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火而生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防员与死神之火为伴,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职业。火情就是命令,一声令下立即出发,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展开救灾行动。他们选择了消防这条道路,就要把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近日,记者走近森林消防队员,看他们如何“向火而生”。
  历城区森林消防大队直属一中队成立于2002年9月,是历城区第一支专业森林防火队伍,主要肩负着柳埠林场3万多亩山林和西营镇的护林防火及整个历城区的火情支援扑救任务。40名消防队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防火期集中食宿、24小时待命。从森林法规到扑火常识,从不同火情的扑救方法到灭火机具的操作,每一名消防队员都必须熟练掌握。这支队伍成立以来共出警400余次,实施森林山火扑救230余次,避免可能发生的重大森林火灾100余次。
  这样的队伍,如今已经遍布山东各地。2019年12月,山东明确要求济南等13个森林防火重点市分别组建一支50至100人的市级森林消防大队,各森林防火重点县(市、区)分别组建一支不少于50人的县级森林消防中队,打造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提升森林火災和其它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救援作战能力。全省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保护林森安全提供着越来越专业的保障。
  春天,正因为他们的守护,变得更安全、更美丽!
  (编辑/王立群)
其他文献
在支援湖北黄冈的队伍中,有一位特殊的“勇士”,她就是来自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感控专家、感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孔立。孔立是援鄂医疗队感控专家,负责医疗队感控制度流程的制定、医护人员培训、感控督导等工作,虽然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很辛苦很累,但她却说:“做好医院感染控制,提前为队友们做好防护,让他们能在安全的环境内工作,是一名感控人员应该做的事情。”  医疗队到达黄冈后,孔立犹如一位严师,又像一位慈母,每天
期刊
临邑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科员  德州市临邑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科员王振国,是一名“90后”,疫情发生后,他每天负责疫情信息核对、汇总、上传下达。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自腊月二十九开始,王振国吃住都在办公室。  今年29岁的王振国,2016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公安民警。自临邑县公安局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立以来,王振国主动请缨到专班工作。  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工作量与日俱增,王振国每日汇总上报人员、车辆信息千
期刊
泰山『瞻魯台』,位于日观峰南。又名『爱身崖』『舍身崖』,题刻年代不祥。三面悬崖峭壁,下临万丈深渊。登临者可俯瞰齐鲁胜境(曲业芝/摄影)
期刊
王言森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面对困难,我们要敢为人先,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今年已经56岁的王言森是山东省立三院呼吸内科知名专家。抗击非典,阻击甲流,每逢“大敌当前”,这位“沙场老将”总是冲锋在前。  若有战,召必应!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王言森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向党支部写下请战书。他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医疗前线是战场,疫情面前我们是战士,
期刊
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此起彼伏的仪器报警声、冰冷的抢救设备、生命垂危的病患……这里是ICU,蒋进皎工作的地方。这里常常被人称为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在这里,生死常常只是一线之间。这里也是离生的希望最近的地方。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下,这里更成了“前线的最前线”。  46岁的蒋进皎,温婉大方,小小的身体里有着大大的力量,她治得了病人,带得了团队。从2001年山东省立医院ICU开始筹建时她就在这里工作,如今已
期刊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合写的《平郊建筑杂录》中的一段文字。诚如二位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每一座穿越时光而来的建筑,都是曾经过往时光的见证者。  流淌了千年的大运河,有城市因她而兴,有建筑因她而起,有太多东西因为她被写进了厚厚的历史里。但唯有留存下来的建筑,能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长河,触摸历史的痕迹。  百年前
期刊
中华民族是重视教育的民族。《礼记·字记》中言:王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术有序,国有字。从专注儿童启蒙教育到“以教学为先”“以教化为大务”,“美教化,移风俗”的观念在一代代人的坚守与付出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四十多年前,山东黄县(今龙口市)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前宋家村(后改名南山村)。村里有一群仅受过小学教育的年轻人,虽然他们看似与其他年轻人没多大区
期刊
运河沿线的城市与建筑布局,因其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呈现着不同的风格与面貌。延续到今天,展示给我们的便是不同的文化信息。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老建筑、老城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更好地去认识她,并加以开发和利用,成为运河保护的重要内容。  聊城、济宁、台儿庄,三座貌似相同的运河之城,却让我们看到了运河山东段截然不同的历史风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姜波就对运河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
期刊
没有体验过饥饿的年轻人,只能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来定义节约与浪费的社会价值。但是,他们的父辈,却对饥饿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与体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因为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带来的粮食短缺,让一代人,对粮食充满了尊重。而今天的我们,则能够从一个时代的记忆中,找到新时代的中国,弘扬节约精神、杜绝粮食浪费的理由。  今天的都市,进入粮食过剩的时代,粗粮、野菜,已经成为钟情养生的人们之心头所好。但
期刊
吴磊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致公党山东师大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十二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重彩画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致公书画院副院长。  2019年的冬天,很冷,给人感觉特别漫长;2020年的春天,来得很晚,而且来得特别的艰难。  岁末年首的交接中,一场肆虐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