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循环经济理念防沙治沙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7日是第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这个日子即将到来之际,也引起我们对防沙治沙工作的关注。土地沙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不仅恶化环境,而且破坏农牧业生产条件,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在3月26日召开的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对我国的沙化土地治理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目标,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经过各级政府和治沙工作者的努力,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第三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沙化土地首次出现了净减少,2000年至2004年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16平方公里,由过去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
  目前全国已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的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沙化严重的西部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9.03%提高到12.54%,增加了近4个百分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与启动时相比,林草植被覆盖度普遍增加了20%以上。一些地方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大江大河的泥沙淤积逐年减少。
  我国防沙治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土地沙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目前全国仍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分布于18个省份的498个县;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分布于30个省份的889个县,影响全国近4亿人口的正常生产生活。
  我国目前仍有54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需要治理,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实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到2020年需治理沙化土地32万平方公里,即每年需要治理2.3万平方公里,而且还有大量潜在沙化土地需要加强保护。
  
  几十年来,一些条件相对较好、治理相对容易的沙化土地已经得到治理或初步治理。随着防沙治沙的推进,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难度越来越大,单位面积所需投资也越来越高。同时,导致沙化扩展的各种人为因素依然存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各种破坏沙区植被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制止,滥采滥伐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地方对防沙治沙工作措施不力,执法不严,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不利的气候因素,特别是干旱对加速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要继续有效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必须把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其中。首先,规划好土地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沙化可能。政府部门要通过管理工作,避免未沙化土地、潜在沙化土地沙化。如通过合理的土地规划以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通过加强对用地项目审批的管理,从源头减少土地开发使用的供应量·通过采取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等措施,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可能带来沙化的建设项目开工投产。
  其次,严禁破坏与损毁土地。循环经济强调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政府部门、用地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严禁破坏与损毁土地,严格控制沙区资源不合理利用。注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使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多次使用。
  最后,治沙带动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强调在输出端资源化,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土地整理、矿山恢复治理,水利部门进行的水地保持,林业部门进行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各类国土整治、生态恢复措施,使沙“资源化”,推动产业发展。
  总之,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也需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
其他文献
辽宁省丹东市是东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面旗帜。2003年春,双山子镇四平村十组29户村民面对集体林木被肆意盗伐的情况,在一无政策、二无先例的情形下,像当年小岗村一样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将4260亩集体山林平均分配到了全组124人头上,从而调动了全组农民管林、护林积极性,极好地保护了集体森林资源。2005年,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丹东市在试点地区推行林下种植,使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10月中
期刊
10月25日,北京世纪金源酒店国际会议厅高朋满座、蓬荜生辉,许多熟悉的面孔相继出现在这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祝列克,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唐守正院士,中国工程院冯宗炜院士、李京文院士、罗绍基院士、匡廷云院士、闻立时院士、孙九林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相继到来,参加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战略研讨会。与会专家就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森林与生态建设、生物减排与工
期刊
在人类历史上,每当新的重大发展时期来临之际,站在历史潮头的杰出人物总会适时提出一些顺应历史潮流的新提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这样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新提法。  我这样说,至少有以下三点理由: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经
期刊
2008年的冬天,的确有些寒冷。走在街道上的人们,努力竖起衣领,阻挡着迎面而来的北风。比天气更令人寒冷的是不振的经济和莫测的前途。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短短数月就逐渐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在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整个世界处于一种风雨飘摇的境地中。银行流通受阻、金融公司倒闭、股市大幅跳水、实体经济下行等等一个个坏消息让冷风中的地球不得不承受心灵的重压。西方的圣
期刊
2003年,对綦江县林业局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全县年造林任务从一两万亩一下子超过十一万亩,是全县林业建设史上造林任务最重的一年。  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如何迎难而上,怎样圆满完成任务?县“林业人”整日为此事忧心忡忡。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光奇怀着对林业工作的深厚感情,临危受命,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就任县林业局局长。    狠抓退耕还林工程    “我是山里长大的娃,就该让山里的青山更青,让县
期刊
2000年退耕还林实施试点以来,重庆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2006年底,该市共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计划1487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66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56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工程涉及39个区县、920个乡镇、269万农户、965万人。国家营造林实绩核查结果表明——重庆退耕还林工程历年营造林实绩均在93%以上。其中,云阳县、重庆市退耕还林管理中心等三个单位、江津区珞璜镇林业站
期刊
摄/张源  我国首部茶叶题材电影《龙顶》在采摘茶叶的黄金季节开拍,记录了男女主人公的生活,也记录了早春时节开化的如画美景。目前,这部电影已经结束了前期的拍摄工作,进入后期制作,计划在六为初正式上映。本刊记者有幸在公映之前采访了《龙顶》的主创人员。    浓浓乡愁写就的故事    《绿色中国》:《龙顶》的创作团队非常年轻,都是中国传媒大学刚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在这个团队里,一个人往往身兼数职,制片人孔
期刊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改革环保管理体制又成为实施生态战略的重要保证。为此,本刊记者特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    实施生态战略是当今城乡建设的重大使命    绿色中国:任老师,您好!您一直关注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您认为造成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任玉岭:环保意识的滞
期刊
编者按:    在关乎共同利益及未来面前。人类似乎正在摈弃政治,宗教、信仰等偏见,渐渐在趋向大同。本刊在去年9月号上,对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写的《无法忽视的真相》进行了解读。那本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客观地展示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指出:人类自救只有十年期。超过了这个期限,许多危机便无法逆转。无独有偶,在去年9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姜春云主编的专著《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此书展示的是中国的生态
期刊
又逢春茶飘香时节,我国首部以茶叶为题材的电影《龙顶》于3月18日在钱塘江源头浙江开化开机。该片由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北京长镜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讲述的是一个城市自领回到龙顶名茶的故乡开化当茶农的故事。男主角高山由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主持人孔令首饰演;影视新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孙茜,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孔小丽。  提起孙茜,相信很多电视观众不会陌生:《兰花花》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