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习得模型及二语词汇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簡要介绍了词汇内部结构的模型,词汇习得经过的阶段,指出了国内二语学习者词汇掌握不完全的原因,并提出二语词汇学习的策略问题。
  关键词:词汇习得模型;心理词汇重组
  
  Jiang(2000)的词汇习得模型的基础是Levelt(1989)的词汇内部结构模型。Levelt认为一个词条包括词目(lemma)和词位(lexeme)。其中词目包含语义和句法信息,词位包含形态及语音,拼写等信息。
  
  1 词汇习得模型
  
  Jiang的模型把词汇习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形式阶段(formal stage)。在这一阶段,词条中只包括形式信息(读音和拼写),很少有内容信息。也可能包括一个指示器,把注意力指向母语翻译对应词。指示器的作用在于把二语词汇与其母语对应词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第一阶段的二语词条中没有词目,或者说,词目结构是空的。
  二语词汇发展的第二阶段为母语词目中介阶段(L1 lemma mediation stage)。在这一阶段,二语词汇与其母语翻译词之间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些紧密的联系意味着在使用二语词汇时,二语词形及其母语对应词的词目信息同时激活。二语词形及其母语词目信息反复地同时激活,导致了二语词形及其母语对应词词目信息之间紧密、直接的联系。这一阶段被称作母语词目中介阶段,因为二语词的词目空间被母语翻译对应词的词目信息所占据。
  二语词汇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二语整合阶段(L2 integration stage)。在这一阶段,二语词汇语义的、句法的、词法的信息得到高度整合,并融入词条中。到这一阶段,二语中的词条与母语词条极为相似。
  Jiang(2000)指出,理论上说,每个词都能达到第三阶段,但实际上,通过大量的实验可以得出:很多词的发展停止在第二阶段上,即词条内部包含二语词形,母语翻译对应词的语义及句法信息。但是因为词汇习得过程是一个连续体,Jiang(2000)模型中的三阶段之间并无分明的界限,如果细分的话,每个阶段上还会有不同小阶段。在国内的张淑静等人的实验中,证明在达到二语整合阶段之前,存在这样一个阶段:二语词条内部包含的是二语句法,形态及读音和拼写信息,但语义信息是母语的。而这个阶段则是大部分中国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达到的阶段。正如Jiang(2000)指出的那样,词汇停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母语中介。而国内的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有了母语翻译,二语学习者就不求甚解,不再努力去建立各种二语语义关系。因此二语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避免母语的中介作用。
  
  2 二语心理词汇中语义联系缺乏
  
  虽然母语的词汇习得其实有很大的随意性,也就是说母语的词是一个一个地习得的,遇到什么学什么,而不是以语义场为单位习得。然而,有研究表明,母语词汇习得中有一个重组过程。Harris(1992)认为,词汇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30个词的习得:这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词汇爆炸,因词汇迅速增加而得名。第三阶段是知识的重组阶段,这一阶段从学龄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上大学前。词汇重组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把所学词汇按相关性归类,一方面词与概念之间的匹配复杂化。对母语者来说,词汇重组过程是自发的,无意识的。
  而对二语学习者而言,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存在这么一个过程。就词与概念之间的匹配而言,二语学习者问题不大,因为母语中已经历重组阶段。当然,二语概念与母语概念之间有不匹配或只有部分匹配的情况。汉语的词汇和英语的词汇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如果二语词汇知识的重组成功,则意味着二语学习者完全掌握了外语单词。但是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阻碍了这一点。
  现在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是根据生词表或词汇卡片学习新词。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学习者都要记住二语词及其母语翻译对等词。语言学家研究表明这种学习方法是有效的,通过这种方法,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词汇。这种方法快捷简单,对初学者尤其有效,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种方法鼓励使用母语,减少了二语接触。其次,该方法对短期目标可能会很有效,但从长远看,需要大量补救工作。有了母语翻译,学习者倾向于不再注意利用上下文线索获取词义,这就导致了不能在二语中建立词与词的联系,所拥有的只是二语-母语联系。这一点在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3 词汇教学策略
  
  因此就二语学习者而言,词汇知识的重组的意思就是:把已学词汇的汉语意思转化为二语解释。我们知道,初学者习得词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二语词汇+母语意思。然而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我们终有一天要把母语从二语学习中排除出去,否则母语中介会阻碍二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二语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词汇知识的重组,也要求我们在二语词汇教学中要有意的加入这一点。这点对我们词汇的教学有着指导意义。
  因此教授词汇时,要注意把独立的词置于语义场中,并指导学生按语义场将已学词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对词汇知识进行重组,以改善心理词汇的结构,使之更趋合理。
  在词汇学习上提高产出意识,总的思想是,学习者在遇到生词时,不应仅仅满足于理解和记忆,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于字典,尝试用该词造句。作为英语教师,应避免“土豆开花式”地讲解生词,即,遇到一个生词,扩展到与此有关的所有可能的意义。实践证明,在教师全面讲解该词后,并不能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二语心理词汇模型。老师应该尝试引导学生用英语解释英语单词,鼓励学生用生词造句,有不妥的地方,老师可以予以纠正。在词汇处理上采用的就是将理解和产出结合的方法,这样二语心理词汇的结果才会更合理,条理更清晰,词汇提取也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Channell, J.1988.Psycholinguist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study of L2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In R. Carter&M. McCarthy (eds).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C].Essex: Longman.
  [2] Gass, S. &L. Selinker.TheLexicon[M].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1994.
  [3] Wolter,B. Comparing the L1 and L2 mental lexicon[J].SSLA23:41_69.2001.
  [4] Hatch,E.&C.Brown.Vocabulary,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其他文献
期刊
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小微企业对改善民生保障就业、推动创新创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社会健康发展的主
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问题的设计应合理,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支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应给学生思考时间,加强点拨和指
期刊
“作文难”原因的调查分析  我们对我校三个年级的150名学生就目前初中生作文情况进行了书面调查及座谈会,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作文的兴趣情况;二是“作文难”的原因,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一:对作文的兴趣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初中生因年级不同,对作文的兴趣而存在差异。表现在:其一,绝大部分同学对作文是感兴趣的;其二,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写作的兴趣下降。  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原因是,他们认为
20世纪60年代后,对于FDI溢出效应的研究一直是国际投资领域的研究焦点,大量国际投资领域的学者针对FDI溢出效应是否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分别对不同国家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从分析新形势下学校外部环境、学生主体、学校及高职教育改革的现状出发,指出新形势下
期刊
“倾听”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往往由于年龄、心理与情感的独特性,而表现出倾听低效甚至无效的“不良倾听”。要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真正做
期刊
一、导言新生儿如同一张白纸,一切认知都刚开始。家庭是他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这位“老师”任职最长、权威最高、感情最深、影响最远;其教学特点是:没有
期刊
2005 年 10 月,桂林灌溉试验站的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入口大门设计(图 1—图 2).通过重读钟华楠先生的《“抄”与“超”》并总结了一些设计要点,仅供参考.rn1 “抄”之前多看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