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过渡金属离子识别的研究

来源 :化学试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以水合肼、乙二胺、苯甲醛和水杨醛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4个双席夫碱衍生物,并以荧光光谱法研究化合物对过渡金属离子Cd^2+、Co^2+、Cu^2+Ni^2+的识别作用。实验表明,化合物与金属离子作用后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猝灭现象。4种化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猝灭常数在10^2~10^6数量级,其中N,N’-双(2-羟基亚苄基)乙二胺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猝灭常数达到10^5数量级以上,其与Cu^2+的猝灭常数最大,达到3.26×10^6L/mol,显示出一定的选择性。
其他文献
使用发射波长为395~400 nm的近紫外LED芯片来激发发射峰值波长分别在615,505和445 nm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建立三基色荧光粉混光理论模型,制作不同色温下高显色指数白光发光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生物样品中蓖麻毒素的双夹心ELISA方法并研究毒素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利用抗蓖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MAb)3D74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小鼠抗蓖麻毒素
在常数红利策略下考虑索赔时间间隔为指数分布与Erlang(2)分布混合时的风险模型,在此红利策略下,若保险公司的盈余在红利线以下时不支付红利,否则红利以等于保费率的常速率予
采用MP2/6-31++G**//B3LYP/6-31++G**方法研究了丝氨酸和甘氨酸水致质子迁移的相对难易,探讨了羟甲基取代效应。得到两个主要结论:1)羟甲基取代甘氨酸中的α-H后,其吸电子效
多部竞赛图或n部竞赛图是指一个完全n部无向图的定向图.2007年Volkmann证明了每个强连通的n部竞赛图(n≥3)至少存在一条弧它包含在从3到n的每个长度的圈中.在此基础上给出了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阿莫西林和多粘菌素E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 - MS/MS)分析方法.组织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同时用乙酸铅沉淀蛋白,经正己烷除脂后,
讨论一般混合线性模型中固定效应β、随机效应ξ(i=1,2,…,k)与另一随机向量δ的联合估计,得到了β、ξi(i=1,2,…,k)及δ的线性组合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推广了有关文献中的
在考虑强阻尼效应的情形下,建立了一类轴向载荷作用下的波动方程.研究一类具有强阻尼的非线性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的整体解的性态.以Sobolev空间的性质为工具,利用Faedo-Gal
以棒曲霉素为目标分子,5-羟甲基糠醛为干扰物,6-羟基烟酸为替代模板分子,通过对硅胶表面进行硅烷化并接枝后共聚,制备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借助红外检测和元素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进行的革命性创新,它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教学流程的颠覆,转变课堂与老师的角色,学生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