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山东省2022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题进行统计分析。该套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紧密结合学科课程模块,回归基础内容;选材反映时代主旋律;情境设计联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设问角度新颖,灵活创新;侧重地理联系和地理过程考查,助力关键能力提升。同时,提出了备考建议,可以为师生提供备考参考与借鉴。
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在拓宽企业资源获取渠道和提高企业信息使用程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企业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Python技术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小型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数字
<正>数字化转型,既是助企纾困之举,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上,工信部提出系列具体举措,支持中小企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于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关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着力点,吸引了海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文章对数字化转型文献进行回顾,通过“驱动因素—转型过程—转型结果”的逻辑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框架。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框架的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到环境、技术、组织三个层面的影响;(2)企业的数字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能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其他地区产生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东部、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为了分析半刚性沥青路面建设过程的碳排放,本文采用生命周期理论,将半刚性沥青路面建设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建立了碳排放定量计算模型,结合津石高速公路某段建设工程案例,量化了半刚性沥青路面建设过程碳排放,分析了碳排放特征,识别了关键碳排放源,并对比分析了“油改气”技术的减排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沥青路面建设期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原材料生产阶段,生石灰和水泥的生产为该阶段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施工现场的碳排
本文运用熵值法对我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的数字经济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较低,同时创新和开放发展水平低是造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第二,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创新和开放发展两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使老年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也成为改善和解决养老问题的重点。由于老龄化的加剧,患慢性病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增加,从而带来的养老、医疗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医疗与养老资源分开的养老方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对于养老机构而言,所具备的医疗服务能力逐渐成为老年人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通辽市为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