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j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物理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由物理学的特点决定的,更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品德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应该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俗话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比较大,每天都会接触很多知识,如果能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分配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物理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切身感受物理的神奇魅力。例如:在“讲述大气压力”的时候,可以通过做“会吃鸡蛋的瓶子”的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力的存在。准备一个熟鸡蛋、一个细口瓶(瓶口比鸡蛋略小)、纸片若干和火柴一盒。然后剥去熟鸡蛋的皮,将纸片撕成条状,点燃后扔到瓶子里,等火一熄灭,立即把鸡蛋放到瓶口。纸片刚烧过后,瓶子是热的,把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减小,瓶子外的大气压力比较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当同学们看到比瓶口大的鸡蛋竟然被瓶子吸进去了,个个睁大了眼睛,非常好奇。老师通过这个实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生动形象的讲解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力”的理解。
   通过物理实验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学习,自己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观察是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是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途径,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源泉,是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方法。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实验进行观察并对物理现象做一些记录。为了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实验数据,每个学生都必须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通过物理实验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更利于他们做出成绩。
   对于中学物理实验来说,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数据的测量上,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观察是感知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向导,通常在物理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不是利用单一理论就可以解释的,所以教师要启发学生往现象的核心处思考,找到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通过中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形成鲜明深刻的感知。当学生对实验现象有了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以后,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实验的各个阶段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其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能力。
   三、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实验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引出相关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验证物理规律,实验教学更应该使学生培养科学精神、体验科学探索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上创新能力,但有了创新意识并不一定拥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等同的。只有在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善于思考的意识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前我们做实验,只是机械的根据教科书上规定好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这种传统的实验模式仅仅是物理教学的附属物,它的目的只是为了配合教学内容做实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对实验失去新鲜感,内心产生抵触情绪,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四、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善于思考及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等,这些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的智育过程。我国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德”放在第一位,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德育往往隐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意识也不那么客观明了,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主动通过物理实验课加强对学生的品德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高清.浅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J].大学物理实验.2002(15).
   [2]薛金福.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2010(4).
   [3]郝来元.注重物理实验对学生品德的培养[J].昌潍师专学报.1999(18).
  
   (作者单位:贵州省金沙县二中)
其他文献
1rn在其他同学看来,柴小蔓又在倒头大睡了.rn不过这次还真不是,她睁着眼睛,教室里书本翻动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进她耳朵里.这个位置视野很好,歪着头可以看见外面阴霾的天空和
期刊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英雄服软不服硬,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微笑是天下最容易做到的事情。是啊,老师的微笑原本不必如此吝啬,可真正发自内心对学生微笑的老师又有多少。很多老师认为,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就得板起脸来,显出自己的威严,否则学生难管。于是,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相处中,总是不苟言笑,对学生动辄训斥、责骂和体罚。学生在老师面前噤若寒蝉,甚至到了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的地步。试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初中语文传统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状况: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导致学生把课文基础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而不知道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再加上学生平时的作业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参加实践的机会太少。这样几乎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近两年新课程、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课
摘 要:学生常常不知如何解题,本文总结了在解题过程可以用到的思考分析方法。  关键词:如何解题;审题;估计;反思  学生常常做了很多题却仍然成绩不好,做过的题还是不会做,不知道拿到一道题应该如何去思考,既然做题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解题呢?  下面就来说说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六步思考法,帮助学生明确如何解题。  一、审题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没有弄清楚问题就进行演算和作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教学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作为一门省级优秀课,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方便快捷,实时应用的特点,打
摘 要:德育教育是当前的重要命题,小学语文由于其汉语学习的便利性,可以很好地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本文探索了小学语文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种重要途径,以期对他人在教学中产生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导向对小学生以后的人生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小学语文课是小学生打基础的课程,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已经推向市场作为产业来经营.面对市政工程人多工程少的现象,就必须运用成本控制等科学的方法来向业主提供造价低、质量优、工程期短的
作为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工程力学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应用技术人才。
一rn小雨镇是个喜欢下雨的小镇.那雨,常常织成一张密密的网,挡住了孩子外出的脚步.孩子们觉得在家挺没意思的,便缠着大人讲故事.rn大人们忙着工作挣钱,给孩子讲故事时,都很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