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语文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s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改革也在有序地进行,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我们语文老师们都有一定的了解和领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事情。课改是一条正在发挥巨大教学作用的教学革命性活动,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 改革 思考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不断提高我们现代化教育的水平,努力我们国家的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小学语文课作为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语文,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职责,其目标是系统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语文观点和行为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居于统领性地位,因为只有在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领下,才能培养出具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心强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一)学校教育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显现出来。长期以来,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还在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填鸭式”“满堂灌”,这样的教学,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学生渐渐厌倦了语文课,因此常出现语文课上做其他作业,看小说等现象。
  (二)教学资源和环境相对落后,学生们的基础也比较薄弱。由于条件的差异,很多农村地区,经济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学生没钱购买课外阅读书籍,即使稍微条件好一点的学校,有了图书室,里面也仅有几本书,还是其他单位捐赠的,大多都不适合学生阅读。因此,教师只能靠学校订的教学参考书,学生就只有一本语文课本。
  这样下来,就导致学生的阅读材料滞后,阅读面很狭窄,学生对语文知识缺乏理解,对语文课失去兴趣。有一次语文课上,我对我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搞一次问卷调查,要求他们把所看过的课外书籍列出来。结果,大部分人没看过课外书籍,极少数也只是阅读过故事会和小人书,更别谈四大名著。同时,我国的小学教育还存在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严重现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教育水平十分落后,亟待我们教育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学不发达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业,有的连小学都毕业了汉语拼音都学不好。
  二、为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大力转变教学中传统方式,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
  认真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理论。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并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教学实际之中,增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觉性。
  研究性课程是近年来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新颖的课程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具有研究素质的教师,即研究型教师。语文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顺应时代教学潮流,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
  小学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在满足于是什么,而要深究为什么了,因而小学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布惑巧设学习障碍,干扰学生,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下,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尝试在小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
  (三)注重对学生们进行基础教学,让他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稳步前行
  众所周知,目前语文考试以能力立意为主,试卷上的语言材料除文言文以外,均选自课外。于是有人认为这可以不教,那可以不学。譬如语法、修辞、字、词、句的常识,文体知识等,有些教师以淡化为名,置之不顾。甚至有些课文的教学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种现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空中楼阁”。殊不知,树高必然根深,厚积方能薄发。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课应该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的养成为依归的课。”
  (四)教师应该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
  语文课只有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用学生易懂爱听的语言,整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上语文课,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息息相关,对促进自身全面成才具有推动作用。
  小学课改的持续进行,要求我们语文在教学中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向学生们说教,让他们能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历史是向前迈进的,我们的小学教育也正在大步向前迈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是我们把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做好的客观要求。在语文课改中,我们既要从我们的教学大环境出发来发现问题,又要注重从学生们的实际去解决问题,让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课改的好处。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自始至终围绕“读”做文章,只有多读才能使学生充分地接触语言材料,进而达到吸收和
1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发布《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从抽检类型、机构资质、经费保障、抽检依据的标准等各个方面,
引言阿魏酸(ferulic acid,简称FA)有两种异构体:顺式阿魏酸和反式阿魏酸,顺式阿魏酸为黄色油状物质,反式阿魏酸为白色至微黄色斜方晶体^[1-2]引,一般指反式体。分子式为CH3OC5(OH)CH-C
应用电导法考察了溶剂极性和溶液离子强度对胶质液泡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胶质液泡的稳定性模型。测量得到的电导率值k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出现a、b和c三个明显不同的区域。
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总结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为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
水缸、酒窖、晾堂……日前,一个个印证昔日酿酒场景的遗迹,在酱香弥漫的贵州茅台镇向阳村重见天日。
读是语文教学常用而重要的方法,也是主体自身的语言实践活动、主要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质疑、领悟,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在读中感知  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先把课文读流利、读正确,知道课文讲什么,把握课文的主线条,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二、在读中质
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造性的使用图书馆.使图书馆资源与语文教学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问题。
以结构简单、光能利用率高的复合抛物面采光板为采光元件,以采用溶胶一凝胶法负载在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纤维网上制得的高活性TiO2固定催化剂制作催化组件,自主设计
提出了一种纵流式换热器壳侧交错短杆支撑方式,并对光滑传热管束的交错短杆、短管、方形折流杆3种管间支承方式及波纹管束自支承、混合管束自支承方式,在流动与传热充分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