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n7621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器人教育活动是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智能机器人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一系列机器人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品质、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初步探索机器人教育活动对小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社会情绪能力、在挫折中成长的能量等的培养。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教育;小学;创新社会情绪;综合能力
  1前言
  机器人教育活动具有高度综合前瞻性、渗透性、创新实践性,是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了表现、思索、研究、创造的机会,为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创设了广阔的空间,为发挥其育人功能开辟了良好的途径。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有关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知识,还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如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合理分配、利用时间的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1机器人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主动、独立学习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项目研究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主动意识。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必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2.2机器人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机器人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参加有关教育部门组织的机器人竞赛。为此,在活动中,我直接让学生在符合竞赛要求的场地上操作机器人。机器人的制作使学生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学生不断地探索。学生动脑筋,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实际场地上加以验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指导时,所提问题或方案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一定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提出恰当的机器人项目问题,这些训练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培养与训练學生的创新能力。
  2.3机器人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我校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两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活动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在机器人比赛教学中,建立起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融洽的气氛中合作完成比赛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合作创新意识。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与老师开展辩论,并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
  2.4机器人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
  社会情绪能力是影响个体适应社会的稳定的情绪情感特征。学生社会情绪能力与所处大环境相关,中国的大环境便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在家庭中被家长围着团团转的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就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合群、不愿意合作、不愿意倾听他人意见等。也就是说他们的社会情绪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培养与开发。现任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科教文委副主任等职的韦钰教授针对中国目前的教育提出:要注重学生两个方面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了解。
  学生了解自己就是能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长处,不断激励自己完成任务,也就是自尊与自信。在机器人教学中学生较少,一般都是小班教学或者工作室的形式,这样,就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并在训练时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强项上获得自信心和满足感,从而激励其在弱项上也不气馁,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2.5机器人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
  因为失败而精彩,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小学机器人教育中也能体验出它的真理性,一次次的失败经历,让我们对现象有更多更深的认识,最终获得成功,由于机器人教育活动与很多科学研究活动有着大致相同的研究过程,根据目标任务进行硬件、软件的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运行状况不断调试硬软件的设计,最终让机器人能顺利地完成目标任务。因此,在设计调试过程中必然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而这些丰富的失败经验的积累对以后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对学生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配以学生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
  2.6机器人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结构设计、动手搭建作为机器人教育的一大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只要使用机器人积木件,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动手创新活动,如乐高机器人有成千上万外形各异的积木件,各积木件之间可以任意选择搭建方式,不同的搭建方式可以形成各种新颖有趣的外形,各种结构还附带实用的机械、物理原理,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news.com/edu/xlqz/news/2007/09-10/1022610.shtml.
  [2]黄小波.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3,(4).
其他文献
摘 要: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量词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运用好量词可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具体、准确。现代汉语中的量词不断发展,使其与古代汉语中的量词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将古今量词进行对比不仅可以加深我们自身对其的了解与认识,此外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在具备此类知识后,我们在讲解时将更加得心应手,也便我们更好地将中华文化“输出去”。  关键词:量词;数量短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量
摘 要:“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主张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爱。本文通过对墨子“兼爱”思想的分析讨论,总结其局限性,并对“兼爱”思想在当代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可行性提出质疑。  关键词:墨子;“兼爱”;思想道德建设  一、背景及内涵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社会历史背景。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变革,诸侯纷争,天下大乱。“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人人利己,各诸侯国亦然,为了本国利益,互相攻讦。因此,墨
摘 要:开展小学低年级教学时,面对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必须坚持不懈做到:①以人格魅力影响;②树立集体荣誉感;③培养守纪的好习惯;④关爱表扬“问题生”,只要师生的心灵贴近,就能构建和谐成长的快乐班集体。  关键词:人格魅力;荣誉感;好习惯;关爱  登上讲坛的头几年,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的教学工作,去年一下子“连降”几级担任了二年级的数学科教学工作,满以为能得心应手,谁知那几十个小家伙却让我吃足了苦头。在高
摘 要:他,永恒且高贵的旅行者,登上了人生艺术宝座,善于用他独特的、充满魔力的文字创造了一个魅力王国,他的喜剧,有纯净美好世界,有可爱纯粹青年,有阳光智慧使者,有仁慈正义之光,这些营养元素荟萃与永恒主题引导我们在他的世界里与他一起去登高、去丈量、去感知世界之美。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自然力量;纯粹青年;人性关辉;道德之美  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在1590—1612约20余年内,据称共完成三十
摘 要:正新课改条件下,高中语文教学已不再是以识记为重点,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为主。鉴文字,悟其理,感其情,赏其美。因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亦随之转变为以下步骤:了解时代,明确背景,感知作者,鉴赏文本,融己于文。  关键词:唐代诗歌;语境;探究;教学模式;精彩;风光;作者;孟浩然  高中语文教学已不再是以识记为重点,而是鉴赏。鉴文字,悟其理,感其情,赏其美。因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亦随之转变为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