的内涵之一。笔者以为,中国30多年的改革实践概括地讲,主要做了三个方面事情:一是进行了权力的再分配,二是进行了利益的再调整,三是进行了资源的再组合。中国的社会正在从集权走向分权。各级政府不断地在简政放权,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旨在给地方、给企业、给基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人权、事权、财权上有更大的自主性。这就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地用权、授权。授权要授之有度,授权要授之有方。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授权艺术的研修,要努力攻克“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历史顽症。
领导者为什么要授权?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凸显三大特征:一是学科交叉,二是知识融合,三是技术集成。这三个时代特征揭示出一个浅显的道理:个人的作用在下降,群体的作用在上升。由现代社会的三大特征进而又派生出现代管理的三个特征:一是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层次越来越少,管理跨度越来越大,领导者越来越感到鞭长莫及,必须适度授权;二是管理内容复杂化,现代管理的内涵较传统管理已经截然不同、大相径庭了,很多内容传统管理从未涉及过,现在都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例如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网络管理、心理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管理等等,迫使领导者不得不合理分工;三是管理分工精细化,流程管理、环节控制正在得到广泛的推崇。在联系日益紧密、分工日益细化的当代社会里,即便领导者有三头六臂,也无法事必躬亲、包揽一切,英雄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现代领导者必须研究授权问题,必须学会合理分权和适度授权,必须重视发挥团队的作用。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必须懂得:权力的应用在于让他人拥有权力。领导者授权有原则、有方法、有程序,授权不当比不授权给组织造成的危害会严重得多。
领导授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一是直接授权。授权活动通常应该在具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主体之间进行,即直接上级给直接下属授权,一般情况下不能越级授权,这是管理的重要规则之一。二是公开授权。授权活动通常应该当众进行,不宜私下授权,这也是政务公开的必然要求。公开授权不仅有利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而且有利于接受授权人日后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协调。三是适度授权。授权的程度通常应该因人因单位而异,要依据授权方和接受授权方的具体情况确定授权程度大小。四是权责相等。权力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时候都必须相互匹配。天底下从来就没有不负责任的权力,也从来没有不给权力的责任。有多大的权力就要负多大的责任。负多大的责任就应该赋予多大的权力。五是权能匹配。在授权之前,必须充分考虑接受授权方的能力素养,对能力强素养好的下属可以授予更多更大的权力。反之亦然。
领导授权的程序是什么?第一,确定授权范围。明确哪些权力可以授,哪些权力不可以授,可以授的权力授到什么程度为宜,等等。领导者授权是有禁区的,例如组织发展规划的批准权、重大人事任免权、重要法规制度决定权、机构设置与变更权等事关全局事关整体的决策权,通常不得列入授权范围。第二,分析下属才能。对拟接受授权的人能力素养需要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为适度授权奠定基础。第三,征询下属意见。授权活动是双向的,授权方不能仅凭自己单方面的意愿,还必须充分考虑接受授权方的意愿,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协商,促使双方的意见相统一。第四,签署授权文书。为了保证授权活动的严肃性,领导者通常应以手谕、备忘录、授权书、委托书等形式,给下属授权,这样会显得郑重、严肃和神圣。第五,给予必要训练。为了使授权活动能得到如期效果,在授权之后应对接受授权者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正确行使权力的能力。第六,实施公开授权。当众实施,接受监督。第七,容忍合理错误。对接受授权者不能求全责备,容忍他们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出现的合理性错误。第八,充分相信支持。权力一旦授出,授权方对接受授权方就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用放权放手放心换来尽心尽职尽责。第九,适时考察追踪。对接受授权方行使权力的情况要适时进行跟踪考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以规避滥用权力带来的风险。
领导者授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领导干部在授权问题上,应该特别注意四个问题:一是不敢授权。大权把着,小权搂着,是权都不放,担心一旦授了权自己就无法驾驭,会成为傀儡,失去掌控力,这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是底气不足的表现。二是授权不到位。为了应付差事,假装做出授权的样子,实际上真正的权力丝毫没有授出,只是授出个皮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总是心有余悸,过于担心下属能力不足,接受授权后不会很好地去行使,这是对属下缺乏信心。三是授权过了头。该放的放了,不该放的也放了,完全大撒手,放任自流,这是对事业缺乏责任心。四是只授权不管理。美国一位管理学家讲过:控制是授权管理的“维生素”,授权管理的本质就是控制。授权是必须控制的,不可控的授权就是弃权。领导者的诀窍就是给下属两件物品,第一件物品是糖块,代表激励机制,用以激励下属在权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另一件物品是绳子,代表约束机制,用以控制接受授权人的权力范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分配关云长驻守荆州,而关却大意丢失了荆州,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诸葛亮授权后缺乏有效的控制。因此,合理授权和有效调控,是领导者在授权问题上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抓手,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必须统筹兼顾。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吴德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后导师,长期从事人事人才管理实务和理论研究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人力资源管理全国理事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委党校、日本高千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委讲师团特约报告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学术成就:先后主持完成了30多项较大型科研课题(包括世界银行项目、国家级项目和部级项目等),其中有10项分获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参与了《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编纂工作,为主要撰稿人之一。著有《创新与人事人才》、《人才资源开发知识读本》、《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大学生成功就业十要》等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应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望周刊》、《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采访数十次。应全国各地邀请先后作学术报告数千场。2005年曾被亚太地区人力资源协会授予“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进程杰出人物奖”。2009年被中国人才研究会授予“30年人才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领导者为什么要授权?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凸显三大特征:一是学科交叉,二是知识融合,三是技术集成。这三个时代特征揭示出一个浅显的道理:个人的作用在下降,群体的作用在上升。由现代社会的三大特征进而又派生出现代管理的三个特征:一是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层次越来越少,管理跨度越来越大,领导者越来越感到鞭长莫及,必须适度授权;二是管理内容复杂化,现代管理的内涵较传统管理已经截然不同、大相径庭了,很多内容传统管理从未涉及过,现在都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例如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网络管理、心理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管理等等,迫使领导者不得不合理分工;三是管理分工精细化,流程管理、环节控制正在得到广泛的推崇。在联系日益紧密、分工日益细化的当代社会里,即便领导者有三头六臂,也无法事必躬亲、包揽一切,英雄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现代领导者必须研究授权问题,必须学会合理分权和适度授权,必须重视发挥团队的作用。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必须懂得:权力的应用在于让他人拥有权力。领导者授权有原则、有方法、有程序,授权不当比不授权给组织造成的危害会严重得多。
领导授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一是直接授权。授权活动通常应该在具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主体之间进行,即直接上级给直接下属授权,一般情况下不能越级授权,这是管理的重要规则之一。二是公开授权。授权活动通常应该当众进行,不宜私下授权,这也是政务公开的必然要求。公开授权不仅有利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而且有利于接受授权人日后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协调。三是适度授权。授权的程度通常应该因人因单位而异,要依据授权方和接受授权方的具体情况确定授权程度大小。四是权责相等。权力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时候都必须相互匹配。天底下从来就没有不负责任的权力,也从来没有不给权力的责任。有多大的权力就要负多大的责任。负多大的责任就应该赋予多大的权力。五是权能匹配。在授权之前,必须充分考虑接受授权方的能力素养,对能力强素养好的下属可以授予更多更大的权力。反之亦然。
领导授权的程序是什么?第一,确定授权范围。明确哪些权力可以授,哪些权力不可以授,可以授的权力授到什么程度为宜,等等。领导者授权是有禁区的,例如组织发展规划的批准权、重大人事任免权、重要法规制度决定权、机构设置与变更权等事关全局事关整体的决策权,通常不得列入授权范围。第二,分析下属才能。对拟接受授权的人能力素养需要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为适度授权奠定基础。第三,征询下属意见。授权活动是双向的,授权方不能仅凭自己单方面的意愿,还必须充分考虑接受授权方的意愿,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协商,促使双方的意见相统一。第四,签署授权文书。为了保证授权活动的严肃性,领导者通常应以手谕、备忘录、授权书、委托书等形式,给下属授权,这样会显得郑重、严肃和神圣。第五,给予必要训练。为了使授权活动能得到如期效果,在授权之后应对接受授权者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正确行使权力的能力。第六,实施公开授权。当众实施,接受监督。第七,容忍合理错误。对接受授权者不能求全责备,容忍他们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出现的合理性错误。第八,充分相信支持。权力一旦授出,授权方对接受授权方就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用放权放手放心换来尽心尽职尽责。第九,适时考察追踪。对接受授权方行使权力的情况要适时进行跟踪考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以规避滥用权力带来的风险。
领导者授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领导干部在授权问题上,应该特别注意四个问题:一是不敢授权。大权把着,小权搂着,是权都不放,担心一旦授了权自己就无法驾驭,会成为傀儡,失去掌控力,这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是底气不足的表现。二是授权不到位。为了应付差事,假装做出授权的样子,实际上真正的权力丝毫没有授出,只是授出个皮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总是心有余悸,过于担心下属能力不足,接受授权后不会很好地去行使,这是对属下缺乏信心。三是授权过了头。该放的放了,不该放的也放了,完全大撒手,放任自流,这是对事业缺乏责任心。四是只授权不管理。美国一位管理学家讲过:控制是授权管理的“维生素”,授权管理的本质就是控制。授权是必须控制的,不可控的授权就是弃权。领导者的诀窍就是给下属两件物品,第一件物品是糖块,代表激励机制,用以激励下属在权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另一件物品是绳子,代表约束机制,用以控制接受授权人的权力范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分配关云长驻守荆州,而关却大意丢失了荆州,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诸葛亮授权后缺乏有效的控制。因此,合理授权和有效调控,是领导者在授权问题上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抓手,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必须统筹兼顾。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吴德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后导师,长期从事人事人才管理实务和理论研究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人力资源管理全国理事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委党校、日本高千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委讲师团特约报告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学术成就:先后主持完成了30多项较大型科研课题(包括世界银行项目、国家级项目和部级项目等),其中有10项分获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参与了《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编纂工作,为主要撰稿人之一。著有《创新与人事人才》、《人才资源开发知识读本》、《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大学生成功就业十要》等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应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望周刊》、《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采访数十次。应全国各地邀请先后作学术报告数千场。2005年曾被亚太地区人力资源协会授予“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进程杰出人物奖”。2009年被中国人才研究会授予“30年人才学研究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