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隧道里的“怪象”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yzh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我和妈妈一起骑着公共自行车去上学。刚进入永久隧道,就感觉自行车滑得特别快,轻踩几脚,车子像箭一样向前驶去,越来越快,险些控制不住,一直到南端洞口的陡坡处才慢下来。
  好奇怪呀!由北往南进入隧道,明明路面是平坦的,车子怎么会变快呢?我将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也觉得奇怪。
  于是,放学后,我俩又去感受了一番。我們发现,自行车由北口进入隧道后,都是很轻快地自动往前行驶,到接近南出口出现明显陡坡时,才需要踩脚踏板。
  明明是长200米的平路隧道,为什么不踩踏板就可以飞速前进呢?永久隧道“怪象”是“重力异常”,还是“错觉”,或是是“磁场效应”?莫非自家门口有“怪坡”?
  带着疑问,我请教了科学徐老师。她表扬我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建议我组建探究小组,和组员们一起去实地考察。
  探秘“怪象”
  1.制订方案
  放假时,我和组员们体验了永久隧道的“神秘”。为了让探秘过程真实可靠,我们决定对整个隧道进行实地考察,特别是永久隧道由北向南的这一侧道路。
  我们准备在隧道中设置3个有代表性的观测点(如图1所示),让最具说服力的“水”和“水平仪”探秘“怪象”,找出其中的奥秘!
  2.探究过程
  在勘察隧道地形时,我们发现,当自行车进入隧道北入口时就开始变快,于是我们选择的第一观测点是离永久隧道北入口约10米处。我们开始倒水,发现水迅速向南、向外侧道流动,并呈现45度角的状态方向流走,位于水平仪上的水泡则靠向北端及东端(如图2所示,由南向北拍摄)。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此处路面是东北高西南低。
  我们选择的第二个观测点是由北向南进入隧道约50米处。此处,自行车不用踩踏,速度却丝毫不减。倒水后发现,水由北朝南外侧道流动,成近60度角(如图3所示)。用水平仪检测时,发现东西向的水泡紧靠东面(车道内侧),南北向水泡呈现紧靠北面。于是,我们得出结论,隧道此处依旧为东北高西南低,坡度较之前有所增加。
  我们选择的第三个观测点是接近隧道南口出现陡坡处,由北向南进入隧道大约200米的距离。此处路段因明显出现陡坡,导致车速减缓,自行车前进需要借助人力。
  倒水后实验,发现水流竟然停止不动!为了实验得出正确实验结论,我们再次添水,水才缓缓缓向外侧道流动(如图4所示)用。用水平仪测试时,水泡明显靠向东侧,南北向的水泡基本处于中间位置。这时,我们得出结论:此处的路面南北向已经没有坡度,东侧比西侧略高。
  由于水流出现异样,我们以第三个观测点为中心,向南北两侧每隔1米左右倒水。结果发现,第三个观测点北面的水向南流,南面的水向北流,最终聚合在第三个观测点附近。我们得出结论,第三个观测点以北,路面北高南低,第三个观测点以南,路面北低南高(如图5所示)。
  结论
  隧道内的路面的确存在坡度,由于坡度太小,不易被我们的眼睛察觉,隧道“怪象”的原因其实是我们的“错觉”。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某空心板桥火灾后的技术状况进行了现场检测与损伤评估,研究探讨了火灾对中小跨径空心板桥结构性能的影响。在现场检测桥跨结构火灾后技术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实桥静载
提出了海南省CGE模型的理论框架,结合海南省统计数据的实际情况,在该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海南省6个部门的CGE模型,用于研究政策变化对海南经济结构、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财
高层建筑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时,现行规范对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并未作明确的规定,而传统做法是在节点区浇注少量与柱同等级混凝土而梁板仍采用低
[目的]研究勋章菊叶片再生技术,筛选适合勋章菊叶片再生的最佳培养配方。[方法]以日本引进的勋章菊叶片为材料,置床于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
我们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尊重学生、讲求民主、关注生命、发展个性、积极评价、有效激励,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科学素养得以发展。
湖南省株洲市小学科学教研员袁辉老师在株洲市很有影响力,他的影响力并不是因为他本人获得了多高级别的奖项,也不是他亲自上了多少堂精彩的科学课,而是一组组与他息息相关的数据
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更是城市管线建设的载体。对开封市运粮河组团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进行阐述分析,剖析该项目道路规划设计中
比较1990年3月至1993年5月同期施行的开放前列腺切除术41例,TURP33例。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后排尿情况方面无差异,开放手术输血量少于TURP,而术后尿转清时间、带管时间、严重出血、膀胱颈狭窄及术后住院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建华课题组与麻锦彪课题组合作,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解析了8—17DNAzyme与底物类似物的活性复合物结构,首次揭示了RNA—cleavingDNAzyme剪切RNA的分子机制
灵动课堂的外显特征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它的内核则是在人本、民主的理念引领下,通过教与学,搭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