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尤应如此。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可多安排一些再造想象的练习,如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读文画画等。也应适当地进行一些创造性想象。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思维;创造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依据他人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关于某个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过渡,由再造想象往创造想象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时机。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们不应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那种满堂问、进行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非改不可。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
  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探究式学习”,值得我们重视。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探究与发现,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地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教师对独立见解应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坚持下去,每个学生定会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创造性思维能力定会逐渐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如此坚持下去,全班定会形成探究的氛围,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比如,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又如,指导学生就“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的问题,进行调查访问,然后整理调查所得,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再如,指导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文章,办小报。学生在上述语文实践中,把课内学习所得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还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学习充分展开想象和思维力。
  二、新课改注重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纵向探究,就是启发他们在学习中或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或沿着原先的思维方向进一步探求,深入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样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向纵深发展。例如教《小小的船》,可以让学生驾着“船儿”去想象太空的情况;又如《草地夜行》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在让学生弄懂这“风雨”、“黑暗”以后,可启发他们的想象这条“光明大道”指的是什么。沿着这条路走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前景。还可以利用课文中耐人寻味的、和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启发学生想象。这样利用教材的各种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探求精神。又如教《狼和小羊》写了狼为了吃小羊,三次找碴儿的过程,“三次找碴儿”就是作者写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讲课时,教师依据这条线索有层次地设计几个思考题,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纵深阶段:①“碴儿”和“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②狼一共找了哪几次碴儿?③狼为什么要故意找碴儿?④为什么狼不立刻吃掉小羊,而要先找碴儿呢?这说明了什么?经过这一个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会一步步弄明白狼找借口的实质,小羊反驳的理由,懂得对这样的坏家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为了进一步揭露狡猾凶残的丑恶本质,还启发学生思考:今后,狼再碰到别的小羊又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应该怎样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三、新课标中的横向拓展,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变通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潜力品质之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结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按照知识——能力——创造这样一个程序进行,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思维还很肤浅,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都在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不断加强。教师只有抓住小学思维发展的这个“过渡”时期,认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开拓性人才奠定基础。如教学《刻舟求剑》时,设计了一个“你能替那个人想想办法把剑捞上来吗?”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此时,当学生认为该把船开到当时掉剑的河面上去,然后让会游泳的人潜入河底寻找、打捞,但有两个学生的办法却颇具新意,或把一块大吸铁石栓在绳子上,然后放入水中把剑吸住拉上来;或再有学生让为设法让河水改道,使剑自己露出来。这些办法也有许多毛病可挑,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其中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别出心裁”,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之闻的差异,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是培养思维独特性的有效方法。对于能从新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赞扬。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夜色茫茫2007年12月15日凌晨5时许,冬夜的黎明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刀一样的寒风顺着丹江河嗖嗖地刮着,国有林场执法人员冒着凛冽的寒风,驱车沿着公路巡查。当巡查人员行至丹凤
摘 要:对于体育运动处方来说,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运动处方就是在这种要求的影响下被提了出来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运动处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心素质,保证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体育运动处方与初中体育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处方;初中体
摘 要: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自己发现自主的探索。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会尝到成功的愉悦。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自主探究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融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
摘 要:补白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运用的恰当合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培养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补白情境,让补白贯穿于教学中,使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读书具有个性化,具有创造力。本文阐诉了几种创设补白情境的方法,和大家共勉。  关键词:小学;语文;补白;情境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有作者有意的留白,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摘 要:初中课程改革对教师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新课改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现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开展。那么,新课改下要当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就必须围绕新的课程要求,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以此提高教学效益,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有健
海军“866”医院船自2008年列编以来,先后执行海军建军60周年青岛多国海军活动静态展示、“万里海疆行”及“和谐使命-2010”亚非五国医疗服务等任务[1-4],开展了一系列外科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生学习与领悟知识的必要条件。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这就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阅读方式,它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指导和帮扶。我认为搞好群文阅读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有效途径探究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
摘 要:如果说,在小学阶段学习美术,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那么在初中阶段学习美术就是为了掌握一种基本的画画技能。而简笔画在美术当中,可以算的是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虽说不难,但想要把它掌握好还是需要一些方法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简笔画;技能;学习方法  所谓“简笔画”,指的就是表现为二维的平面结构,即平面化的简笔画。将复杂的物体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主要的外形特征。学习简笔画,在小学阶段或许就有所
摘 要: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进程中,对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更高的要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在很大程度上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借助现代技术的优越性,阐述了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情境;创设  当前,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这个新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