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时代的工作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就是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能力而开设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理论课教学,以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异巨大的问题;采用任务驱动式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学习成果导向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全面地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改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
其他文献
“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文章基于山东轻工业职业学院“1+X”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制度试点,进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基于“1+X”证书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指导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主要在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在这类课程中实施“课内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以期在后续教学中将“课内翻转课堂”这一模式应用于教学中来进行教学改革,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能力水平.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流行下的热门专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其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满足当下社会对其的需求.该文简要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质量建设相关建议措施,希望对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该类型课程质量有所帮助.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院信息化平台的融合,以技术为驱动进一步深化各项平台功能,为学院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基于此,文章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切入点,指出计算机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所起到的影响,并对学院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
针对地方高校在大规模疫情期间进行在线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本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在线教学模式,将操作系统课程特点和教学策略有机融合.从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授课团队等方面着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利用慕课、程序设计辅助教学平台Python123,开展程序设计课程分层教学方法研究,并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进行应用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主要目标是培养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延展性的应用型人才,并开展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方面的研究.目前的课程结构体系大多是学科知识的课程体系,不符合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学生做学融合,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文结合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对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型课程的建设进行了设计.
如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新的使命.职业教育即培养复合型职业人才,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并且具备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实际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技术技能人才.实训教学已成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立足于高职电子信息大类实训室建设,对职业教育背景、实训室现状与建设原则做了分析,并基于“Docker+Kubernetes”技术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对策,为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大类实训室建设提供了借鉴,为其他实训室建设提供了参考.
微项目教学法,是以微项目形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线性的知识结构,按照知识点由浅入深,建立层次递进式的知识结构,并转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角色.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一个微项目或任务,结合模拟环境实验,侵入式参与完成,不但能够让学快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具体技术应用中,做到理论与实际应用兼顾,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效地达到高校关于基于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推进课程思政的发展,将思政元素与各学科专业教育相融合,立足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合师范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以《网页设计技术》课程师范方向为例,从教师自身品格与课程内容优化两方面入手,探究思政元素在计算机专业上的有机运用,以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和谐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