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院级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管理与发展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zmf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高校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运行特点,论述了加强实验教学的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实践,探讨了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19-02
  一、教学实验中心成立的背景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工程实践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独立动手、独立思考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与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和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教学内容相互渗透,实验内容相互交叉。而实验课程单一、各专业实验室各自为政的现象限制了综合、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课的实验内容部分重复,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能体现课程间的相互衔接,使学生难以受到本专业系统、完整的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从而导致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的实验项目难以开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基于这些因素,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于2004年成立,并积极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组织、协调功能,在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实验中心对科研、教学工作的贡献
  材料学院设置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专业,各专业学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涉及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教学实验中心肩负着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主要为学校内部的科研和本科、研究生的教育服务。实验中心每年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可以为学院教师提供较深层次的分析测试。其中有大量国家、军工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大量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科研课题的测试工作。除此之外,实验中心还为本学院的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提供了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的观摩教学和上机操作机会,实验中心的部分老师还在学院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多名。此外,在做好测试服务工作的同时,教学实验中心不仅参与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课题的研究任务,还在相关领域及相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因此,无论是大型设备、测试服务、教学成果还是人员建设方面,教学实验中心都成为材料学院重要的组成力量,为材料学院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人员配备及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教育教学的资源,师资力量的壮大不仅体现于教学人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對于目前教学实验中心的技术人员来说,更应该提升他们的教师化水平。除了加强他们专业领域的进修和业务培训学习外,尤其要重视加强对其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使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师德意识,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教学过程呈现复杂性和多序性,教离不开辅,教辅相承,我们相信一支兼具专业化和教师化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完全有能力独立承担实验教学工作的。为此,教学实验中心将积极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将学科发展前沿的最新技术和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的内容中,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发出新的开放实验,让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到这些研究工作中来,使实验中心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建设得以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2,3]。教学实验中心本着“以人为本、育才服务”的教学及管理理念,注重加强师资队伍这一软件资源的专业化建设,不仅严格规范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其学科领域创建个人特色品牌,形成专业性强的、有“品牌经营”的规范化实验队伍。目前,通过公开招聘组成的实验技术队伍共13人,其中副高及以上学历人员10名,占7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9人,占69%。
  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影响测试服务水平的原因之一。纵观兄弟院校尤其是一些重点院校,许多操作或直接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人员都是学术水平很高的专家教授,正是他们的科研和学识水平高超,才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仪器设备的功能,并把技术传递或推广给周围的同事,形成一个技术和学术的团队。因此只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了,才能提高为别人服务的水平。
  教学实验中心比较注重对教工的业务素质培养,实验中心多次组织人员学习相关技术领域最先进的解决方案及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实验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大大调动了实验人员的积极性。教学实验中心每年资助1~3名老师参加与自己业务相关的学术会议,每年都组织教工参加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技能和新技术的讲座和报告会,拓宽教工老师们的视野,使他们了解境外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及时了解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始终保持对设备和技术发展的系统了解。
  四、教学实验中心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规范化管理
  随着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推进,实验中心变革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和评估约束机制,形成开放、有序、规范的管理体制,为落实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提高实验室效益提供了组织和管理保障[4,5]。
  首先,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注重仪器的使用率。目前,教学实验中心已开设了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测试分析必修课程,既可以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的设备条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实现学生实践上机或者近距离观摩教学。
  其次,教学实验中心注重在限定时间、空间、设备、内容全方位开放,提高测试工作的针对性和研究生的基本素质,使测试服务工作更及时,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实验中心还对一些有创意的开放性项目给予鼓励和资助,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更多师生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创意。   再次,教学实验中心制定管理措施,实行规范性管理。为了规范各项工作,教学实验中心已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技术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程,使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迈向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除此以外,教学实验中心还采用了落实岗位责任制,强调绩效考核,针对不同人员采用不同的考评办法,对运行经费进行总体调控,有效地提高经费利用率等,从而实现各方位全面管理的运行机制[6,7]。
  五、教学实验中心目前状况、实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及发展
  1.加强爱岗敬业教育,提高服务水平。教学实验中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实验室人员大部分时间从事基础性的工作及大型仪器的操作工作,实验室工作不被重视,工资、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等机会都比教师少,在这种政策导向下,实验室人员难免思想消极,“低人一等”的思想使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干多干少一个样,实验人员的主导作用未充分发挥,不利于实验室队伍的稳定和发展[8,9]。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其加强管理和爱岗敬业教育,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其中主要是对岗位责任考核、奖励机制、劳动纪律考核、服务态度评价等制度的完善。随着尖端设备的引进,对业务人员的思想和服务意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验人员不但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敬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其主要手段除加强日常学习外,还可以组织职工到一些管理规范、技术高超、信誉良好的认证单位或兄弟院校的类似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加强与各学院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2.实验中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工作的加强是测试服务水平提高的保障,在测试仪器得到改善以后,设备现状、服务对象、工作量、人员结构和岗位都将发生变化,因此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必须的。实验中心现有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劳动纪律管理、奖励机制、考核制度、经费管理制度、测试业务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可以说是比较完善的。今后会根据实验中心设备、人员、服务对象、测试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使教学实验中心在测试手段提高的同时能真正提高服务水平,即充分发挥人的关键因素,实现制度化管理,减少影响服务水平的人为因素。
  3.收费及合作问题。目前,北京的高等院校及研究所的测试工作都是收费的,花一点资金用在设备的运行和管理上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实现开放实验室的设想,从根本上实现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型仪器的作用,方便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
  为避免大型仪器重复设置的问题,加强院级及校外合作问题尤为重要。教学实验中心安排固定的时间对相关学院或校外单位开放,保证其有一定量的测试时间。这样不但能满足本学院的需要,而且同时又能满足其他学院或校外单位的测试使用,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最大效益。
  六、结束语
  总之,构建起完善的、先进的实验管理模式任重而道远。材料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运行时间不长,其管理模式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10,11],我们将针对出现的新问题作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逐步加以完善,以寻求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成真正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高层次实验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光提,李汝莘.发挥实验教学中心作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77-79.
  [2]赵文敏,胡华,周怡.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6,25(9):1117-l119.
  [3]郑曙明,何丽君,吴青.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37-138.
  [4]杨小弟,张英华.大学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104-105.
  [5]张婷.高校实验室的管理策略[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4):71-73.
  [6]张瑞琳,胡旭初.人体寄生虫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35-37.
  [7]王旭,张学斌.“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下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考试周刊,2011,33:197.
  [8]周铭东.教学实验中心管理机制和运转模式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4):53-55.
  [9]雷群芳,殷学锋.浙江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的改革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6):151-154.
  [10]张富春,李友广.实验室的体制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599-1601.
  [11]齐昕.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构建创新实践平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42-143.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资助项目“研究生课程建设”(CR2012-B-016)
  作者简介:梅燕(1967-),女,河北,材料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助理;杜玮,女,材料学院教务科长。
其他文献
<正>发布时间:2018年11月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银团贷款行业发展报告(2018)》。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研究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场地运行机制。通过分析上海市黄浦区体育场地供给现状以及公共体育场地服务需求的整体情况,发现场地
员工流动在今天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高校也不例外。但教师过度流动会给学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校的后续发展。本文从分析员工依存度入手,探析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提
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来研究多种生物基因功能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RNAi可以通过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 dsRNA)介导特异性降解靶基因的mRNA进行基因
无浆体病是牛的一种蜱媒传染病,病原体为立克次氏体目中的3种无浆体,临床上以发热、贫血、衰弱和黄疸为特征,较难诊断.现将1例母牛无浆体病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更加小巧的传送系统换向器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宝贵的地面空间制造和包装场所可能会通过传送带运送和分拣数以吨计的庞大货物,但是把产品导引到下一目的地的分拣器、换向器和止
期刊
论述高中生阅读英语小说的重要性。以海明威的小说A Day’s Wait为例,基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从解读文本意义,学习语言知识;解读作者态度,实现教育宗旨;善用思维导图,总结课堂教
腹痛是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常见症状。2006年我国调查7455例癌症病人的疼痛发病情况显示.消化系统肿瘤所致腹痛约占癌症疼痛的23%。在中、重度癌症疼痛病人中,消化系统肿瘤引起的
期刊
本文论述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改革之依存关系,强调课程结构调整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不断完善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永恒命题;回顾本系近年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