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连续护理能够改善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心功能,提升生存质量与满意度。
  关键词:连续护理;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
  近年来,罹患心脏疾病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心因性死亡率同样有明显提升。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是临床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术式,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且有利于延长患者寿命[1]。但在围手术期护理不善容易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45±3.19)岁;血管阻塞程度(81.00±3.14)%。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60.12±2.12)岁;血管阻塞程度(80.02±2.1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常规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妥善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病情与体征。
  1.2.2 观察組
  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由有经验的护士长带领护士组成连续护理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共同参与护理。(1)术前: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减轻对手术的恐惧情绪。随后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方法以及术中配合与术前准备要点,以提升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前积极补充营养,提高手术耐受度;妥善休息,并保持平和的心态,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2)术中: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辅助摆正体位,并与医生配合完成手术。为预防术中低体温,为患者盖好被子。(3)术后:患者术后多伴有疼痛,护士根据患者严重程度,通过调整呼吸、心态以及遵医嘱给药等方式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后,组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吹气球的方式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步行训练的方式,改善心脏供血功能;针对术后对饮食、生活、用药、病情监测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4)出院:患者出院时,为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鼓励其按照手册要求自我护理,改善预后。
  1.3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预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预后大幅度改善,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常规护理内容不够丰富,护理效果无法使患者十分满意。连续护理,将护理过程从患者手术前开始,延续到患者出院时,不仅覆盖了围手术期全过程,同样丰富了护理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预后大幅度改善,心功能、6 min步行、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实施连续护理能够改善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心功能,提升生存质量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珏慧,谢萍.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8,21(15):269-26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依从性与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依从性及FMA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确诊为脑梗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案号单数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BMI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病历资料齐备;病史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剔除有其他重大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两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风险管理对提高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收治的11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动态观察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行保守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68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按摸球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4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34接受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与健康护理,分析两组心理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心理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 護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产程早期分娩体位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产科接收的400例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接受产程早期分娩体位管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产科护理,严密监测孕产妇体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长期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SDS、SAS评分及躯体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躯体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广安区域产妇对“互联网+护理服务”认知及需求现况,为我院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0年9月在广安城区二级及以上医院分娩的265例产妇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8份,分析产妇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及需求。结果:87.21%产妇愿意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96.51%产妇认为在广安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可行,产妇对子宫复旧、堵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眼球摘除术患者心理特征,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眼球摘除术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理特点,并给予心理干预。结果:经过精心的心理干预后全部患者都能够以较好的心态配合手术。结论:对眼球摘除术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负面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治疗依从性好,促进康复。  关键词:眼球摘除术;负面心理;心理护理  眼球摘除术属于眼外伤与眼
期刊