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属植物活性成分对哺乳动物乳房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来源 :动物营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动物乳房炎对全世界畜牧业造成了巨量的经济损失,随着抗生素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禁用,人们开始致力于寻找低毒副作用、高性价比的天然植物源替代物防治动物乳房炎。蒿属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来源广泛,在诸多替代物中备受青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蒿属植物活性成分对哺乳动物乳房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蒿属植物在畜牧业的应用及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Met)对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糖含量及乳蛋白和乳糖合成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Met对乳蛋白和乳糖合成的影响机理。将第3代BMECs随机
硒是反刍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硒可通过GSH⁃Px来调节机体抗氧化功能
本试验旨在探究乳酸菌(LAB)和纤维素酶(CE)对豆渣(SR)与桑叶(ML)混贮发酵品质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LAB组、CE
炎症性肠病(IBD)通常由易感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引起,会造成肠道屏障机能紊乱。由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辅助T细胞(CD4+T)的2个子集辅助性T细胞17(Th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甜菜碱(Bet)对脂多糖(LPS)刺激仔鹅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脾脏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设计,主因子分别为LPS(腹
本试验旨在研究螺旋藻部分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基础饲料以红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