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压力。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完全满足工作的需要,加上对工作期望过高,对自身认识不足,造成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通过对学生自身特点的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求职规划,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有效就业率,从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 艺术院校大学生 就业现状 就业对策
  一、学生特点及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现实。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制订符合他们的就业规划。因此深入研究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很有必要。
  随着“艺考热”的升温,高校逐年扩招,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据统计,2013年江苏省报考美术统考人数为48726人,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800人,全省音乐统考人数为6571人,也创下了14年来音乐类考生人数之最。因此就业岗位的总供给已不能满足应届毕业生的总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6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一届。报告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12个百分点。
  而近几年本科就业率最低的十个专业中,绘画专业位居榜首。十个最难就业的专业中,绘画类和艺术设计类专业各占三个,超过一半。
  二、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与实践不足。
  大学的教育模式与中学相比,灵活性增强了,课堂时间很有限,教师在传播知识时主要介绍学习方法、支撑学科的基本理论,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后要用更多的实践丰富理论。不少企业在招聘中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而很多学生还在延续中学的被管束的被动学习方式,到了大学,下课后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就用娱乐、休闲打发空闲的时间,即便有些学生实习,也在做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动手能力也不强。造成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与艺术类专业对口的一些工作,大专、高职生反而比本科生更吃香。
  (二)对工作期望过高,对自身认识不足。
  学生对于就业期望过高,与自身和现实的情况不符合。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职位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希望每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不超过5天,还要提供食宿等条件,这样就限制了选择范围。大部分学生把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当做唯一选择,其他性质的单位一概否定,或是抱着“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想法。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就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一些艺术类学生由于受到专业思维的影响,对生活抱着美好的愿景,因此想法较理想主义,选择工作时对环境、职业发展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所期待的职位要求时,就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三、如何改善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策略
  如何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改善未来就业难的现状,使其尽快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树立科学健康的职业观,并合理制订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求职能力。
  全面的综合素质对于个体发展非常重要,也是大学生求职的核心竞争力。在新闻中出现过一些不可思议的案件:马某某起因打牌和室友起争执,由于误解便发生震惊全国的恶性杀人案件;复旦投毒案的起因是由于同宿舍同学之间的言语不和;大学生自杀、虐待动物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警惕。如今多数用人单位并不仅仅用学习成绩一项指标考察应聘者,他们还特别关注道德品质、责任意识、团队观念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求职者是否具备综合能力往往会成为当前求职和未来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过于注重分数、忽视综合能力培养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无法勇于面对而选择退缩、逃避。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核心,在父母面前可以任性、撒娇。可是到了社会上,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王子”,而是一个普通的职员,是工作团队中的一部分,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都不知道如何协调处理。因此,大学生在平时应注意提高综合素质,比如通过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来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培养责任心和团队意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阅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感受并弘扬奉献精神等。
  (二)关注就业信息,把握工作机遇。
  信息渠道的畅通和信息共享对于求职者来说十分重要。除了招聘网站的海量信息,每年省、市级的大型招聘会以外,学校就业网也会及时更新招聘信息,学生平时要多浏览、有效利用;另外有些艺术院校会举办艺术专场招聘会,届时有数百家公司提供数千个岗位。了解就业信息的同时,要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一旦明确就业目标,就尽早做出选择,机会稍纵即逝。秋季学期是求职的最佳时间段,此时岗位需求数量和类型都最多。应当着眼于大的行业领域,而不是把范围限定在具体的工作单位。同时要拓宽就业渠道。艺术生就业心态两极分化明显,一类人当初考入学校时就计划着只要取得毕业证就托关系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另一类人是有极高的专业“信仰”,心无旁骛,坚持要做专业。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固然稳定,有发展空间,但是考上的概率也不是很高,而且考试的时间相对固定,今年错过了就得等明年,应届生相比往届生来说,就业渠道更宽,而由于选择的失误而失去应届生身份后,也许会给将来的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而坚持从事艺术工作,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艺术大家”的这类人,同样限制了自己的就业机会。以美术专业为例,很多选择纯绘画专业的学生,考上大学以前就有深厚的美术功底,他们选择专业很多是凭兴趣和艺术追求,进入高校学习后,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作自己画,因此学校的公共事务参与度不高,也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公司实习。毕业后发现本专业除了学校、美术馆等,对口的单位非常有限。大多数学生就转行从事其他工作,而有一部分学生仍然执著于艺术,选择自由职业,这部分人两极分化,一小部分是成了享誉盛名的画家,大部分是默默无闻。
  在如今这样的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涌现出的新兴产业,为每年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中,古代文人隐居的田园生活已不适合现代人,要在现实中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智慧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翁炬.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08.
  [2]林秀元,王春晓.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探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生物学发展的过程看,多媒体技术一直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同时,多媒体技术与医学生物教学相结合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多媒体技术在医学生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如何加强多媒体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医学生物学基础教学 多媒体 存在问题 加强措施  引言  生物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与医学密切相关,由此看来学好医学生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事实上很多
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自动安装系统中,由于人工安装应变片存在着效率低,精度低和—致性差的缺点,因此应变片自动安装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被提上日程。应变
摘 要: 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文章分析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内涵和建设,提出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推进机制、意义与价值,具体阐述了为适应时代发展构建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学习型 辅导员 队伍建设  大学生是祖国、民族、未来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
甘草是中药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人工种植的甘草因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使得甘草所含有的主要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很低,进而影响到甘草的药用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来调控甘草次生代谢途径,从而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本实验室筛选的胀果甘草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性强,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悬浮培养细胞系,适合于甘草次生代谢产物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集成连续时间滤波器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基于电流模式的OTA-C滤波器频率高,结构简单,便于集成等优点,成为了全集成连续时
学位
摘 要: 调查显示当前师范专科生的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涉及个人、学校、社会和家庭四个方面。  关键词: 师范专科生 休闲状况 成因分析  “河北省师范专科生休闲状况及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组针对师范专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从学生休闲的时间、休闲活动的内容结构和质量、对休闲生活现状的认知评价与期望及所受的休闲教育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当前师范专科生休闲生活状况及“休闲问题”产生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利用教学实践来说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实效性;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90  我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
摘 要: 本文通过用层次分析法对课程质量评价模型进行研究,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探讨了通识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和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评价指标  引言  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其课程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到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不少问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